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40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胶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瓶胚进行拉伸的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伸缩的驱动机构,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所述推杆倾斜伸入瓶胚内,所述推杆的端部对准所述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可送入气体的吹气管,所述下模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为吹气管供气的气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防止推杆在拉伸瓶胚的过程中戳破瓶胚,同时,利用推杆将瓶胚的侧壁推至成型模型腔的底部,对瓶胚进行定位,防止在吹气过程中瓶胚移位,保证加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便于制作中空倾斜开口的塑胶瓶。

A Molding Mould for Hollow Inclined Open Plastic Bottle and Its Form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stic bottl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forming die for hollow inclined open plastic bottle and its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One side of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for stretching the bottle embryo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extension of the push rod. Th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herical steel ball. The push rod tilts into the bottle embryo and the push rod is inclined to extend into the bottle embryo. The end of the lower die is align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moulding model cavity; one side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lowing pipe for feeding gas, and one side of the lower di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gas source for supplying gas to the blowing pip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By setting spherical steel balls at the end of the push rod, the push rod can prevent the breaking of the bottle embryo in the process of stretching the bottle embryo. At the same time, the push rod is used to push the side wall of the bottle embryo to the bottom of the forming model cavity to locate the bottle embryo, preven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bottle embryo in the blowing process,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cessing, and facilitate the production of hollow inclined opening. Plastic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瓶加工
,尤其是指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中空塑胶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器具,随着容装物品的不同,其成型的体积也不相同,例如一般用来容装饮料、矿泉水的塑胶瓶容量大都在一公升到两公升之间,而容装饮用水的塑胶瓶体积更大,但无论那种容积的塑胶瓶,由于瓶胚为PET塑料材质,其制造时通常必须先将瓶胚进行拉伸至模具里的底部,再利用吹气成型加工将瓶胚吹制成预定容积的塑胶瓶成品;目前,根据市场需求,需要厂家制备一种中孔倾斜塑胶瓶,但是目前的该种装置和工艺都是针对直筒型的瓶子,当将瓶胚加工成具有倾斜开口的瓶子时,极易将瓶子戳破,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是用来将瓶胚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第一模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二模型腔,当上模与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模型腔和所述第二模型腔合并形成用于对瓶胚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型腔;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瓶胚进行拉伸的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伸缩的驱动机构,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所述推杆倾斜伸入瓶胚内,所述推杆的端部对准所述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可送入气体的吹气管,所述下模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为吹气管供气的气源。其中,所述上模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下模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竖截面呈直角梯形状;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均与定位件的斜面抵接,推杆从定位件的斜面伸出并伸入成型模型腔内的瓶胚内。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用于将瓶胚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上述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开模,将瓶胚放置于成型模型腔内,将推杆倾斜伸入瓶胚内并对准瓶胚内的侧壁,上模与下模进行合模;步骤二、驱动推杆继续前移,抵接瓶胚内的侧壁,带动瓶胚拉伸,直至推杆移动至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步骤三、对瓶胚内进行吹气,瓶胚沿着成型模型腔进行吹涨成型;步骤四、推杆退出瓶胚并脱离模具,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其中,所述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防止推杆在拉伸瓶胚的过程中戳破瓶胚,同时,利用推杆将瓶胚的侧壁推至成型模型腔的底部,对瓶胚进行定位,防止在吹气过程中瓶胚移位,保证加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便于制作中空倾斜开口的塑胶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瓶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隐藏上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对瓶胚加