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096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包括:筒体;第一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中部;第一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一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支撑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顶面间隙设置;第一支撑环,其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配合对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柱一一配合对应,用于支撑蜡式节温器;固定螺栓,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且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用于固定蜡式节温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下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试验检测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燃油车用于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部件是节温器,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出现故障时极易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甚至“开锅”现象,对于蜡式节温器检测的方法有就车检查法和拆下检查法。基于拆下检查法制作的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主要检查蜡式节温器阀门的开启温度,阀门全开时的温度,阀门全开时的最大升程。通常是将蜡式节温器浸入水中,通过调节水温进行测试。不同的发动机型号,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蜡式节温器,不同型号的蜡式节温器具有不同的外径尺寸,而检测过程对于检具与蜡式节温器之间的安装位置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检测平台在安装位置的调节上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将蜡式节温器安装稳固,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其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及第一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中部;第一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一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支撑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顶面间隙设置;第一支撑环,其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配合对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柱一一配合对应,用于支撑蜡式节温器;固定螺栓,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且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用于固定蜡式节温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下方。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上部;第二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二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盖板,其盖合所述筒体顶面,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体,其直径小于所述筒体内径,且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配合对应;第二盖体,其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筒体外径,且与所述第一盖体一体成型;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贯通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三凹槽,其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面上;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优选的是,还包括:第四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筒体轴向且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内环侧,所述第四凹槽贯通所述第一支撑环顶面,且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第二支撑环,其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内径,所述第二支撑环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四凹槽一一配合对应。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卡槽,其径向对称在所述第一支撑环顶面;第二卡槽,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环顶面;卡杆,其两端向同一方向垂直弯折,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卡合,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优选的是,还包括扶手,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用于移动所述盖板。优选的是,还包括:防冻液,其注于所述筒体内;加热座,其与所述筒体底部加热器连接,用于加热所述防冻液。优选的是,还包括:加热旋钮,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座上,用于调节加热温度;第一显示屏,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座上且与所述加热旋钮连接,用于显示加热温度。优选的是,还包括:激光传感器,其沿所述筒体轴向,以第一支撑块中心对称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上,用于检测蜡式节温器的升程;温度传感器,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筒体,用于检测所述防冻液的温度。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显示器,其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上,且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连接,用于显示防冻液的温度和蜡式节温器的升程;导线,其连接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加热座;插头,其与所述导线连接,用于外接电源。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将蜡式节温器安装稳固,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的置顶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的支撑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的支撑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再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包括:筒体100,其底部设置有加热器,用于与加热座连接,以对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以及第一支撑块110,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100内壁中部;第一凹槽111,其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块110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110上,且贯通所述第一支撑块110侧面,所述第一凹槽111开口朝向所述筒体100中心轴;支撑柱112,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底面上,所述支撑柱112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11顶面间隙设置。第一支撑环120,其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一凸起121上设置有通孔122,所述第一凸起121与所述第一凹槽111一一配合对应,所述通孔122与所述支撑柱112一一配合对应;主要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环120的相邻第一凸起121之间的间隙对准第一支撑块110,并沿所述筒体100轴向运动至所述第一凹槽111处时,旋转第一支撑环120,使得第一凸起121进入第一凹槽111内,当所述第一通孔122与所述支撑柱112对准时,继续沿所述筒体100轴向运动,使得通孔122套在所述支撑柱112上,此时第一支撑环固定,能够用来支撑蜡式节温器。固定螺栓130,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100两端且与所述筒体100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120下方,当蜡式节温器支撑在第一支撑环120上后,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30使得蜡式节温器(主要是固定外壳体)固定,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支撑环120上方对称位置也设置有固定螺栓,以上下固定蜡式节温器,使得蜡式节温器固定更稳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所述筒体100内壁上部周向均匀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40;以及第二凹槽141,其沿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140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140上,且贯通所述第二支撑块140侧面,所述第二凹槽141开口朝向所述筒体100中心轴;还设置有盖板150,其盖合所述筒体100顶面,以避免温度散热,加热迅速,所述盖板150包括:第一盖体151,其直径小于所述筒体100内径,且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二凸起152,所述第二凸起152与所述第二凹槽141一一配合对应,第二盖体153,其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筒体100外径,且与所述第一盖体151一体成型;排气孔154,其设置在所述盖板150上且贯通所述第一盖体151和第二盖体153,用于加热桶内液体是排出气体。具体通过:所述第一盖体151的相邻第二凸起15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及第一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中部;第一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一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支撑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顶面间隙设置;第一支撑环,其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配合对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柱一一配合对应,用于支撑蜡式节温器;固定螺栓,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且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用于固定蜡式节温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及第一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中部;第一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一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一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支撑柱,其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所述支撑柱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顶面间隙设置;第一支撑环,其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配合对应,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柱一一配合对应,用于支撑蜡式节温器;固定螺栓,其径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两端且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用于固定蜡式节温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块,其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上部;第二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顶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且贯通所述第二支撑块侧面,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朝向所述筒体中心轴;盖板,其盖合所述筒体顶面,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体,其直径小于所述筒体内径,且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配合对应;第二盖体,其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筒体外径,且与所述第一盖体一体成型;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且贯通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凹槽,其周向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面上;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蜡式节温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凹槽,其沿平行所述筒体轴向且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内环侧,所述第四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洋高宇李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