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包括壳体、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其中的相对两侧的外周缘设置有若干USB接口,集成电路板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集成电路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正弹簧组,集成电路板的顶部与壳体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间隔安装若干制冷片,固定槽与壳体之间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两端为向内弯折结构,散热片横向水平部分与固定槽表面接触,若干散热片之间首尾相连形成若干散热通道,壳体底部四角内各安装一个磁铁;壳体外部设置有若干插口,插口内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橡皮层,壳体外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座,固定座上相对应插口位置安装有若干固定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指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
技术介绍
BIM即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缩写,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智能化系统集成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等各子分部工程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管理系统集成。建筑物管理系统可进一步与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智能建筑管理集成系统,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便于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是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互联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后迅速发酵,各行各业纷纷尝试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行业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不例外,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由于数据集成模块较多,集成盒内的电子元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若不能及时散掉,极容易引起电路短路烧毁,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在建筑施工的环境中由于大型机械较多,不确定因素也较多,现有的集成盒容易受到外部的振动影响而不稳定,造成接线脱落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工作效率。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集成盒不能及时散热,受振动影响较大,现提供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包括壳体、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安装在壳体中部,集成电路板其中的相对两侧的外周缘设置有若干USB接口,集成电路板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侧弹簧组一端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侧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内壁上,集成电路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正弹簧组,集成电路板的顶部与壳体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间隔安装若干制冷片,制冷片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制冷片的吸热面朝向集成电路板方向,散热面朝向壳体外部,固定槽与壳体之间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两端为向内弯折结构,散热片包括底部的横向水平部分和两侧的倾斜部分,横向水平部分与固定槽表面接触,若干散热片之间首尾相连形成若干散热通道,壳体底部四角内各安装一个磁铁;壳体外部相对应USB接口处设置有若干插口,插口内壁四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橡皮层,橡皮层为中部开孔结构,壳体外部在设置有插口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座,固定座上相对应插口位置安装有若干固定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壳体外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凹陷结构的手抓槽,节省空间,便于搬运和转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散热倾斜部分与横向水平部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增大散热通道的空间,使得散热效率更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箱体外部安装有控制器,固定槽上散热片安装位置与制冷片一一对应,更加有效地散掉制冷片吸收的热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过壳体外部安装有指示灯,指示灯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便于指示集成电路板上各元件电路连通情况。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体积小巧,节省空间,不仅散热效果好,安全性能高,而且对外部的振动缓冲性较好,降低了内部元件的损坏程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带有接线固定装置,而且而且安装方便、防尘、易于固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橡皮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2、集成电路板;3、USB接口;4、侧弹簧组;5、正弹簧组;6、固定槽;7、制冷片;8、散热片;9、倾斜部分;10、水平部分;11、磁铁;12、插口;13、橡皮层;14、手抓槽;15、固定座;16、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包括壳体1、集成电路板2,集成电路板2安装在壳体1中部,集成电路板2其中的相对两侧的外周缘设置有若干USB接口3,集成电路板2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4,侧弹簧组4一端安装在集成电路板2侧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集成电路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正弹簧组5,集成电路板2的顶部与壳体1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6,固定槽6内间隔安装若干制冷片7,制冷片7与集成电路板2电性连接,制冷片7的吸热面朝向集成电路板2方向,散热面朝向壳体1外部,固定槽6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散热片8,散热片8两端为向内弯折结构,散热片8包括底部的横向水平部分10和两侧的倾斜部分9,横向水平部分10与固定槽6表面接触,若干散热片8之间首尾相连形成若干散热通道,壳体1底部四角内各安装一个磁铁11;壳体1外部相对应USB接口3处设置有若干插口12,插口12内壁四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橡皮层13,橡皮层13为中部开孔结构,壳体1外部在设置有插口12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座15,固定座15上相对应插口12位置安装有若干固定夹16。进一步的,壳体1外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凹陷结构的手抓槽14,节省空间,便于搬运和转移。进一步的,散热片8倾斜部分9与横向水平部分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增大散热通道的空间,使得散热效率更高。进一步的,箱体外部安装有控制器,固定槽6上散热片8安装位置与制冷片7一一对应,更加有效地散掉制冷片7吸收的热量。进一步的,过壳体1外部安装有指示灯,指示灯与集成电路板2电性连接,便于指示集成电路板2上各元件电路连通情况。工作原理:集成电路板2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4,侧弹簧组4一端安装在集成电路板2侧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集成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集成电路板(2),集成电路板(2)安装在壳体(1)中部,集成电路板(2)其中的相对两侧的外周缘设置有若干USB接口(3),集成电路板(2)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4),侧弹簧组(4)一端安装在集成电路板(2)侧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集成电路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正弹簧组(5),集成电路板(2)的顶部与壳体(1)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6),固定槽(6)内间隔安装若干制冷片(7),制冷片(7)与集成电路板(2)电性连接,制冷片(7)的吸热面朝向集成电路板(2)方向,散热面朝向壳体(1)外部,固定槽(6)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散热片(8),散热片(8)两端为向内弯折结构,散热片(8)包括底部的横向水平部分(10)和两侧的倾斜部分(9),横向水平部分(10)与固定槽(6)表面接触,若干散热片(8)之间首尾相连形成若干散热通道,壳体(1)底部四角内各安装一个磁铁(11);壳体(1)外部相对应USB接口(3)处设置有若干插口(12),插口(12)内壁四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橡皮层(13),橡皮层(13)为中部开孔结构,壳体(1)外部在设置有插口(12)的两侧底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座(15),固定座(15)上相对应插口(12)位置安装有若干固定夹(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TIDB的智能化数据集成式集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集成电路板(2),集成电路板(2)安装在壳体(1)中部,集成电路板(2)其中的相对两侧的外周缘设置有若干USB接口(3),集成电路板(2)另外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组侧弹簧组(4),侧弹簧组(4)一端安装在集成电路板(2)侧面,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集成电路板(2)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正弹簧组(5),集成电路板(2)的顶部与壳体(1)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槽(6),固定槽(6)内间隔安装若干制冷片(7),制冷片(7)与集成电路板(2)电性连接,制冷片(7)的吸热面朝向集成电路板(2)方向,散热面朝向壳体(1)外部,固定槽(6)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若干散热片(8),散热片(8)两端为向内弯折结构,散热片(8)包括底部的横向水平部分(10)和两侧的倾斜部分(9),横向水平部分(10)与固定槽(6)表面接触,若干散热片(8)之间首尾相连形成若干散热通道,壳体(1)底部四角内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筑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