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63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该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发动机和变速箱;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车身包括位于车身最前段的驾驶区舱以及位于车身中段和后段的客区舱;地板匹配固定安装底架的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驾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底架的前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客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客区地板高于驾区地板且与驾区地板形成落差;发动机固定安装在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客区地板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客区舱长度长,载客量高,车内噪声较小,乘客乘坐具有良好的视野,拥有良好的维修接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尤其涉及具有乘客区和驾驶区分置的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
技术介绍
发动机前置客车多用于中、低档客车。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也有一些厂家采用前置长前悬底盘生产高档客车。因为前置客车具有以下优点:可采用较为成熟的商用车底盘大总成件,降低了整车开发和用户维护成本;操纵系统布置方便,底盘总成通用型好、可靠性高故障少,售后服务网络健全、驾驶员整车操稳性能优于后置客车;能实现较大的后行李舱和中部行李舱布置,可以放置更多的行李;制造成本较低,售价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业主接受度较高。现有多数发动机前置客车采用货车底盘结构加长前悬,形成前置前开门客车,但其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注定其不能成为中高档客车的主流,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车内噪声较高。由于发动机凸出于地板之上,其噪声直接传到车内,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尽管有些客车厂改进了发动机罩的密封技术,但车内噪声仍然较高,很难达到我国营运客车等级评定中的高档客车标准。(2)车厢内轮罩、发动机罩凸出于地板,直接影响驾乘空间和舒适性,不很适合团体通勤、旅游用车。由于发动机罩的位置直接影响乘客门和乘客区之间的通道,导致上车过道较窄。仪表台和驾驶区的布置也受到发动机罩的限制,客车的档次难以提高。(3)由于发动机受到车架的限制,使其维修接近性较差,发动机的附件难以拆卸,更换困难。(4)为了在前轮前布置乘客门,并要符合GB/T13055«客车乘客区尺寸»的有关要求,一般采用加长前悬,形成长前悬前置前开门客车。这可能造成前轴载荷超过许用轴荷,给客车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将驾驶区舱和客区舱的地板设计为平台结构,并将发动机隐藏于客区地板下侧,增加了客区舱长度,使载客量高于常规前置客车,车内噪声较小提高乘员的舒适性,驾驶区舱低于客区舱使乘客有良好的视野,拥有良好的维修接近性的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的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所述车身包括位于所述车身最前段的驾驶区舱以及位于所述车身中段和后段的客区舱;所述地板匹配固定安装所述底架的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所述驾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前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落差;所述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所述客区地板下侧。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底架为桁架式结构,其上部为平直状结构且中段上部高于前、后段上部。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底架的中部即轴距段形成有倒U型空间;所述传动系统匹配布置于所述倒U型空间内。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驾区地板与所述驾驶区舱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客区地板与客区舱也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一个250mm的落差。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驾驶区舱在前门处匹配设置有三级踏步箱。所述前置式客车,其中:所述车身还包括行李舱;所述行李舱匹配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中段和后段的下部。一种前置式客车的地板,其匹配固定安装在前置式客车的底架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所述驾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前置式客车的底架的前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前置式客车的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落差。所述前置式客车的地板,其中:所述驾区地板采用焊接方式与驾驶区舱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客区地板也采用焊接方式与客区舱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前置式客车的地板,其中: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一个250mm的落差。有益效果:本技术前置式客车及其地板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将驾驶区和客区的地板设计为平台结构,使发动机隐藏于客区地板下侧,缩小了前悬,增加客区舱长度,使载客量高于常规前置客车,车内噪声较小提高乘员的舒适性,驾区低于客区使乘客有良好的视野,拥有良好的维修接近性,上车过道及驾驶区域宽松与后置车一致,可以评定高档车标准。同时,实现了车厢内地板无轮罩、发动机罩凸出于地板的空间占用,其有效去除了由常规前置客车发动机突出地板引起的车内噪音大、上车过道窄、维修接近性差、驾驶空间小、乘客视野差和车内不美观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置式客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置式客车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创新点或改进点作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为重点突出改进点,只显示了图1、2中所显示的结构,其他结构在此不在赘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1、车身2、地板3、发动机4和变速箱。该底盘1位于整车车体下部,其包括底架11、前轴总成12、后桥总成13、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其中,该底架11为多种规格的方管组合焊接而成的桁架式结构,其上部为平直状(中段上部高于前、后段上部),中部(轴距段)形成有可供传动系统15布置的倒U型空间;该前轴总成12安装在底架11的前部下侧;该后桥总成13安装在底架11的后部下侧;该冷却系统布置在前轴总成12前方且固定安装在靠近底架11的最前端;该传动系统匹配布置于该底架11中部的倒U型空间内。该车身2采用全承载车身设计,其包括驾驶区舱21、客区舱22和行李舱23。其中,该驾驶区舱21位于整个车身2最前段,其采用焊接方式与地板3固定连接为一体;该驾驶区舱21在前门处匹配设置有三级踏步箱24。该客区舱22位于整个车身2中段和后段,其采用焊接方式与地板3固定连接为一体。该行李舱23匹配设置在底盘1的底架11中段和后段下部,其包括中部行李舱231和后部行李舱232。该中部行李舱231匹配安装在该底盘1的底架11的中段下部,其沿着车身2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贯通并匹配设置有中行李舱门,中轴线处及相邻行李舱门处无隔断;该后部行李舱232匹配安装在该底盘1的底架11的后段下部,其沿着车身2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和后围全部贯通;该后部行李舱232的左右两侧及后围处均设置有后行李舱门,连通整个后部行李舱232。本技术前置式客车的地板,即地板3匹配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底架11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31和客区地板32。其中,该驾区地板31匹配固定在底盘1的底架11的前段上部且为一水平平台状结构;该驾区地板31与车身2的驾驶区舱21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同时,该驾区地板31上位于左侧还匹配设置有主驾驶座椅311。该客区地板32匹配固定在底盘1的底架11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为水平平台状结构,该客区地板32高于驾区地板31且与驾区地板31形成一个250mm的落差;同时,该客区地板32上还均匀设置有多个乘客座椅321;该客区地板32与车身2的客区舱2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该发动机4布置在底盘1的前轴总成12的后方,其固定安装在底盘1的底架11下部且隐藏于该地板3的客区地板32下侧;其中,该后部行李舱232由于发动机前置,使车身2后部空间没有障碍。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所述车身包括位于所述车身最前段的驾驶区舱以及位于所述车身中段和后段的客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匹配固定安装所述底架的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所述驾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前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落差;所述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所述客区地板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1 CN 20182044610721.一种前置式客车,包括底盘、车身、地板、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底盘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前轴总成、后桥总成、冷却系统和传动系统;所述车身包括位于所述车身最前段的驾驶区舱以及位于所述车身中段和后段的客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匹配固定安装所述底架的上部,其包括驾区地板和客区地板;所述驾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前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平整的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中段和后段上部且形成水平平台状结构,所述客区地板高于所述驾区地板且与所述驾区地板形成落差;所述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的下部且隐藏于所述客区地板下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为桁架式结构,其上部为平直状结构且中段上部高于前、后段上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中部即轴距段形成有倒U型空间;所述传动系统匹配布置于所述倒U型空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式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区地板与所述驾驶区舱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厚文禄辉黄龙程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