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56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减少机台尺寸的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检测机台,检测机台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转盘、推盖气缸装置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转盘设置在驱动旋转马达上,顶升气缸装置及推盖气缸装置均设置在转盘的下方,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工位包括设置在转盘上的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盖板推块及设置在盖板推块的前端的复位装置,安装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盖板推块设置在盖板的下端面,盖板推块与推盖气缸装置相配合,顶升气缸装置与推盖气缸装置均与工位相配合,顶升气缸装置上设置有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

A Detection Device for Recyclable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for recyclable feeding, aiming at providing a detection device for recyclable feeding with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reduced machine siz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est stand,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rotary motor, a turntable, a push-head cylinder device and several jack-up cylinder devices. The turn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drive rotary motor, the jack-up cylinder device and the push-head cylinder device are arranged under the turntable, and a number of worksta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turntable,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slot on the turntable and the installation slot. A cover plate pusher and a reset device are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over plate pusher, and a suitable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cover plate pusher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ver plate. The cover plate pusher is matched with the push head cylinder device, the lift cylinder device and the push head cylinder device are matched with the working position, and the test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lift cylind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耗量越来越大,芯片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元器件,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对于芯片的检测则变的至为重要。现有的芯片检测装置只是单工位或者多工位的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的检测会增加整个检测线的长度,增加放置空间,对于空间受限的厂房来说并不适合,同时在上下料方式和夹紧方式上也是比较复杂,因此,目前需要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减少机台尺寸的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减少机台尺寸的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检测机台,所述检测机台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转盘、推盖气缸装置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驱动旋转马达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盖板推块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的前端的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所述盖板推块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下端面,所述盖板推块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均与所述工位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上设置有测试装置。进一步,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包括推盖气缸推杆、气缸固定座及设置在所述气缸固定座上的推盖气缸,所述推盖气缸推杆设置在所述推盖气缸上,所述推盖气缸推杆与所述盖板推块相配合。进一步,所述顶升气缸装置包括底部安装座、顶升气缸及顶升气缸推杆,所述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座上,所述顶升气缸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上,所述顶升气缸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测试装置的下端面上。进一步,所述转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器,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固定板,所述测试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推杆上,所述测试固定板上设置有顶升限位块及针块板,所述针块板上设置有针块,所述顶升限位块与所述缓冲器相配合。进一步,所述底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测试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导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进一步,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及复位弹簧固定块,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块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上。进一步,所述工位为六个,所述顶升气缸装置为五个。进一步,所述检测机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个脚轮及若干个与所述脚轮的数量相同的脚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所述转盘的设计,包括检测机台,所述检测机台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转盘、推盖气缸装置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驱动旋转马达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所述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盖板推块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的前端的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所述盖板推块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下端面,所述盖板推块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均与所述工位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上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盖板、所述盖板推块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方便的上下料,所述转盘、所述推盖气缸装置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减少机台尺寸,所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减少机台尺寸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转盘及推盖气缸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转盘及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转盘及推盖气缸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顶升气缸装置及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检测机台1,所述检测机台1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2、转盘3、推盖气缸装置4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5,所述转盘3设置在所述驱动旋转马达2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转盘3的下方,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所述工位6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3上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盖板推块9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9的前端的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槽7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8,所述盖板推块9设置在所述盖板8的下端面,所述盖板推块9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与所述工位6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上设置有测试装置10,所述驱动旋转马达2为所述转盘3的旋转提供动力,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推动所述盖板推块9,进一步使得所述盖板8被推开,使得外部机械手能够在所述安装槽7中实现对芯片的上下料,完成芯片的上下料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不再推动所述盖板推块9,所述复位装置使得所述盖板推块9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所述盖板8再次盖住所述安装槽7,所述转盘3将上料好的所述工位6旋转到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的上方,此时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将所述测试装置10顶升,所述测试装置10与芯片接触并测试,相对于现有技术只是单工位或者多工位的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检测会增加整个检测线的长度同时增加放置空间,以及在上下料方式和夹紧方式上也是比较复杂,而所述盖板8、所述盖板推块9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方便的上下料,所述转盘3、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能够减少机台尺寸,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减少机台尺寸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包括推盖气缸推杆、气缸固定座11及设置在所述气缸固定座11上的推盖气缸12,所述推盖气缸推杆设置在所述推盖气缸12上,所述推盖气缸推杆与所述盖板推块9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包括底部安装座13、顶升气缸14及顶升气缸推杆15,所述顶升气缸14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座13上,所述顶升气缸推杆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14上,所述顶升气缸推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测试装置10的下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3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器,所述测试装置10包括测试固定板16,所述测试固定板16设置在所述顶升气缸推杆15上,所述测试固定板16上设置有顶升限位块17及针块板,所述针块板上设置有针块18,所述顶升限位块17与所述缓冲器相配合,所述缓冲器与所述顶升限位块17的配合设置使得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在顶升所述测试装置10到所述转盘3时能够被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安装座13上还设置有直线导轨19,所述测试固定板16上设置有与所述直线导轨19相适配的滑块20,所述滑块20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19上,所述直线导轨19与所述滑块20的适配设置使得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能够稳固的顶升所述测试装置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及复位弹簧固定块,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7中,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块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9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位6为六个,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为五个,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于其中一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检测机台(1),所述检测机台(1)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2)、转盘(3)、推盖气缸装置(4)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5),所述转盘(3)设置在所述驱动旋转马达(2)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转盘(3)的下方,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所述工位(6)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3)上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盖板推块(9)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9)的前端的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槽(7)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8),所述盖板推块(9)设置在所述盖板(8)的下端面,所述盖板推块(9)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与所述工位(6)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上设置有测试装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检测机台(1),所述检测机台(1)上设置有驱动旋转马达(2)、转盘(3)、推盖气缸装置(4)及若干个顶升气缸装置(5),所述转盘(3)设置在所述驱动旋转马达(2)上,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及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转盘(3)的下方,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所述工位(6)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3)上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盖板推块(9)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推块(9)的前端的复位装置,所述安装槽(7)上设置有相适配的盖板(8),所述盖板推块(9)设置在所述盖板(8)的下端面,所述盖板推块(9)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均与所述工位(6)相配合,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上设置有测试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盖气缸装置(4)包括推盖气缸推杆、气缸固定座(11)及设置在所述气缸固定座(11)上的推盖气缸(12),所述推盖气缸推杆设置在所述推盖气缸(12)上,所述推盖气缸推杆与所述盖板推块(9)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上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装置(5)包括底部安装座(13)、顶升气缸(14)及顶升气缸推杆(15),所述顶升气缸(14)设置在所述底部安装座(13)上,所述顶升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