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20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称重箱及气瓶,在重力传感器上安装有称重箱,称重箱包括本体以及活动门,称重箱一侧壁为活动门,活动门与本体围成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活动门底边缘与本体铰接,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脱离后能与地面接触;气瓶底面上固定有安装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承压板上安装行走轮,当活动门顶边缘与地面接触后气瓶能通过活动门滑动至称重箱内。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瓶转移到高精度电子天平上和气瓶从高精度电子天平上脱离困难的问题。

Weighing conveyor and automatic air mixing equipment containing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eigh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an automatic mix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device. The weigh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includes a gravity sensor, a weighing box and a gas cylinder. The weighing box is installed on the gravity sensor. The weighing box includes a body and a movable door. The side wall of the weighing box is a movable door, the movable door and the body are barrel-shaped structures with top opening, the bottom edge and the body of the movable door. Hinge, the top edge of the movable door can be detac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When the top edge of the movable door is separated from the body, it can contact the ground. Installation plat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which can be detac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plate by screw. The bearing plate is located under the installation plate. Walking wheels are installed on the bearing plate. When the top edge of the movable door contacts with the ground, the cylinder can slide to the weighing box through the movable door. Inside. The weigh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the automatic air mix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device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ylinder in the prior art is transferred to the high precision electronic balance and the cylinder is separated from the high precision electronic bal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
本技术涉及气体混合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01620689016.2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专用配制台,包括主连接管、连接在主连接管一端的多个用于连接原料气体连接口、连接在主连接管另一端的多个用于连接目标气瓶的出气连接口,出气连接口与主连接管之间通过充装管线相连接,配制台还包括用于对充气目标气瓶进行称重的电子天平。虽然该混合气体专用配制台采用高精度电子天平使配制精度提升大,但是该混合气体专用配制台存在的缺点为:气瓶质量较重,将气瓶转移在高精度电子天平上比较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使用成本,且有可能气瓶内为易燃易爆气体时,转移过程中发生碰撞,极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提供一种称重运输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自动混气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瓶转移到高精度电子天平上困难、且气瓶从高精度电子天平上脱离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称重箱以及气瓶,重力传感器置于地面上,在重力传感器上安装有称重箱,称重箱包括本体以及活动门,称重箱一侧壁为活动门,活动门与本体围成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活动门底边缘与本体铰接,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脱离后能与地面接触;气瓶底面上固定有安装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承压板上安装行走轮,当活动门顶边缘与地面接触后气瓶能通过活动门滑动至称重箱内。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动混气设备,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一阀门、第二进气管、第二阀门、主气管、第三阀门以及如上述的称重运输装置,主气管一端连通至称重运输装置的气瓶,在主气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主气管的第三阀门,主气管另一端连通至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二进气管,在第一进气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一进气管的第一阀门,在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二进气管的第二阀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需要混气前,首先,将承压板以及行走轮安装在气瓶底部;然后,不推动推杆,保持卡销插入至门体内,使得顶板与门体不能发生相对位移,保持顶板与门体紧贴状态,顶板厚度与门体厚度相同,就能保持整个活动门平整,为行走轮在活动门上平稳行走做准备,使得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脱离,将活动门旋转到顶边缘与底面接触的位置,为行走轮提供行走跳板;再后,推动气瓶,使得行走轮穿过活动门后进入至本体内;最后,推动推杆,使得卷簧发生形变,使得卡销向背离本体方向移动,卡销与门体脱离,弹簧弹力保持顶板到门体之间有距离,避免挂柱旋转时受到本体的阻碍,将活动门旋转到竖直位置,且此时挂柱与凹槽对准,保持将推杆推入挂柱内的状态,下压顶板,使得顶板与门体紧贴,仅松开推杆,在卷簧的弹力下就能保证卡销插入至门体内。