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1239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包括如下有效微生物:石油烃降解菌ECO‑17,菌种保藏号CGMCC No.15837;石油烃降解菌‑3,菌种保藏号CGMCC No.16238;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chilensis)‑13,菌种保藏号CGMCC No.16241;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obacter pulmonis)‑10,菌种保藏号CGMCC No.16240。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特性进行降解菌株筛选,4株菌株对不同碳链长度石油烃有不同的降解特性,而且4株菌株复配后未有竞争性抑制生长,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能提高最终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A High Efficient Compound Bacteriological Agent for Petroleum Degrad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efficiency petroleum degrading composite bacterium agent,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 highly effective oil-degrading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petroleum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ECO_17, strain preservation No. 15837, petroleum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No. 3, strain preservation No. 16238, Sphingopyxis chisis No. 13, strain preservation No. 16241, oil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Achromopulmonis No. 10, strain preservation No. CGMCC No. 16240. According to the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strains, four strains have different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petroleum hydrocarbons with different carbon chain lengths, and four strains have no competitive growth inhibition after compounding, and have synergistic promoting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in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土壤石油及多环芳烃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后果严重性等特点。生物修复是石油污染土壤有效的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是一种受控的或者自发的过程,指的是通过使用生物系统(包括微生物、植物和酶)来将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消耗、分解、转化、代谢和/或移除,以达到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的目的。大部分情况下,在石油污染土壤及沉积物中烃降解微生物群落会生长,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污染场地的土壤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为了得到这样的结果,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微生物,而且必须有大量石油烃降解的关键基因。然而,修复的时间还取决于其他的一系列因素:(1)污染程度:高浓度石油烃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由于其细胞毒性,特别是高水溶性,低疏水性的石油烃组分;(2)土壤条件:为了保持生物活性,石油烃降解菌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适当的pH值、温度范围、自由氧、营养元素(氮和磷)、氧气与水分。如果这些条件不在适于微生物生长可接受范围内,总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就会停止,这时石油烃的降解仅靠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有效微生物: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 pulmonis)ECO‑17,于2018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 No.15837;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 paramycoides)‑3,于2018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 No.16238;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chilensis)‑13,于2018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有效微生物: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pulmonis)ECO-17,于2018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No.15837;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paramycoides)-3,于2018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No.16238;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chilensis)-13,于2018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No.16241;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obacterpulmonis)-10,于2018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CGMCCNo.162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pulmonis)ECO-17有效活菌数为108~1010CFU/g、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paramycoides)-3有效活菌数为108~1010CFU/g、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chilensis)-13有效活菌数为108~1010CFU/g、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obacterpulmonis)-10有效活菌数为108~1010CFU/g。3.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对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pulmonis)ECO-17、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paramycoides)-3、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chilensis)-13和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obacterpulmonis)-10进行活化培养;(2)对步骤(1)制得的活化后的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pulmonis)ECO-17、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paramycoides)-3、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chilensis)-13和石油烃降解菌(Achromoobacterpulmonis)-10分别进行种子培养;(3)将步骤(2)制得的石油烃降解菌(Tsukamurellapulmonis)ECO-17种子液、石油烃降解菌(Bacillusparamycoides)-3种子液、智利鞘氨醇盒菌(Sphing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季蕾傅晓文李天元宋繁永王加宁郭书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