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039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气门升程固定或不能灵活改变气门升程的缺点。本机构包括控制轴及其齿轮传动系统、偏心轮‑位移块系统和柱塞复位系统;控制轴位于凸轮轴上方与轴套a、b通过齿轮连接,柱塞上顶面与凸轮滑动连接,下底面与弹簧b连接且与气门上顶面间隔着液压油,轴套a、b上的偏心盘a、b驱动位移块上下运动,改变位移块内的油道与柱塞下底面的相对位置,当柱塞壁面完全封堵油道时,位移块腔体内的液压油无法泄出从而驱动气门,可以通过控制空腔内液压油柱的高度改变气门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气门升程连续可变;驱动气门的液压油可实现重复使用,不需要回油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由于机械结构固定,在其运转过程中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气门升程是由发动机在各不同工况下实验得到的一种折衷方案,必然不能同时兼顾各工况的要求,很难达到真正的最佳气门升程,显然,这一劣势已使其不能满足现阶段对发动机高效率、低油耗、低排放的总体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各异的气门升程需求,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降低排放,需要采用可变气门技术。可变气门技术可根据内燃机工况的变化实现气门升程的连续可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发动机气门升程不变或不能灵活改变气门升程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且能灵活控制气门升程,实现气门升程连续可变的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由缸盖1、弹簧a2、位移块3、弹簧b4、偏心盘5、齿轮a6、轴套a7、卡环a8、支架a9、盖板a10、凸轮轴11、齿轮b12、盖板b13、控制轴14、支架b15、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1)、弹簧a(2)、位移块(3)、弹簧b(4)、偏心盘a(5)、齿轮a(6)、轴套a(7)、卡环a(8)、支架a(9)、盖板a(10)、凸轮轴(11)、齿轮b(12)、盖板b(13)、控制轴(14)、支架b(15)、气门室罩盖(16)、支架c(17)、齿轮c(18)、盖板c(19)、齿轮d(20)、轴套b(21)、凸轮(22)、卡环b(23)、盖板d(24)、支架d(25)、柱塞(26)、偏心盘b(27)、弹簧c(28)、气门(29);其中位移块(3)悬放在缸盖(1)上,弹簧a(2)置于位移块(3)与缸盖(1)之间,其一端与缸盖(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1)、弹簧a(2)、位移块(3)、弹簧b(4)、偏心盘a(5)、齿轮a(6)、轴套a(7)、卡环a(8)、支架a(9)、盖板a(10)、凸轮轴(11)、齿轮b(12)、盖板b(13)、控制轴(14)、支架b(15)、气门室罩盖(16)、支架c(17)、齿轮c(18)、盖板c(19)、齿轮d(20)、轴套b(21)、凸轮(22)、卡环b(23)、盖板d(24)、支架d(25)、柱塞(26)、偏心盘b(27)、弹簧c(28)、气门(29);其中位移块(3)悬放在缸盖(1)上,弹簧a(2)置于位移块(3)与缸盖(1)之间,其一端与缸盖(1)上表面相接触,另一端置于位移块(3)的弹簧安装环槽(301)内;偏心盘(5)和齿轮a(6)固接于轴套a(7)外表面,齿轮d(20)和偏心盘b(27)固接于轴套b(21)外表面,轴套a(7)和轴套b(21)套装在凸轮轴(11)上,并与之间隙配合,轴套a(7)由凸轮(22)和卡环a(8)限位,轴套b(21)由凸轮(22)和卡环b(23)限位;齿轮a(6)和齿轮d(20)还分别与齿轮b(12)和齿轮c(18)啮合,偏心盘(5)和偏心盘b(27)还与位移块(3)上表面滑动相连;支架a(9)和支架d(25)一端固接于缸盖(1)上,另一端分别与盖板a(10)和盖板d(24)通过螺栓相连;凸轮轴(11)置于支架a(9)和盖板a(10)及支架d(25)和盖板d(24)之间,并间隙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良解方喜刘宇李小平刘洪涛孙博周思佟洪伟苏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