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清助专利>正文

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74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其锁具由U型锁杆及锁心体构成,朝其一个面向设置有多个辅助轮组,包括有两组固定轮和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活动轮,以其U型锁杆及锁心体构成的长型框体,作为爆胎的支撑部,用辅助轮组构成可活动的滚动面,从而有效支撑起摩托车移动,以便在该车爆胎时,可用于支撑爆胎的轮圈而能骑乘或牵拉到修理场所。(*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介于自行车与汽车之间,其既具有自行车的体积小、灵活、方便,又有汽车的自动动力、高速等特性,故为使用率极高的交通工具。现在,摩托车已从早期的大轮型跨腿座式演变至今日的小轮型并腿座式,即俗称“速克达”的小型摩托车。通常,这种车型的车轮轮径皆为小轮圈型,且轮胎周边皆被避震器、发动机、排气管、齿轮箱等所充塞,所以,一旦发生轮胎穿孔漏气后,摩托车的车重将使已泄气的轮胎产生变形,并与上述避震器、发动机、排气管、齿轮箱等发生严重摩擦干涉。在此情况,别说可以继续骑乘,光是牵动该摩托车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一旦发生轮胎泄气至干瘪时,将使骑车者若不堪言,多需步行寻找修车人携带工具或所欲更换的轮胎赴现场进行换补作业,不但将付出昂贵的代价,且此换修过程将极为困难。所以如何为现在大多数人所使用的“速克达”小型摩托车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辅助轮,以供发生上述情况时,可对摩托车体产生支撑及可以滚动的效果,使摩托车可以顺利被牵引或继续行驶至修车场所,乃是迫切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该装置平时可携带作为摩托车轮锁使用,一旦该车爆胎后,临时可作为辅助支撑滚动轮,以使破胎泄气后的轮胎仍可籍此辅助轮而具有良好的移动能力,以便于送去进行换补修胎。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有一个锁具,其上设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其特征在于该锁具是由U型锁杆及锁心体所构成,锁具以朝其一个面向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该辅助滚轮组包括有两组定向轮及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万向轮,其中定向轮设于锁心体的两侧端部,万向轮则设于U型锁杆的U型底部处,以一个转动轮座与锁杆相铰接而可以任意转动;并且定向轮及万向轮皆设于该锁具的同一面向,使定向轮及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后,支撑该锁具成接近水平状态。其中锁心体两端向下又向外延伸出可安装定向轮于其上而能稳定滚动的轴承。其中万向轮具有两组,安装于U型锁杆的U型底部处,铰合有一个水平活动杆,而在该活动杆的两端套设有滚轮。其作用如同万向轮,但可提供更稳定的滚动支承。其中锁具由锁杆与锁心体圈构形成长型框合部,该锁杆从锁心体的锁杆通孔中贯穿,锁杆的两端端部设有棘齿,穿过锁心体而构成不可逆的定位。其中定向滚轮的轮轴伸出一段结合杆,该结合杆前端设为锥状,中段设有凹环,锁具的锁心体两端下方设有插固轮座,该插固轮座内设有一个插孔,插孔内置有两组至三组的弹簧与钢珠结合的装置。本技术是一种平时能随车携带的摩托车轮锁,兼有辅助轮的功能,可以解决一旦摩托车发生轮胎穿孔漏气后,因摩托车的车重将使已泄气的轮胎发生变形而使之与避震器、发动机、排气管、齿轮箱发生严重摩擦干涉而无法转动,导致摩托车动弹不得的窘况。该装置作为摩托车轮锁具而与破胎的辅助轮构成一体,从而兼有上述辅助爆胎时的行动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A;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B;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图。参见图1,本技术是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主要包括有一个锁具1,其上设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2,可在轮胎发生爆胎时,支撑起爆胎的轮圈而方便骑乘或牵拉到修理场所,该锁具1是由U型锁杆12及锁心体11所构成,锁具1以朝其一个面向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2;该辅助滚轮组2包括有两组定向轮21及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万向轮22,其中定向轮21设于锁心体11的两侧端部,万向轮22则设于U型锁杆12的U型底部处,以一个转动轮座23与锁杆1相铰接而可以任意转动;并且定向轮21及万向轮22皆设于该锁具1的同一面向,使定向轮21及万向轮22与地面接触后,支撑该锁具1成接近水平状态。