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98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37
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打捆装置和秸秆输送装置,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的喂料箱和用于向容料内腔中连续送入秸秆的连续送料组件,容料内腔设有与连续送料组件出料端相连的进料口和与打捆装置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容料内腔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的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中的转筒以及用于驱动转筒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出料口位于容料内腔底面的一侧,转筒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且转筒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的拨齿,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该秸秆打捆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避免堵塞、打捆效果和质量好等优点。

A Straw Bundler

A straw bundler includes a bundling device and a straw conveying device. The straw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a feeding box with a filling chamber and a continuous feeding component for continuously feeding straw into the filling chamber. The fil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end of the continuous feeding component and a feeding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end of the bundling device. The fil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mber for feeding straw into the filling chamber. The straw is fed to the feeding component of the bundling device; the feed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rotary drum installed in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container and a rotary driving mechanism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drum. The outlet outlet is located on the bottom side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rotary drum is located above the outlet. The rotary drum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teeth for pulling the straw out of the outlet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straw convey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use. The blanking control assembly prevents or permits the straw to fall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torage chamber. The straw bundl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voiding blockage, good bundling effect a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打捆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收获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打捆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饲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秸秆面积较大,不方便收集,很多秸秆都在田间直接焚烧,对空气造成污染,若将秸秆在田间粉碎后存放在田间又会对下一季度农作物种植产生影响,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近年来也有不少打捆机出现,但大部分都是挂接在拖拉机后,并不能实现田间作业一体化,且作业效率较低。并且,现有打捆机送料时控制难度大,送料稳定性差且不均匀,存在结构复杂、容易堵塞、打捆质量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避免堵塞、打捆效果和质量好的秸秆打捆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打捆装置和用于将秸秆送入打捆装置的秸秆输送装置,所述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的喂料箱和用于向容料内腔中连续送入秸秆的连续送料组件,所述容料内腔设有与连续送料组件出料端相连的进料口和与打捆装置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所述容料内腔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的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中的转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筒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出料口位于容料内腔底面的一侧,所述转筒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且转筒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的拨齿,所述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落料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中的转轴,所述转轴与转筒并排且间隔布置形成一供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落料通道,所述进料口位于落料通道的上方,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若干梳齿,若干梳齿沿转轴轴向间隔布置形成一排齿排,所述转轴连接有驱使转轴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的转换机构,所述齿排在转轴处于第一角度时摆动至落料通道中以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所述齿排在转轴处于第二角度时摆动至退出落料通道以使秸秆能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联动轴和摆臂,所述联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喂料箱上,所述联动轴上连接有随联动轴转动而摆动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铰接安装在喂料箱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一摆杆铰接并能驱使联动轴转动,所述摆臂连接于转轴上,所述第二摆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摆臂相连并能驱使转轴在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筒相连,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通过能控制动力通断的开关部件与动力源相连。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开关部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和张紧轮,所述主动带轮与动力源相连,所述从动带轮与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传动带绕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张紧轮的转动轴通过摆动臂安装在喂料箱上并能摆动张紧或松开传动带,所述开关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摆动臂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联动轴上连接有随联动轴转动而摆动的第三摆杆,所述第三摆杆通过所述弹簧与摆动臂相连,且在第二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一角度时第三摆杆驱使张紧轮张紧传动带,在第二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二角度时第三摆杆驱使张紧轮松开传动带。