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炳盛专利>正文

一种脱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脱粒机械领域,用于高山区田间稻谷脱粒。它由谷桶基座、钉齿梳、起禾具组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身重难移动的问题,具有使用轻巧、制造简易、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粒机械
,应用于稻谷脱粒,尤其是适用于高山区田间收获谷物脱粒。现有打谷桶,要靠手工费力甩打,劳动强度高。脚踩或动力打谷机机身笨重,不便移动,田间操作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重量轻、田间操作移动灵活的脱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谷桶左、右两侧板分别开两个高低不同的孔。孔的直径与横杆直径相一致。两根粗细均匀的横杆水平搁置,相互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孔上,前横杆高于后横杆,两横杆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两根梳枕横向固定在两根横杆上,与横杆垂直,相距排列,组成基座。梳枕成弧状,在竖直平面内向上、向外弯曲。齿条等间距排列,与横杆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梳枕上。钉齿等间地种植在齿条上,齿尖朝上,构成钉齿梳。起禾具成叉状,由把手、转轴、叉条组成。转轴两端固定在两个轴承上,两个轴承通过各自的支杆分别与两条横杆垂直相连,后支杆长于前支杆。叉条等间起固定在转轴上、各自经弯曲后,分别位于各钉齿梳之间,与齿条平行,并和两条梳枕自然相接触。把手与转轴相接,处于转轴的另一侧,同叉条构成杠杆关系。本技术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的起禾具各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相触;各钉齿梳相互平行,前排钉齿梳的钉齿与后排钉齿梳两钉齿间的空隙对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起禾具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相触;各排钉齿梳的钉齿高度向左、或向右还减,钉齿尖连线与齿条成15度。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的起禾具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自然接触;各排钉齿梳左边的钉齿高度自左向右递减或递增,右边的钉齿高度自左向右递减或递增,中间的钉齿高度不变。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谷桶,2是横杆,3是齿条,4是梳枕,5是起禾具轴承,6是支杆,7是把手,8是转轴,9是起禾具叉条,10是钉齿。实际中,谷桶(1)上缘周长3米,底部周长2.5米,中高0.5米,采用杉木板或塑料制成,横杆(2)选用14号钢筋长80厘米,两根横杆(2)相距27.5厘米,分别固定在谷桶(1)的左、右两侧,两杆(2)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前一杆靠近前板上缘。两梳枕(4)选用10号钢筋,垂直横架在两横杆(2)上,固定在中央。钉齿梳的齿条(3)选用6号钢筋,长30厘米许;钉齿(10)高7.5厘米,钉齿(10)尖相距1.0厘米或1.6厘米或2.0厘米,各钉齿(10)相互平等,位于一个平面上,垂直地固定在横向齿条(3)上。七把钉齿梳相互平行,相距1.5厘米或3厘米或4厘米,与两横杆(2)平面相交60度;相邻三把钉齿梳的钉齿(10)相互错位,处于各梳相对应的钉齿,其齿尖不在一条直线上。起禾具的转轴(8)安在轴承(5)上,轴承(5)通过支杆(6)与横杆(2)相连;叉条(9)选用6号钢筋,把手(7)自由时,自然位于各钉齿梳之间,并同梳枕(4)接触。工作时,依赖落下的惯性,稻把谷穗处于各钉齿(10)之间,经抖、拉后实现脱粒。残枝断叶裹在钉齿丛内,按下起禾具把手(7),则可方便去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成本低,制造简易;2.操作简单;3.经久耐用;4.可用于麦子的脱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谷装置,其特征是由谷桶(1)、横杆(2)、梳枕(3)、钉齿梳、起禾具组成;两根横杆(2)横架在谷桶内,相互平行,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前横杆靠近谷桶(1)前板上缘;两根梳枕(3)相互平行,分别垂直地固定在两横杆的中央;钉齿梳由齿条(3)及其上固定的相间且平行的各钉齿(10)构成,各钉齿梳相互平行,两端横枕在两梳枕(3)上固定,与横杆(2)平行;起禾具由转轴(8)、叉条(9)、把手(7)组成;各叉条(9)相间排列,一端固定在转轴(8)上,经折后,分别位于各钉齿梳之间,与两梳枕(4)自然相触;把手(7)安在转轴(8)的另一侧,与叉条(9)构成杠杆关系;转轴(8)安在两轴承(5)上,两轴承(5)通过各自的支杆(6)同两横杆(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谷装置,其特征是由谷桶(1)、横杆(2)、梳枕(3)、钉齿梳、起禾具组成;两根横杆(2)横架在谷桶内,相互平行,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前横杆靠近谷桶(1)前板上缘;两根梳枕(3)相互平行,分别垂直地固定在两横杆的中央;钉齿梳由齿条(3)及其上固定的相间且平行的各钉齿(10)构成,各钉齿梳相互平行,两端横枕在两梳枕(3)上固定,与横杆(2)平行;起禾具由转轴(8)、叉条(9)、把手(7)组成;各叉条(9)相间排列,一端固定在转轴(8)上,经折后,分别位于各钉齿梳之间,与两梳枕(4)自然相触;把手(7)安在转轴(8)的另一侧,与叉条(9)构成杠杆关系;转轴(8)安在两轴承(5)上,两轴承(5)通过各自的支杆(6)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炳盛徐健李满泉
申请(专利权)人:黄炳盛徐健李满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