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筒以及第二导向杆起到了在旋转杆旋转时分解旋转杆端部旋转运动的作用,保证推杆和插销能够在直线上运动。避免全靠人力转移气瓶,减少了劳动成本,且装满气体后转移方便,不易发生碰撞,更加安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混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称重运输装置中称重箱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活动门处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中心轴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重力传感器1、称重箱2、气瓶3、本体21、活动门22、凹槽210、门体221、升降板222、顶板223、限位组件224、弹簧225、挂柱226、推杆231、第一导向杆232、第一导向筒233、旋转杆234、卷簧235、中心轴236、第二导向筒237、第二导向杆238、卡销239、导向环230、第一进气管4、第一阀门5、第二进气管6、第二阀门7、主气管8、第三阀门9、第一压力表40、真空管41、第四阀门42、放空管43、第五阀门44、置换气管45、第六阀门46、分析管48、第七阀门49、第二压力表50、真空泵5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1、称重箱2以及气瓶3,重力传感器1置于地面上,在重力传感器1上安装有称重箱2,称重箱2包括本体21以及活动门22,称重箱2一侧壁为活动门22,活动门22与本体21围成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活动门22底边缘与本体21铰接,活动门22顶边缘与本体21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22顶边缘与本体21脱离后能与地面接触;气瓶3底面上固定有安装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承压板上安装行走轮,当活动门22顶边缘与地面接触后气瓶3能通过活动门22滑动至称重箱2内。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活动门22,且实现活动门22的顶边缘与本体21活动连接,本体21顶面凹陷形成凹槽210,凹槽210有两个,两凹槽210分别位于活动门22两侧;活动门22包括:门体221、升降板222、顶板223、限位组件224、弹簧225以及两挂柱226,门体221底边缘与本体21铰接,从门体221顶边缘插入有升降板222,升降板222能相对门体221滑动,升降板222连接至弹簧225一端,弹簧225另一端固定至门体221内壁上,升降板222顶部固定至一顶板223上,顶板223两侧均固定有用于挂入至凹槽210内的挂柱226,在升降板222与门体221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组件224,限位机构能保持顶板223与门体221无缝接触,当限位机构不作用于门体221和升降板222时在弹簧225弹力下能保持顶板223到门体221之间有距离,且当顶板223与门体221无缝接触时且挂柱226位于凹槽210内时挂柱226不能与凹槽210脱离。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为了设计使用方便的限位组件224,实现在转动活动门22时一人就能实现对限位组件224的驱动,限位组件224包括:推杆231、第一导向杆232、第一导向筒233、旋转杆234、卷簧235、中心轴236、第二导向筒237、第二导向杆238以及卡销239;在顶板223和升降板222内开设有空腔,在空腔内壁上固定有中心轴236,中心轴236外环绕有导向环230,导向环230到中心轴236之间有间隙,导向环230穿过旋转杆234中部,导向环230导向旋转杆234旋转,导向环230长度小于中心轴236长度,中心轴236位于导向环230外的端部固定至卷簧235内端,卷簧235外端固定至旋转杆234;旋转杆234靠近顶板223的端部铰接至第一导向筒233,第一导向筒233穿过有第一导向杆232,第一导向杆232固定至推杆231一端,第一导向杆232能相对第一导向筒233滑动,推杆231另一端从一挂柱226穿出;旋转杆234背离顶板223的端部铰接至第二导向筒237,第二导向筒237穿过有第二导向杆238,第二导向杆238固定至卡销239一端,第二导向杆238能相对第二导向筒237滑动,卡销239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传感器、称重箱以及气瓶,重力传感器置于地面上,在重力传感器上安装有称重箱,称重箱包括本体以及活动门,称重箱一侧壁为活动门,活动门与本体围成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活动门底边缘与本体铰接,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脱离后能与地面接触;气瓶底面上固定有安装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承压板上安装行走轮,当活动门顶边缘与地面接触后气瓶能通过活动门滑动至称重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传感器、称重箱以及气瓶,重力传感器置于地面上,在重力传感器上安装有称重箱,称重箱包括本体以及活动门,称重箱一侧壁为活动门,活动门与本体围成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活动门底边缘与本体铰接,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可拆卸连接,当活动门顶边缘与本体脱离后能与地面接触;气瓶底面上固定有安装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安装板下方,承压板上安装行走轮,当活动门顶边缘与地面接触后气瓶能通过活动门滑动至称重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顶面凹陷形成凹槽,凹槽有两个,两凹槽分别位于活动门两侧;活动门包括:门体、升降板、顶板、限位组件、弹簧以及两挂柱,门体底边缘与本体铰接,从门体顶边缘插入有升降板,升降板能相对门体滑动,升降板连接至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至门体内壁上,升降板顶部固定至一顶板上,顶板两侧均固定有用于挂入至凹槽内的挂柱,在升降板与门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机构能保持顶板与门体无缝接触;当限位机构不作用于门体和升降板时在弹簧弹力下能保持顶板到门体之间有距离;且当顶板与门体无缝接触且挂柱位于凹槽内时挂柱不能与凹槽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推杆、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环、旋转杆、卷簧、中心轴、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杆以及卡销;在顶板和升降板内开设有空腔,在空腔内壁上固定有中心轴,中心轴外环绕有导向环,导向环到中心轴之间有间隙,导向环穿过旋转杆中部,导向环导向旋转杆旋转,导向环长度小于中心轴长度,中心轴位于导向环外的端部固定至卷簧内端,卷簧外端固定至旋转杆;旋转杆靠近顶板的端部铰接至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环穿过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辉曾令军何西平汪正宏胡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