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69403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包括用于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的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外管内部同轴套设有竖直内管,所述竖直外管的圆周表面沿着圆周间隔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组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上部,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中部,所述第三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下部,所述第四排水口竖直贯穿竖直外管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竖直内管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一道竖直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与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竖直内管上设有用于带动竖直内管相对竖直外管旋转的内管手柄。该山塘排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现上、中、下水层排水的自由切换,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A ponds drainage devic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vertical drainage ponds, including drainage pond an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tube outer tube, the outer tube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coaxial vertical tube, composed of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outer tube of the vertical interval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ain vertically extending port second, third outfall outfall fourth, the drain of the first vertical outfall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tube, the second water outlet on the vertical tube central, the third outfall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tube is vertical, the fourth vertical drains throughout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vertical outer tube, inn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vertical tube set there is a vertical extension of the drain tank height of the drainage groove and fourth water outlet at the same height, the vertical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tube is used to drive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outer tube in vertical Pipe handle. The structure of the ponds drainag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mplementation, and water drainage layer switch,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地区丘陵众多,水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蕴藏着巨大的水产养殖潜力。随着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荒芜贫瘠的丘陵山坳被开垦为山塘,发展水产养殖业。由于这些山塘具有面积大和水位深等特点,导致水产养殖过程中无法实现正常的换水,大部分时间依靠雨水和地表水进行补充。经过长时间的养殖,由于缺乏排放底部污水的便捷措施,生产过程中残饵、排泄物、药物残留等有害物质在山塘底部不断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发,水质恶化日益严重,进而影响到了水产品的生长、成活率及品质。如图15所示,传统的山塘排水方式是利用阶梯式排水法,利用地形坡度,用混泥土预埋不同高度的排水管1,间隔一段距离设一个排水孔,排水孔用木头塞2塞住。放水时需要工人下水操作,先拔开最顶部的木头塞,当水位下降到下一个木头塞附近时再拔下一个木头塞,直到把水放干。这种排水方式是目前山塘排水的主要方式,由于山塘水深,危险性大,预埋管道多,工程量大,投资成本高,而且排水只能排上层水,一般一年就排放水一次,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包括用于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的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外管内部同轴套设有竖直内管,所述竖直外管的圆周表面沿着圆周间隔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组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上部,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中部,所述第三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下部,所述第四排水口竖直贯穿竖直外管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竖直内管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一道竖直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与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竖直内管上设有用于带动竖直内管相对竖直外管旋转的内管手柄。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均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通孔组成。优选的,所述竖直外管的形状为上下端面均为开口结构的圆柱形,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排水口与第三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排水口与第四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与排水槽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之间的高度相同,所述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等于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的高度之和,所述排水槽的上边沿与第一排水口的上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上边沿重合,所述排水槽的下边沿与第三排水口的下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下边沿重合,所述竖直外管的顶端周部固设有外管手柄。优选的,所述竖直内管的形状为上下端面均为开口结构的圆柱形,所述竖直内管的底面与竖直外管的底面重合,所述竖直内管的高度大于竖直外管的高度,所述竖直内管的外周表面固设有一环形的橡胶密封垫,所述橡胶密封垫的外周表面紧贴竖直外管的内周表面,所述排水槽贯穿橡胶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竖直外管的外周部设有一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包括套设于竖直外管的外周部的圆环形套体,所述圆环形套体的内壁径向设有若干根刷毛,所述刷毛的末端与竖直外管的外周表面接触,所述圆环形套体上固设有一根竖直延伸的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垂直往外固设有一拉杆握柄。一种山塘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山塘排水装置的底部竖直插入池塘底部的排水管,其中竖直外管的底部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2)通过内管手柄转动竖直内管,当排水槽与第一排水口相通时,排池塘的上层水;当排水槽与第二排水口相通时,排池塘的中层水;当排水槽与第三排水口相通时,排池塘的下层水;当排水槽与第四排水口相通时,同时排放池塘的上层、中层和下层水;(3)排水过程中,通过上下往复提拉清洁刷的拉杆、拉杆握柄,刷除竖直外管的外管壁上的垃圾,保持排水口畅通;(4)通过内管手柄转动竖直内管,当排水槽介于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之间,或者介于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之间,或者介于第三排水口和第四排水口之间时,排水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所有排水口停止排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山塘排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实现上、中、下水层排水的自由切换,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直内管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直外管的构造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直外管的构造示意图二。图6为排水槽与第一排水口相通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的A向示意图。图8为排水槽与第二排水口相通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8的B向示意图。图10为排水槽与第三排水口相通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C向示意图。图12为排水槽与第四排水口相通的状态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D向示意图。图14为竖直外管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的构造示意图。图15为传统山塘排水方式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排水管,2-木头塞,3-池塘底部,4-排水管,5-竖直外管,6-竖直内管,7-第一排水口,8-第二排水口,9-第三排水口,10-第四排水口,11-排水槽,12-内管手柄,13-通孔,14-外管手柄,15-橡胶密封垫,16-清洁刷,17-圆环形套体,18-刷毛,19-拉杆,20-拉杆握柄。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15所示,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包括用于与池塘底部3的排水管4接通的竖直外管5,所述竖直外管内部同轴套设有竖直内管6,所述竖直外管的圆周表面沿着圆周间隔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排水口7、第二排水口8、第三排水口9、第四排水口10组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上部,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中部,所述第三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下部,所述第四排水口竖直贯穿竖直外管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竖直内管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一道竖直延伸的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与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竖直内管上设有用于带动竖直内管相对竖直外管旋转的内管手柄12,通过转动内管手柄,使该排水槽对准竖直外管不同层的排水口,可实现排放不同层水的目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均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通孔13组成。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外管的形状为上下端面均为开口结构的圆柱形,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排水口与第三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排水口与第四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与排水槽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之间的高度相同,所述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等于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的高度之和,所述排水槽的上边沿与第一排水口的上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上边沿重合,所述排水槽的下边沿与第三排水口的下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下边沿重合,所述竖直外管的顶端周部固设有外管手柄1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内管的形状为上下端面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的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外管内部同轴套设有竖直内管,所述竖直外管的圆周表面沿着圆周间隔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组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上部,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中部,所述第三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下部,所述第四排水口竖直贯穿竖直外管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竖直内管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一道竖直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与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竖直内管上设有用于带动竖直内管相对竖直外管旋转的内管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池塘底部的排水管接通的竖直外管,所述竖直外管内部同轴套设有竖直内管,所述竖直外管的圆周表面沿着圆周间隔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组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上部,所述第二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中部,所述第三排水口位于竖直外管下部,所述第四排水口竖直贯穿竖直外管的上部、中部、下部,所述竖直内管的圆周表面开设有一道竖直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与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竖直内管上设有用于带动竖直内管相对竖直外管旋转的内管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均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通孔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外管的形状为上下端面均为开口结构的圆柱形,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排水口与第三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排水口与第四排水口之间相对圆心的夹角为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塘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第四排水口与排水槽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之间的高度相同,所述第四排水口的高度等于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第三排水口的高度之和,所述排水槽的上边沿与第一排水口的上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上边沿重合,所述排水槽的下边沿与第三排水口的下边沿、第四排水口的下边沿重合,所述竖直外管的顶端周部固设有外管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凌展樊海平秦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