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744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31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密封面的磨损的粉体排出装置。该粉体排出装置(100)具备:溜槽(120)和阀体(130),溜槽(120)具有使粉体(G)通过的溜槽出口(122),阀体(130)能够在堵塞溜槽出口(122)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溜槽出口(122)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承接粉体(G)的盖部(140)以及堵塞溜槽出口(122)的密封部(150)。盖部(140)包括盖面(141),盖面(141)被插入溜槽(120)的内部并承接粉体(G),密封部(150)包括密封面(151),密封面(151)堵塞溜槽出口(122)。盖面(141)和密封面(151)在粉体(G)通过溜槽出口(122)而落下时,以不使粉体(G)的流动与密封面(151)碰撞的方式,而在阀体(130)的移动方向(R)上彼此分离。

Powder discharge devic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owder discharge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abrasion of the sealing surface. The powder discharge device (100) has chute (120) and valve body (130), chute (120) has chute outlet (122) through which powder (G) passes, valve body (130) can move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 of blocking chute outlet (122)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of opening chute outlet (122), and has a cover (140) for receiving powder (G) and a sealing part (150) for blocking chute outlet (122). The cover part (140) comprises a cover surface (141), which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hute (120) and receives powder (G), the seal part (150) comprises a sealing surface (151), and the sealing surface (151) blocks the chute outlet (122). The cover (141) and the seal (151)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R) of the valve body (130) by preventing the flow of the powder (G) from colliding with the seal (151) when the powder (G) falls through the chute outlet (1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体排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粉体排出的粉体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炼铁工厂中的烧结机中,作为烧结矿的原料的粉状的铁矿石及石灰石等通过托板而被移动。托板具有格子结构,且在托板的下方处,穿过有与抽吸装置连接的管道。在烧结机中,在进行烧结之际,通过抽吸装置而形成了从托板的上方朝向下方穿过格子结构的气体的流动。此时,在管道中堆积有粉状的烧结矿等。因此,在烧结机中,设置有用于排出管道中堆积的粉体的排出装置(例如,参照引用文献1)。图9和图10分别为表示现有的粉体排出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参照图9,例如在烧结机中,沿着铅直方向而配置有多个(例如两台)粉体排出装置500。上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溜槽520与烧结机的管道(不图示)连接,且从下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主体510的排出口511排出粉体G。在这样的二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500中,在上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阀体530上,堆积有粉状的烧结矿等的粉体G。在堆积了容许量以上的粉体G的情况下,首先,在下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阀体530关闭了溜槽520的状态下,上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阀体530开放溜槽520。由此,粉体G从上层的溜槽520落下,并堆积在下层的阀体530上。接着,在上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阀体530关闭了溜槽520的状态下,下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阀体530开放溜槽520。由此,从下层的粉体排出装置500的排出口511排出粉体G。在图10中,省略了上层的粉体排出装置,而仅图示了下层的粉体排出装置600。图10的粉体排出装置600在阀体630的结构与阀体530不同的这一点上与图9的粉体排出装置50不同,但是粉体排出装置600也能够与粉体排出装置500大体同样地动作。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92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文所述的这种粉体排出装置500、600中,作为堵塞溜槽520、620的密封面而发挥功能的阀体530、630的外周边缘部有时会由于粉体G的流动而被磨损。在阀体530、630的外周边缘部被磨损了的情况下,阀体530、630可能无法适当地关闭溜槽520、62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密封面的磨损的粉体排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一种用于排出粉体的粉体排出装置,具备:溜槽,其具有使粉体通过的溜槽出口,阀体,其能够在堵塞溜槽出口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溜槽出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承接粉体的盖部以及堵塞溜槽出口的密封部,盖部包括盖面,该盖面被插入溜槽的内部并承接粉体,密封部包括密封面,该密封面堵塞溜槽出口,盖面和密封面在粉体通过溜槽出口而落下时,以粉体的流动不会碰撞到密封面的方式,而在阀体的移动方向上彼此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粉体排出装置中,阀体具有盖部和密封部,盖部包括承接粉体的盖面,且密封部包括堵塞溜槽出口的密封面。