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连续送料组件为收割机的收割装置和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输入端与收割装置相连,所述输送槽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连续送料组件包括料斗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料斗相连,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各拨齿以能在设定范围内沿转筒径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转筒上。上述的秸秆打捆机,优选的,各拨齿固定安装在转筒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秸秆打捆机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筒是否转动,当打捆装置打捆时落料控制组件转换至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状态,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筒转动将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秸秆连续不断的拨出出料口,使秸秆连续不断的进入打捆装置进行打捆,当打捆装置完成一个秸秆捆后,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筒停止转动,秸秆停止向打捆装置输送,同时使落料控制组件转换至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状态,这样,在打捆装置打捆完成并送出秸秆捆的时间段内,从连续送料组件源源不断送入喂料箱的秸秆不会掉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从而秸秆不会大量累积在容料内腔底面上,在转筒重新工作向打捆装置输送秸秆时,可避免转筒初始扒送量过大而造成堵塞;并且,落料控制组件从阻止秸秆掉落转换至允许秸秆掉落时,被阻挡累积的秸秆正好均匀的向容料内腔底面掉落,再由转筒均匀的拨送至打捆装置,能提高整个送入到打捆装置的秸秆均匀性,从而提高打捆效果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秸秆打捆机安装在收割机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秸秆打捆机安装在收割机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秸秆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秸秆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喂料箱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喂料箱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转换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换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收割装置;2、输送槽;3、打捆装置;4、喂料箱;40、落料通道;401、容料内腔;402、进料口;403、出料口;41、转筒;4101、拨齿;42、转轴;421、梳齿;43、第一伸缩驱动件;44、联动轴;441、第一摆杆;442、第二摆杆;443、第三摆杆;45、摆臂;47、变速箱;48、主动带轮;49、从动带轮;410、传动带;411、张紧轮;412、摆动臂;413、弹簧;100、收割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打捆机,包括打捆装置3和用于将秸秆送入打捆装置3的秸秆输送装置,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401的喂料箱4和用于向容料内腔401中连续送入秸秆的连续送料组件,容料内腔401设有进料口402和出料口403,进料口402用于供秸秆送入喂料箱4的容料内腔401,进料口402与连续送料组件出料端相连,连续送料组件将秸秆从进料口402连续不断的送入容料内腔401,出料口403与打捆装置3进料端相连,容料内腔401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401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的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筒41以及用于驱动转筒4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出料口403位于容料内腔401底面的一侧,转筒41位于出料口403的上方,且转筒41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403的拨齿4101,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该秸秆打捆机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筒41是否转动,当打捆装置3打捆时落料控制组件转换至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状态,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筒41转动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连续不断的拨出出料口403,使秸秆连续不断的进入打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打捆装置(3)和用于将秸秆送入打捆装置(3)的秸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401)的喂料箱(4)和用于向容料内腔(401)中连续送入秸秆的连续送料组件,所述容料内腔(401)设有与连续送料组件出料端相连的进料口(402)和与打捆装置(3)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403),所述容料内腔(401)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401)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的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筒(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筒(4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出料口(403)位于容料内腔(401)底面的一侧,所述转筒(41)位于出料口(403)的上方,且转筒(41)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403)的拨齿(4101),所述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打捆装置(3)和用于将秸秆送入打捆装置(3)的秸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401)的喂料箱(4)和用于向容料内腔(401)中连续送入秸秆的连续送料组件,所述容料内腔(401)设有与连续送料组件出料端相连的进料口(402)和与打捆装置(3)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403),所述容料内腔(401)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401)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的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筒(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筒(4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出料口(403)位于容料内腔(401)底面的一侧,所述转筒(41)位于出料口(403)的上方,且转筒(41)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403)的拨齿(4101),所述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轴(42),所述转轴(42)与转筒(41)并排且间隔布置形成一供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通道(40),所述进料口(402)位于落料通道(40)的上方,所述转轴(42)上连接有若干梳齿(421),若干梳齿(421)沿转轴(42)轴向间隔布置形成一排齿排,所述转轴(42)连接有驱使转轴(42)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的转换机构,所述齿排在转轴(42)处于第一角度时摆动至落料通道(40)中以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所述齿排在转轴(42)处于第二角度时摆动至退出落料通道(40)以使秸秆能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43)、联动轴(44)和摆臂(45),所述联动轴(44)可转动的安装在喂料箱(4)上,所述联动轴(44)上连接有随联动轴(44)转动而摆动的第一摆杆(441)和第二摆杆(442),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43)铰接安装在喂料箱(4)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43)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一摆杆(441)铰接并能驱使联动轴(44)转动,所述摆臂(45)连接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亮全伟张文韬谢伟吕磊胡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