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632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护壳,用于套装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框体结构;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以当所述电子设备收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所述盖体时,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用于辅助向所述屏幕输入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护壳通过在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并与电子设备的屏幕进行配合,以模拟实体按键的输入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手机、pad为主流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上述电子设备大多采用触摸屏幕进行人机交互,当电子设备被切换到输入模式时,触摸屏幕局部将会出现输入界面,例如,九宫格中文拼音输入界面,用户可通过触摸输入界面中的多个键格来输入信息。但是,用户通过触摸屏幕输入信息时,需要用户的眼睛不停地注视着输入界面,以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触摸到输入界面指定的键格区域,进而向电子设备输入正确的指令信息。然而,目前的许多环境下(例如:行走过程中、会议过程中等),用户无法做到一直注视着触摸屏幕进行输入信息,一旦触摸屏幕移出了用户视线,将使得用户无法实现准确无误地输入信息,进而降低了输入效率,且用户体验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壳,以便于借助所述保护壳向电子设备输入信息。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壳,用于套装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框体结构;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以当所述电子设备收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所述盖体时,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用于辅助向所述屏幕输入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以形成所述辅助按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膜,其封装在对应的贯穿孔上,并朝着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方向凸出。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膜由透明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膜的分布面积占所述盖体总面积的1/4-2/3。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弹性膜的高度H为1mm~10mm。进一步地,当所述电子设备采用九宫格输入规则时,对应的弹性膜的数量为9-20个;或/和当所述电子设备采用26字母输入规则时,对应的弹性膜的数量为26-35个。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周向连接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底壁和所述盖体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视窗,所述视窗设置在所述盖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或/和所述视窗由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保护壳通过在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并与电子设备的屏幕进行配合,以模拟实体按键输入方式。因此,用户无需看电子设备的屏幕即可实现盲打输入,解决了传统带有触摸屏幕的电子设备无法实现盲打输入的缺陷,提高了用户输入效率,并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保护壳合起状态时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保护壳沿III-III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保护壳100本体10底壁11侧壁12盖体20贯穿孔21视窗22收容空间30弹性膜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保护壳100,其用于套装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用于保护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保护壳100包括:本体10、盖体20及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本体10大致呈中空框体结构,所述盖体20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上,并与本体10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30,以用于收纳电子设备。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上。当所述电子设备收纳在所述收容空间30中,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所述盖体20,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即可对照所述屏幕上的键格,用户通过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以模拟实体按键的输入方式,并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输入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所述侧壁12周向连接于底壁11,并与底壁11和所述盖体20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30。所述盖体2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0对应电子设备的屏幕输入区域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21,以形成所述辅助按键结构,且当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盖体20时,至少一个贯穿孔21分别对照所述屏幕上相应的键格,用户通过触摸至少一个贯穿孔21即可识别所述屏幕上的相应的键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膜40,其封装在对应的贯穿孔21上,并朝着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方向凸出。以便于用户通过触摸至少一个弹性膜40来识别所述屏幕上的相应的键格。由于弹性膜40的具有弹性特点,进一步增强的用户的触感。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0还包括视窗22,所述视窗22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上,以当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盖体20时,便于用户通过视窗22观看屏幕上的信息。可以理解,所述视窗22可以为盖体20上贯穿开设的一个窗口,也可以在所述窗口上装设有一个透光板,以遮盖所述窗口,进而保护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可以理解,所述保护壳100的盖体20也可以全部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便于用户观看屏幕上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膜40由透明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弹性膜40可以为硅胶、PVC、聚酰胺、聚烯烃和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由于弹性膜40由透明弹性材料制成,其在受压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且当撤销压力后,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能够促使弹性膜40复位。在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弹性膜40能够模拟实体按键进行输入信息,由于每个实体按键的中间凸起且相邻两个实体按键之间具有间隙。因此,用户无需看屏幕即可通过触摸手感找到对应的按键,进而实现向电子设备输入信息,即所谓的“盲打”输入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幕为一种触摸屏,其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影音效果。可以理解,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微处理器(CPU)、电路板(图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壳,用于套装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框体结构;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以当所述电子设备收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所述盖体时,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用于辅助向所述屏幕输入信息;所述盖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以形成所述辅助按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壳,用于套装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中空框体结构;盖体,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所述电子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以当所述电子设备收纳在所述收容空间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向所述盖体时,至少一个辅助按键结构用于辅助向所述屏幕输入信息;所述盖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以形成所述辅助按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膜,其封装在对应的贯穿孔上,并朝着背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方向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由透明弹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的分布面积占所述盖体总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荣胡玉美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