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968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与外筒体,且所述外筒体设于所述内筒体外侧,且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顶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筒盖,通过设有内筒体与外筒体,能够实现对水稀释型与水分散型油墨的针对性搅拌加工,提高了水性油墨的生产效率,通过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经过二次搅拌能够增加原料的混合效果,通过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还能有效的过滤掉油墨中的杂质实用性强,通过设有固定卡孔与L形固定管,还能便于对滤网的更换与清理,通过设有密闭观察窗口,还能够便于对原料体积的观察,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A Red Pigment Synthesis Device for Water-based I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d pigment synthesis device adapted to water-based ink, including a cylind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cylinder body and an outer cylinder body, and the outer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cylinder body, and the inner cylinder body and an outer cylinder body are integral structures. The top of the inner cylinder body is articulated by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water dilution type can be realized by having an inner cylinder body and an outer cylinder body. Targeted stirring processing with water dispersive ink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water-based ink. By setting up the first stirr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stirring component, the mixing effect of raw materials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the second stirring. By setting up the first filter screen and the second filter screen, the impurities in ink can be effectively filtered out,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rough fixing clamps and L-shaped fixed tubes, the mixing effect of raw materials can also be increased. It is easy to replace and clean the filter screen. It is also easy to observe the volume of raw materials through a closed observation window. I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wide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属于油墨加工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连结料提供油墨必要的转移性能,颜料赋予油墨以色彩,水性油墨的连结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水稀释型与水分散型,前者可以使用的树脂类型有很多种,水分散型的连结料是在水中通过乳化的单体聚合所得,目前,针对水性油墨加工使用的搅拌装置仍为通用型的搅拌装置,还没有专门用于水性油墨搅拌加工的装置,无法使得原料充分混合,导致水性油墨达不到客户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能够实现对水稀释型与水分散型油墨的针对性搅拌加工,提高了水性油墨的生产效率,同时经过二次搅拌能够增加原料的混合效果,本技术还能有效的过滤掉油墨中的杂质实用性强,同时还能便于对滤网的更换与清理,同时还能够便于对原料体积的观察,适合广泛推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与外筒体,且所述外筒体设于所述内筒体外侧,且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顶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筒盖,所述内筒体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由支架与滤网相互构成,且所述滤网固定焊设在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架一周均匀开设有固定卡孔,且所述内筒体内部一周均匀设有与固定卡孔相互配合的L形固定管,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组件与第二搅拌组件,所述外筒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且所述外筒体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进口,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密闭观察窗口。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搅拌组件与第二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搅拌叶、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减速器相互构成,且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均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搅拌杆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桨叶从上到下等距设置在搅拌杆上,且一号电机安装在所述筒盖顶部中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搅拌杆的顶端贯穿筒盖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二号电机安装在所述筒体底部中央处,且外侧固定设有与筒体固定焊接的保护箱,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搅拌杆底端依次贯穿内筒体与外筒体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筒体底部四角处对称设有支撑腿。进一步而言,所述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设置在外筒体上部。进一步而言,所述筒盖的左侧固定设有拉手,且所述内筒体的筒口边沿处围绕设有与其配合的密封圏。进一步而言,所述密闭观察窗口一侧设有刻度。进一步而言,所述筒盖上设有进料管,且所述外筒体右侧设有与内筒体相通的出料管,且位于所述外筒体下部。进一步而言,所述内筒体内腔还设有倾斜板,且设有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且出料管位于倾斜板上方。进一步而言,所述滤网上通过固定螺栓对称安装设有两个提手。