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92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PCB板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冷却液管道,壳体内一侧设有PCB板模块,壳体内另一侧设有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PCB板模块一侧贴合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通过冷却液管道与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连接,壳体与PCB板模块至少一侧之间形成风道或壳体侧面开孔形成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有的散热组件组装一体,便于使用安装;利用风道设计,增加风道中散热风流同机壳的接触面积;隔离式的风道设计,避免空气流经PCB板和功率元件,有效保护PCB板和上面的元件,避免被空气中有害物质损坏,提高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模块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桩模块主要使用直接风冷散热,风扇将环境空气直接吹到PCB板和发热元件以及散热片,通过同空气的热交换直接散热,此散热结构与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环境空气直接接触到产品内部,会造成灰尘累计,长久使用会改变风道,产品散热效果变差,影响到产品的工作;2、环境空气会包含很多高腐蚀性物质,类似硫化物、高盐雾空气,酸性物质等,会腐蚀PCB上的铜箔和元件,即使增加三防漆,长久使用,三防漆也会失效,导致产品工作异常;3、环境空气中的导电物质会堆积在PCB上面,产生意外的短路而损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充电桩模块散热结构与方法容易损坏充电桩模块内部结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PCB板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冷却液管道,所述壳体内一侧设有PCB板模块,所述壳体内另一侧设有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所述PCB板模块一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板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冷却液管道,所述壳体内一侧设有PCB板模块,所述壳体内另一侧设有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所述PCB板模块一侧贴合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所述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通过冷却液管道与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壳体与PCB板模块至少一侧之间形成风道或壳体侧面开孔形成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板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冷却液管道,所述壳体内一侧设有PCB板模块,所述壳体内另一侧设有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所述PCB板模块一侧贴合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所述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通过冷却液管道与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壳体与PCB板模块至少一侧之间形成风道或壳体侧面开孔形成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PCB板模块壳体、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壳体,所述PCB板模块壳体将PCB板模块、带有水道的散热片模块包裹在内,所述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壳体将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包裹在内并露出散热窗口,所述PCB板模块壳体与水冷及风冷散热模块壳体相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位于PCB板模块左右两侧时,所述一种适用于充电桩模块的隔离式散热结构还包括带有向外槽体的左侧U型板及/或带有向外槽体的右侧U型板,所述PCB板模块左侧设有带有向外槽体的左侧U型板,所述带有向外槽体的左侧U型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带有向外槽体的左侧U型板与壳体后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风道开口,所述PCB板模块右侧设有带有向外槽体的右侧U型板,所述带有向外槽体的右侧U型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带有向外槽体的右侧U型板与壳体后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风道开口;所述风道位于PCB板模块上下两侧时,所述PCB板模块上下两侧与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所述PCB板模块上下两侧与壳体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威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