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上模2—下模3—第一模型腔4—第二模型腔5—推杆6—驱动机构7—球形钢珠8—吹气管9—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11—定位件12—瓶胚13—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是用来将瓶胚12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设置有第一模型腔3,所述下模2设置有第二模型腔4,当上模1与下模2合模后,所述第一模型腔3和所述第二模型腔4合并形成用于对瓶胚12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型腔;所述下模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瓶胚12进行拉伸的推杆5和用于驱动推杆5伸缩的驱动机构6,推杆5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7,所述推杆5倾斜伸入瓶胚12内,所述推杆5的端部对准所述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所述推杆5的一侧设置有可送入气体的吹气管8,所述下模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为吹气管8供气的气源(图中未标记)。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上模1和下模2先进行开模,将瓶胚12放到下模2的第一模型腔3内,然后再将推杆5倾斜瓶胚12内,将推杆5的端部对准瓶胚12内的侧壁,然后上模1与下模2进行合模,瓶胚12位于成型模型腔内,通过驱动机构6驱使推杆5沿其轴线方向前移伸出,推杆5的端部的球形钢珠7抵压瓶胚12内的侧壁,带动瓶胚12拉伸,直至推杆5到达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推杆5顶住瓶胚12和成型模型腔的底部,对瓶胚12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气源输入气体,通过吹气管8进入到瓶胚12内对瓶胚12进行吹气,使得瓶胚12被吹涨,瓶胚12沿着成型模型腔的形状成型为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1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推杆5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7,防止推杆5在拉伸瓶胚12的过程中戳破瓶胚12,同时,利用推杆5将瓶胚12的侧壁推至成型模型腔的底部,对瓶胚12进行定位,防止在吹气过程中瓶胚12移位,保证加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便于制作中空倾斜开口的塑胶瓶。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所述上模1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9,所述下模2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9与第二安装孔10对应设置。具体地,在使用时,可以在其中两个第一安装孔9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0内装设导柱,保证上模1与下模2的合模和开模时的工作流畅,移动方向准确,稳定性好;另外,在上模1与下模2合模后,也可以在其中两个第一安装孔9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0内装设螺栓、螺丝等固定件将上模1与下模2锁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所述第一安装孔9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0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内装设螺栓、螺丝等固定件将上模1与下模2锁定,保证上模1与下模2合模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所述驱动机构6为气缸。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所述驱动机构6的前端设置有定位件11,所述定位件11的竖截面呈直角梯形状;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均与定位件11的斜面抵接,推杆5从定位件11的斜面伸出并伸入成型模型腔内的瓶胚12内。具体地,由于驱动机构6只能驱动推杆5沿其轴线做直线运动,所以利用定位件11的斜面与上模1、下模2抵接,将驱动机构6进行定位,利用斜面使得驱动机构6倾斜设置,且稳定性好,与上模1、下模2相互抵接,不易移位,保证驱动推杆5移动时的可靠性。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方法,该方法用于将瓶胚12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上述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模具的上模1与下模2开模,将瓶胚12放置于成型模型腔内,将推杆5倾斜伸入瓶胚12内并对准瓶胚12内的侧壁,上模1与下模2进行合模;步骤二、驱动推杆5继续前移,抵接瓶胚12内的侧壁,带动瓶胚12拉伸,直至推杆5移动至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步骤三、对瓶胚12内进行吹气,瓶胚12沿着成型模型腔进行吹涨成型;步骤四、推杆5退出瓶胚12并脱离模具,上模1与下模2进行开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是用来将瓶胚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第一模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二模型腔,当上模与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模型腔和所述第二模型腔合并形成用于对瓶胚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型腔;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瓶胚进行拉伸的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伸缩的驱动机构,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所述推杆倾斜伸入瓶胚内,所述推杆的端部对准所述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可送入气体的吹气管,所述下模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为吹气管供气的气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是用来将瓶胚制成一中空倾斜塑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第一模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二模型腔,当上模与下模合模后,所述第一模型腔和所述第二模型腔合并形成用于对瓶胚进行成型的成型模型腔;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瓶胚进行拉伸的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伸缩的驱动机构,推杆的端部设置有球形钢珠,所述推杆倾斜伸入瓶胚内,所述推杆的端部对准所述成型模型腔的底部;所述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可送入气体的吹气管,所述下模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为吹气管供气的气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下模的边角处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空倾斜开口塑胶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子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红色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