此外,在粉体通过溜槽出口而落下时,以粉体的流动不会碰撞到密封面的方式,而在阀体的移动方向上使盖面和密封面彼此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粉体的流动碰撞到密封面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密封面的磨损。阀体可以围绕预定的中心并沿着圆弧状的路径而移动,溜槽可以具有沿着圆弧状的路径的内部形状,并且溜槽出口位于相对于圆弧状的路径而垂直的平面内。此外,盖面可以具有粉体引导面,粉体引导面包括距中心最远的盖面的边缘部,并且相对于垂直于圆弧状的路径的平面而从上述的边缘部起朝向上方倾斜。在该方式中,粉体引导面在通过溜槽出口而呈现在溜槽的外部时,相对于溜槽出口而倾斜。根据该结构,粉体引导面从距圆弧状的路径的中心最远的边缘部起逐渐向溜槽的外部呈现。因此,溜槽出口从距圆弧状的路径的中心最远的部分起逐渐被开放。因此,粉体从溜槽出口逐渐被排出,并能够对粉体的流动进行控制。此外,通过此粉体引导面相对于溜槽出口的倾斜,从而能够以不会碰撞到密封面的方式来对粉体的流动进行控制。阀体可以沿着沿铅直方向的直线状的路径移动,溜槽可以具有沿着直线状的路径的内部形状,并且溜槽出口位于相对于直线状的路径而垂直的平面内。此外,盖面可以具有粉体引导面,且粉体引导面可以包括盖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部,并且从至少一部分的边缘部起朝向上方倾斜。在该方式中,粉体引导面在通过溜槽出口而呈现在溜槽的出口处之际,相对于溜槽出口而倾斜。通过该粉体引导面的相对于溜槽出口的倾斜,从而能够以不会碰撞到密封面的方式来对粉体的流动进行控制。盖部中可以安装有刷子,该刷子被插入盖部和溜槽的内表面之间,以防止粉体的泄漏。在该情况下,例如,当阀体关闭溜槽出口时,由于能够防止从盖部和溜槽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粉体的泄漏,因此能够防止粉体被夹在溜槽出口和密封面之间的情况。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密封面的磨损。在溜槽上,可安装有用于与密封面卡合的密封部件。在该情况下,粉体的流动不会碰撞到密封部件。因此,能够防止密封部件的磨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密封面的磨损的粉体排出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移动中的阀体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表示移动中的阀体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移动中的阀体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被完全开放的溜槽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表示被开放的溜槽的图7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表示现有的粉体排出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10为表示现有的粉体排出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体排出装置进行说明。同样的或对应的要素被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为了易于理解,有时会改变附图的缩小比例。图1为表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2至图4为表示移动中的阀体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表示被完全开放的溜槽的图1的粉体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粉体排出装置(也可称其为缓冲器装置)100被用于,从配置有粉体排出装置100的设备中排出粉体G。粉体排出装置100能够被配置在,例如炼铁工厂中的烧结机的管道中、前置除尘器的下部、集尘器的灰尘排出部、电集尘器的灰尘排出部、旋流器、以及烧结冷却板的下部等处。配置有粉体排出装置100的设备并不限定于这些设备。在粉体排出装置100被配置在烧结机的管道中的情况下,粉体G可能为例如粉状的烧结矿等。在烧结机中,沿着铅直方向而配置有多个(例如两台)粉体排出装置100。粉体排出装置100具备主体110、溜槽120、阀体130。主体110以使粉体G通过的方式而构成,且具有中空形状。在主体110的下部或下端部处,设置有用于将粉体G排出到外部或之后的工序等中的排出口111。在主体110的侧壁上设置有门112。门112被设为,使操作者对粉体排出装置100的内部的构成要素进行维护成为可能。溜槽120承接粉体G,并且使粉体G通过。溜槽120被设置在主体110的上部或上端部处。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溜槽120通过螺栓B1而与主体110结合,但是溜槽120也可以通过焊接等的其它固定方式而与主体110结合,或者,也可以与主体110一体地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出粉体的粉体排出装置,具备:溜槽,其具有使所述粉体通过的溜槽出口,阀体,其能够在堵塞所述溜槽出口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所述溜槽出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承接所述粉体的盖部以及堵塞所述溜槽出口的密封部,所述盖部包括盖面,所述盖面被插入所述溜槽的内部并承接所述粉体,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堵塞所述溜槽出口,所述盖面和所述密封面在所述粉体通过所述溜槽出口而落下时,以使所述粉体的流动不会碰撞到所述密封面的方式而在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上彼此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2 JP 2017-1362211.一种用于排出粉体的粉体排出装置,具备:溜槽,其具有使所述粉体通过的溜槽出口,阀体,其能够在堵塞所述溜槽出口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所述溜槽出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具有承接所述粉体的盖部以及堵塞所述溜槽出口的密封部,所述盖部包括盖面,所述盖面被插入所述溜槽的内部并承接所述粉体,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堵塞所述溜槽出口,所述盖面和所述密封面在所述粉体通过所述溜槽出口而落下时,以使所述粉体的流动不会碰撞到所述密封面的方式而在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上彼此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排出装置,其中,所述阀体围绕预定的中心并沿着圆弧状的路径而移动,所述溜槽具有沿着所述圆弧状的路径的内部形状,并且所述溜槽出口位于相对于所述圆弧状的路径而垂直的平面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排出装置,其中,所述盖面具有粉体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敦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加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