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92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内套,内套的内表面呈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具有螺旋状的凸面和凹面,凸面和凹面交错分布,所述内套与内进气口或内出气口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内套朝向柜体内的端部上设置有风扇以及用于支撑风扇的支架,风扇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风扇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转轮和设置在转轮周面上的若干个风叶,风叶呈橄榄球状,风叶包括相合设置的左风叶和右风叶,左风叶或右风叶固定连接转轮上,左风叶和右风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风叶和右风叶均为网格状的镂空设置,左风叶和右风叶之间夹设有除尘填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是一种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通讯基站的机房以及服务器机房内由于其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运行,必然导致机房内温度升高,影响了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机房降温的问题,一般都是在机房的外墙上设置有换气扇,通过换气扇驱动机房内外的空气流动,实现机房的降温,这种降温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然而,由于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对灰尘比较敏感,而换气扇将机房内的空气和外部空气进行交换,自然也将外部空气中的灰尘也带入到机房内,对机房内的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带来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外进气口和外出气口,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内套,内套的内表面呈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具有螺旋状的凸面和凹面,凸面和凹面交错分布,所述内套与内进气口或内出气口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内套朝向柜体内的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外进气口和外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内套,内套的内表面呈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具有螺旋状的凸面和凹面,凸面和凹面交错分布,所述内套与内进气口或内出气口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内套朝向柜体内的端部上设置有风扇以及用于支撑风扇的支架,风扇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风扇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转轮和设置在转轮周面上的若干个风叶,风叶呈橄榄球状,风叶包括相合设置的左风叶和右风叶,左风叶或右风叶固定连接转轮上,左风叶和右风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风叶和右风叶均为网格状的镂空设置,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外进气口和外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的内壁上均铺设有内套,内套的内表面呈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具有螺旋状的凸面和凹面,凸面和凹面交错分布,所述内套与内进气口或内出气口构成可拆卸设置,所述内套朝向柜体内的端部上设置有风扇以及用于支撑风扇的支架,风扇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风扇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转轮和设置在转轮周面上的若干个风叶,风叶呈橄榄球状,风叶包括相合设置的左风叶和右风叶,左风叶或右风叶固定连接转轮上,左风叶和右风叶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风叶和右风叶均为网格状的镂空设置,左风叶和右风叶之间夹设有除尘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用的带过滤结构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成圆筒形,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呈L形的卡槽,卡槽的一端沿内进气口或内出气口的周向分布,另一端沿内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张荔陈俊军夏景仲陈凯孙铿锵孔飞蒋旭东谢珺珺倪银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