参见图2、图3,本技术利用其U型锁杆12及锁心体11所圈构而形成的长型框合部16,作为爆胎车轮3的支撑部,使已经发生破洞而泄气干瘪的轮胎32及其轮圈31嵌入其框合部16,以该辅助轮组2对地面构成一个可动的滚动面,从而有效支撑起摩托车体4。这样,泄气的车轮就不需与地面接触,没有滚动也不会使轮胎与本体4的避震器41、排气管42等发生因转动所带来的干涉摩擦及轮胎绞损,并使摩托车仍处于可移动的状态。其中图2显示的是摩托车前轮爆胎时的使用状态,由于摩托车皆为后轮驱动,故在谨慎小心的状态下,仍能籍由摩托车本身的动力驱动后轮,以慢速驾驶寻找修补场所。其中图3显示的是摩托车后轮爆胎时的使用状态,由于摩托车皆为后轮驱动,故只能籍由辅助轮的滚动面,以人力牵动之,以慢速驾驶寻找修补场所。本技术利用摩托轮锁并结合滚轮的技术构思,不只局限于上述结构,还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从锁心体11两端向下又向外延伸出轴承14,使定向轮21可以安装于此而稳定滚动,该装置可有效减少定向轮21的直径,而减少其体积,方便于收藏。又参见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万向轮22具有两组,是在位于U型锁杆12的U型底部处铰合有一个水平活动杆24,在该活动杆24的两端套设滚轮,其作用如同万向轮22,但可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再参见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例,本技术的锁具1,其锁杆12及锁心体11所圈构而成的长型框合部16,可调整其大小(长短),以便能应付爆胎程度的不同及轮径大小的差异,调整出适宜的框固体。该锁心体11的锁杆孔13为通孔,锁杆12的两端端部为棘齿杆15,该棘齿杆15可穿过锁心体11并作不可逆的定位,但可用钥匙释放之。(因这种可调长度的锁固方式是已知结构,如汽车方向盘与离合器之间使用的拐仗锁等,故不予赘述)。参见图7所示的第五实施例,在锁心体11的左右两端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插固轮座25,该插固轮座设有一个插孔27,该插孔内设有两组至三组的钢珠28与弹簧29;而与之配合的定向轮21则由其轮轴延伸出一个结合杆26,使结合杆的前端设计成锥状262,在适当部位设有一个凹环261,以在该结合杆26插入该插孔27后,籍锥状262推开钢珠28,而后钢珠28籍弹簧29的推力而扣入该凹环261中,使结合杆26被定位在插固轮座25的插孔27内,完成定向轮21与锁具1的结合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使定向滚轮21依需要卸除或置入,如平时该锁具只作锁具使用时,可卸下定向轮21;临时用作摩托车的辅助轮时,只需将定向轮21插入定位,而完成其辅助轮装置;当然,上述万向轮22也能从转动轮座23处卸除。以上所述的各种变化的实施例,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施例加以组合变化,但仍属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主要包括有一个锁具,其上设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其特征在于该锁具是由U型锁杆及锁心体所构成,锁具以朝其一个面向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该辅助滚轮组包括有两组定向轮及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万向轮,其中定向轮设于锁心体的两侧端部,万向轮则设于U型锁杆的U型底部处,以一个转动轮座与锁杆相铰接而可以任意转动;并且定向轮及万向轮皆设于该锁具的同一面向,使定向轮及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后,支撑该锁具成接近水平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其特征在于其中锁心体两端向下又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有辅助轮功能的摩托车轮锁,主要包括有一个锁具,其上设有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其特征在于:该锁具是由U型锁杆及锁心体所构成,锁具以朝其一个面向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的辅助轮组;该辅助滚轮组包括有两组定向轮及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万向轮,其中定向轮设于锁心体的两侧端部,万向轮则设于U型锁杆的U型底部处,以一个转动轮座与锁杆相铰接而可以任意转动;并且定向轮及万向轮皆设于该锁具的同一面向,使定向轮及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后,支撑该锁具成接近水平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次男
申请(专利权)人:陈清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