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万顺专利>正文

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86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其特征是呈U型状的底梁(1),其槽内装有左支臂(2)和右支臂(3),所述的左、右支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随动轴(8)与底梁铰接,其上端通过联动轴(5)铰接,联动轴的中部设有提拉环,其一端与锁具(7)的安装板铆接,当联动轴带动两支臂下端沿导向孔作相向运动至设定位置,锁舌插入锁孔,实现封闭状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
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是用于停车场进行安全规范管理的路面设施。
技术介绍
位于写字楼、各机关、单位及居民小区等处的停车场一般设有专用停车位,如果这些车位缺乏必要的专用控制设施,往往导致车位被任意侵占,扰乱了停车的规范管理秩序,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多种车位控制器,中国专利ZL99213653.9及中国专利ZL99248224.0公布了两种技术方案及实施例,前者的实施例主要由底板、主臂、副臂、联动拉杆等组成。其底板的左、右、中部各设有固定铰座,支撑臂由下支套、伸缩臂及锁定机构组成,各臂杆通过铰轴实现相互间及与底板铰座的联接。其作用原理是:当拉起主臂时,通过联动拉杆带动副臂同时升起,当到达予定位置时,位于支撑臂上的锁具进入锁定状态,将车位封闭。后者的实施例主要由底盘、支撑连杆锁等部件及紧固件组成,其底盘包括由矩形钢管制成的环状封闭边框、中间体、轴、连接板、盖板等组成,支撑连杆锁由冂形架、轴套、连杆、套管、锁板、锁具等组成,其作用原理是:当拉起支撑连杆锁时,冂形架、连杆、套管在规定的园周范围内转动,同时连杆在套管孔内相对滑动,在设定位置上,设置于套管上的锁芯与锁板利用相对移动撞击方式实现锁定,同时也就限定了冂型架的位置,封闭了车位。-->由于上述实施例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车位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由底梁、左、右支臂、铰链轴及锁具等组成。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既定目的,底梁为一槽状钢梁。其两侧臂面上开有形状、尺寸相同且位置对称的导向长孔;底梁槽内装有左、右支臂,左、右支臂的下端通过随动轴与底梁铰接,左、右支臂的上端通过联动轴实现铰接。联动轴的一个端面上装有锁舌直线运动式的锁具。联动轴的中部径向面上装有提拉环。当车位需要封闭时,操作者可将提拉环向上方拉起,此时两支臂上端围绕联动轴转动并带动下端随动轴沿导向孔向底梁中心方向作相向运动。当到达设定位置时,两支臂上端侧臂面上分设的锁孔在铅垂方向上重合,此时将锁舌插入锁孔即完成封闭状态,当车位需要开放时,操作者打开锁具,此时锁舌从锁孔中退出,解除了对两支臂的运动限制。向下压动拉环,两支臂则沿导向孔反向运动回复原位,此时本技术呈一字型平放状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式样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半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放状况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联动轴及锁具装配示意图(图1的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随动轴装配示意图(图1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有一金属底梁(1),该底梁采用厚度为1.5毫米的冷轧钢板冲压成型。其底面开有3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底梁(1)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固接。该底梁两侧壁面上开有尺寸、形状完全相同并对称布置的长园孔,其特征是在各孔接近底梁铅垂中心线方向一端,长园孔向下弯折一角度,用以防止支臂提升到位后尚未锁定时而引起的自由回落。左支臂(2)、右支臂(3)为U型钢梁,材料厚度为1.2毫米,冲压成型。两支臂下端(以图1所示状态判定)设有轴孔。随动轴(8)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梁(1)的长园孔及支臂的下端轴孔。为减轻运动噪音,随动轴(8)两端套装以工程塑料制成的轴套(4),左支臂(2)、右支臂(3)的上端设有轴孔,孔径与下端孔径相同,左支臂的宽度尺寸大于右支臂的宽度,以能使右支臂能够扣合在左支臂槽内并可轻松滑动为准。左支臂(2)、右支臂(3)通过联动轴(5)铰接。(见图3)联动轴(5)的中部装有提拉环(6),在其螺纹杆处于铅垂线方向且锁舌可以插入的状态下,将锁具(7)(市售成品锁)与联动轴(5)的端面铆接。本技术的优点:由于两支臂下端采用了活性铰链,使得实施封闭操作时,更加轻捷省力,当解除封闭时,两支臂呈自由落体运动,可以迅速回位,本设计注重零件的通用性以及设计的标准化,完全取消焊接工艺,使得本技术的生产工艺更为简化,生产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专用车位控制器,其特征是呈U型状的底梁(1),其槽内装有左支臂(2)和右支臂(3),所述的左、右支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随动轴(8)与底梁铰接,其上端通过联动轴(5)铰接,联动轴的中部设有提拉环,其一端与锁具(7)的安装板铆接,当联动轴带动两支臂下端沿导向孔作相向运动至设定位置,锁舌插入锁孔,实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宋万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