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419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首尾一体连接的第一直线部、弯折部及第二直线部;第二板材与第三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一传热管路,第一传热管路由第一直线部延伸至第二直线部;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二传热管路,第二传热管路至少位于弯折部内;第一传热管路及第二传热管路均为封闭管路,第一传热管路及第二传热管路内均填充有传热工质;第二板材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将第一传热管路与第二传热管路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mall Arc Bending Thermal Superconducting Heat Transfer Pla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ucture of a small arc bending thermal superconducting heat transfer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first plate,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small arc bending thermal superconducting heat transfer plate includes the first straight line, the bending part and the second straight line connected in turn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pipelin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and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pipelin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third plate. The first straight line part of the pipe routing extends to the second straight line part; there is a second heat transfer pipeline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and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pipeline is located at least in the bend part;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pipeline are all closed pipelines, and the first heat transfer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pipeline are filled with heat transfer working substance; the secon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connecting holes to transfer the first heat. The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transfer pipel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small arc bending thermal superconducting heat transfer plate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对功率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一般都是内部形成有传热管路的复合板式散热板结构,常用的复合板式散热板结构一般为包括两层板材的复合板式散热结构或包括三层板材依次叠置的复合板式散热结构。此外,为了便于功率器件与散热装置贴置,散热装置的一面需要为平面,即散热装置需要为单面平状态。又现有的热超导复合板式散热结构的传热管路需要采用吹胀工艺形成,在复合板式散热结构内形成传热管路的同时会形成与传热管路相对应的凸起结构。对于三层板材的复合板式散热结构来说,一般内侧为用于贴置功率器件的一侧,即中间板材与外侧板材之间形成传热管路,当将上述复合板式散热结构进行小圆弧折弯时,外侧(即弧形突出一侧)的板材承受拉伸变形,传热管路的界面高度会明显降低,大约可以降低60%左右,这就使得散热装置中的传热管路截面积严重减小,这将严重影响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从而限制了散热装置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板式散热结构由于只有中间板材与外侧板材之间形成有传热管路,在进行小圆弧折弯时外侧的板材承受拉伸变形,传热管路的界面高度会明显降低,使得散热装置中的传热管路截面积严重减小,严重影响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从而限制了散热装置的应用范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首尾一体连接的第一直线部、弯折部及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一传热管路,所述第一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第一直线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二传热管路,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为封闭管路,且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内均填充有传热工质;所述第二板材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弯折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直线部内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或/和所述第二直线部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采用吹胀工艺而形成,所述第三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相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相对应的第二凸起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形状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的形状均为六边形蜂窝状、纵横交错的网状、首尾串联的多个U形、菱形、三角形、圆环形或其中任一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包括第一蜂窝状管路、第二蜂窝状管路及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一直管管路,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直管管路贯穿所述弯折部,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直管管路,所述第二直管管路与所述第一直管管路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第一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将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单面打毛,将所述第二板材双面打毛,并于所述第二板材预设区域形成沿所述第二板材厚度方向贯通的连接通孔;2)采用石墨印刷法于所述第二板材的一打毛面印刷第一石墨图案,所述第一石墨图案定义出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形状及位置,并于所述第二板材的另一打毛面的预设区域印刷第二石墨图案,所述第二石墨图案定义出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的形状及位置;3)将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且所述第二石墨图案位于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一石墨图案位于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所述第一板材的打毛面与所述第二板材形成有所述第一石墨图案的打毛面贴合对齐并沿边铆合,所述第三板材的打毛面与所述第二板材形成有所述第二石墨图案的打毛面贴合对齐并沿边铆合;4)将铆合后的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加热至预设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进行热轧加工以形成复合板材,其中,印有所述第一石墨图案及所述第二石墨图案部分形成具有间隙的分层;5)向所述复合板材内分层处的所述间隙内充入高压流体,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拉伸变形,以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第二传热管路,并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第一传热管路,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经由所述连接通孔相连通;6)向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内充入传热工质,并将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密封;7)将步骤6)得到的所述复合板材进行小圆弧折弯成型,以使得所述复合板材成为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首尾一体连接的第一直线部、弯折部及第二直线部的复合板材结构;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内。优选地,所述第二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弯折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直线部内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或/和所述第二直线部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形状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的形状均为六边形蜂窝状、纵横交错的网状、首尾串联的多个U形、菱形、三角形、圆环形或其中任一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包括第一蜂窝状管路、第二蜂窝状管路及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一直管管路,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直管管路贯穿所述弯折部,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直管管路,所述第二直管管路与所述第一直管管路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第一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通过在位于内侧的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对应于弯折部的区域设置第二传热管路,并在第二板材上设置连接通孔将第二传热管路与第一传热管路相连接,由于位于内侧的第一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首尾一体连接的第一直线部、弯折部及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一传热管路,所述第一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第一直线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二传热管路,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为封闭管路,且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内均填充有传热工质;所述第二板材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依次叠置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板材远离所述第二板材的表面为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内表面;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首尾一体连接的第一直线部、弯折部及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二板材与所述第三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一传热管路,所述第一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第一直线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形成有第二传热管路,所述第二传热管路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为封闭管路,且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内均填充有传热工质;所述第二板材上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传热管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弯折部,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直线部内及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或/和所述第二直线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均采用吹胀工艺而形成,所述第三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相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板材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相对应的第二凸起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形状及所述第二传热管路的形状均为六边形蜂窝状、纵横交错的网状、首尾串联的多个U形、菱形、三角形、圆环形或其中任一种以上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路包括第一蜂窝状管路、第二蜂窝状管路及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一直管管路,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直管管路贯穿所述弯折部,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蜂窝状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蜂窝状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包括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直管管路,所述第二直管管路与所述第一直管管路一一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第一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所述第二传热管路延伸至所述第二直线部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内所述第一传热管路的长度。7.一种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弧折弯热超导传热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及第三板材,将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三板材单面打毛,将所述第二板材双面打毛,并于所述第二板材预设区域形成沿所述第二板材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强楚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