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由于设有内筒体与外筒体,能够实现对水稀释型与水分散型油墨的针对性搅拌加工,提高了水性油墨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经过二次搅拌能够增加原料的混合效果,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还能有效的过滤掉油墨中的杂质,同时由于设有固定卡孔与L形固定管,还能便于对滤网的更换与清理,由于设有密闭观察窗口,还能够便于对原料体积的观察,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的切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的第一过滤网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的内筒体与L形固定管的结构图。图中标号:1、筒体;2、内筒体;3、外筒体;4、筒盖;5、第一过滤网;6、第二过滤网;7、支架;8、滤网;9、固定卡孔;10、L形固定管;11、第一搅拌组件;12、第二搅拌组件;13、蒸汽进口;14、蒸汽出口;15、冷凝水出口;16、冷凝水进口;17、密闭观察窗口;18、支撑腿;19、密封圏;20、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包括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且所述外筒体3设于所述内筒体2外侧,且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2顶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筒盖4,所述内筒体2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均由支架7与滤网8相互构成,能有效的过滤掉油墨中的杂质,且所述滤网8固定焊设在所述支架7之间,所述支架7一周均匀开设有固定卡孔9,且所述内筒体2内部一周均匀设有与固定卡孔9相互配合的L形固定管10,便于对滤网8的更换与清理,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组件11与第二搅拌组件12,所述外筒体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出口14,且所述外筒体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冷凝水出口15与冷凝水进口16,且位于保护箱的左右两侧,能够实现对水稀释型与水分散型油墨的针对性搅拌加工,提高了水性油墨的生产效率,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密闭观察窗口17,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内筒体2的物料体积进行观察。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1与第二搅拌组件12包括搅拌杆、搅拌叶、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减速器相互构成,且搅拌叶上均匀开设有均流孔,且增加混合效果,且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均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搅拌杆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桨叶从上到下等距设置在搅拌杆上,且一号电机安装在所述筒盖4顶部中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上方的搅拌杆的顶端贯穿筒盖4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二号电机安装在所述筒体1底部中央处,且外侧固定设有与筒体1固定焊接的保护箱,起到支撑作用,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上方的搅拌杆底端依次贯穿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与二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筒体1底部四角处对称设有支撑腿18,所述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出口14设置在外筒体3上部,所述筒盖4的左侧固定设有拉手,且所述内筒体2的筒口边沿处围绕设有与其配合的密封圏19,所述密闭观察窗口17一侧设有刻度,便于容量的观察,所述筒盖4上设有进料管,所述筒盖4上还设有出气管,且位于一号电机右侧,且所述外筒体3右侧设有与内筒体2相通的出料管,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且所述外筒体(3)设于所述内筒体(2)外侧,且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2)顶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筒盖(4),所述内筒体(2)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均由支架(7)与滤网(8)相互构成,且所述滤网(8)固定焊设在所述支架(7)之间,所述支架(7)一周均匀开设有固定卡孔(9),且所述内筒体(2)内部一周均匀设有与固定卡孔(9)相互配合的L形固定管(10),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组件(11)与第二搅拌组件(12),所述外筒体(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出口(14),且所述外筒体(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冷凝水出口(15)与冷凝水进口(16),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密闭观察窗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且所述外筒体(3)设于所述内筒体(2)外侧,且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2)顶部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有筒盖(4),所述内筒体(2)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均由支架(7)与滤网(8)相互构成,且所述滤网(8)固定焊设在所述支架(7)之间,所述支架(7)一周均匀开设有固定卡孔(9),且所述内筒体(2)内部一周均匀设有与固定卡孔(9)相互配合的L形固定管(10),所述第一过滤网(5)与第二过滤网(6)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搅拌组件(11)与第二搅拌组件(12),所述外筒体(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蒸汽进口(13)与蒸汽出口(14),且所述外筒体(3)底部两侧对称设有冷凝水出口(15)与冷凝水进口(16),所述内筒体(2)与外筒体(3)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密闭观察窗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水性油墨的红颜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11)与第二搅拌组件(12)包括搅拌杆、搅拌叶、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减速器相互构成,且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均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搅拌杆设置在减速机上,且桨叶从上到下等距设置在搅拌杆上,且一号电机安装在所述筒盖(4)顶部中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上方的搅拌杆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王旭虹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翔达新颜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