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泽贤专利>正文

切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117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切线装置,包括推动板和驱动组件,位于切线段前端的分线尖随着切线段的移动向前插入双线的面线之间,将两根面线分开,其中与机针连接的面线本分离至第一勾线槽中,与缝料连接的面线连同底线一起被分离至第二勾线槽中,切线段继续向前,当电热切刀运动至针孔位置时,将第二勾线槽中的面线与底线一起热熔切断,电热切刀直接贴合在针孔处将缝纫面线与缝纫底线热熔切断,实现较短的线头,无需人工修剪线头,进而可以提高生效率,而且,在分线尖的作用下,保证每次切断的面线和底线的长度相同,同时,由于缝纫面线与缝纫底线的线头都比较短,在下一次起缝时,能有效起到防鸟巢的作用,保持缝料的美观性。

Tang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ing machine, and discloses a tangential device, including a push plate and a driving component. The dividing poin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tangential section is inserted forward between the two lines along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tangential section, and the two lines are separated. The plane lines connected with the machine needle are separated into the first line groove, and the surface lines connected with the sewing material are separated into the second line together with the bottom line. In the slot, the tangent section continues to move forward. When the electric cutter moves to the pinhole position, the surface line in the second hook groove is hot-melted with the bottom line, and the electric cutter i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pinhole to cut the sewing surface line and the sewing bottom line by hot-melt. The shorter thread head is realized without manual trimming of the thread head, thus the effective rate can be improved. Moreover, under the function of the split line tip, each time can be guaranteed. The length of the cut surface and the bottom line is the sam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both the sewing surface line and the thread head of the sewing bottom line are relatively short, the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ird's nest and maintain the beauty of the sewing material in the next se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切线装置。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且使用简便。现有的缝纫机切线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先用勾线结构将机针的缝纫线挑出,然后通过夹线结构将缝纫线夹持至切刀处进行线切割,由于缝纫线经历了勾线和夹线的过程,无形中将缝纫线扯长,切线完成之后,会在缝料上留下长短不一的线头,不能保证每次缝纫结束后面线和底线的线头长度一致,且后续需要人工利用剪刀修剪线头以保持缝料的美观性,人工修剪线头会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且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切线后缝纫面线和底线的线头过长,下一次起缝时,面线留在压脚面上开始缝纫后开头处底线出现线团堆积,形成一个乱线疙瘩,也就是在面料底线出现一个类似“鸟巢”状的线团,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缝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线装置,能控制面线和底线的线头长度且同时具有防鸟巢的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线装置,包括推动板和驱动组件,所述推动板包括切线段和驱动段,所述切线段上设有电热切刀,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板在缝纫机的针板上运动,缝纫机的针孔位于所述电热切刀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切线段的前端设有用于面线勾线的第一勾线槽和用于底线勾线的第二勾线槽,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之间设有分线尖。进一步地,所述切线段的前端设有伸长段,所述电热切刀位于所述切线段和所述伸长段之间,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均设置在所述伸长段上,所述分线尖凸设于所述伸长段上,且沿所述切线段的长度方向,所述分线尖位于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的前方。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尖为楔形尖锥形状。进一步地,所述伸长段上设有排污口,沿所述切线段的长度方向,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第二勾线槽的正后方。进一步地,所述针板上设有送布牙槽口,所述缝纫机的送布牙与所述送布牙槽口连接,所述送布牙上设有供所述切线段穿过的避让槽。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拉杆、复位拉簧和连接板,所述电磁铁中设有线圈,所述拉杆贯穿于所述线圈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驱动段,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设有所述复位拉簧。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针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推动板移动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推动座板,所述推动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推动座板的第二端连接与所述驱动段。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座板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段的安装槽,所述驱动段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覆盖所述推动板和所述驱动组件的盖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线装置,包括推动板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推动板在缝纫机的针板上运动,切线时,机针将缝纫面线带入针板下方,与缝纫机旋梭上的底线交叉,此时,面线为双线,底线为单线,机针退出,缝纫面线与缝纫底线在针孔位置交叉,驱动组件驱动推动板朝针板上运动,位于切线段前端的分线尖随着切线段的移动向前插入双线的面线之间,将两根面线分开,其中与机针连接的面线本分离至第一勾线槽中,与缝料连接的面线连同底线一起被分离至第二勾线槽中,切线段继续向前,当电热切刀运动至针孔位置时,电加热器被触发并对电热刀片加热,将第二勾线槽中的面线与底线一起热熔切断,由于电热切刀在针板上运动,切线时无需将缝纫线扯长,电热切刀直接贴合在针孔处将缝纫面线与缝纫底线热熔切断,实现较短的线头,短线头留在缝料的内面,后续不需要人工利用剪刀修剪线头,进而可以提高生效率,而且,在分线尖的作用下,保证每次切断的面线和底线的长度相同,同时,由于缝纫面线与缝纫底线的线头都比较短,在下一次起缝时,能有效起到防鸟巢的作用,保持缝料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切线装置取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切线装置中推动板的未切线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切线装置中推动板的切线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推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线尖的分线示意图。图中,1、推动板;2、驱动组件;3、针板;4、操作台板;5、压脚;6、送布牙;7、机针;8、面线;9、底线;11、切线段;12、驱动段;13、伸长段;101、电热切刀;102、第一勾线槽;103、第二勾线槽;104、分线尖;105、排污口;201、电磁铁;202、拉杆;203、复位拉簧;204、连接板;205、固定板;206、滑槽;207、推动座板;208、盖体;601、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线装置可以运用在电脑绣花机、电脑平车、电脑厚料平车、电脑花样机、模板机以及通用剪线机构等缝纫设备上。参照图1所示,缝纫机的针板3嵌设在缝纫机的操作台板4上且针板3上端面与操作台板4上端面齐平,针板3上方设有压脚5,压脚5用于将待缝制的缝料压贴在针板3上,针板3下方设有送布牙6,送布牙6设有排齿,针板3的下端面设有与送布牙6排齿配合的送布牙6槽口,针板3上的送布牙6槽口与送布牙6排齿配合实现对缝料的推进,缝纫机的机针7沿针孔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缝纫面线穿过机针7的穿线孔被机针7带入针板3下方与底线交叉,进而将位于压脚5和针板3之间的缝料缝制。结合图2~7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切线装置,包括推动板1和驱动组件2,一般地,切线装置都设置在缝纫机操作台板4的下方,能有效利用缝纫机的下部空间,同时不占用操作台板4上部空间,不影响缝纫操作,推动板1包括切线段11和驱动段12,切线段11上设有电热切刀101,电热切刀101一般通过电连接电加热器进行瞬时加热,以实现对缝纫线的热熔切断,驱动组件2与驱动段12连接用于驱动推动板1在缝纫机的针板3上运动,缝纫机的针孔位于电热切刀101的运动轨迹上;切线段11的前端设有用于面线8勾线的第一勾线槽102和用于底线9勾线的第二勾线槽103,第一勾线槽102和第二勾线槽103之间设有分线尖104,优选地,为了保证分线尖104能快速而准确地将两根缝纫面线8分隔开,分线尖104设置为楔形尖锥形状,尖锥朝前设置,且分线尖104的下端面呈圆弧形布置。切线时,机针7将缝纫面线8带入针板3下方,与缝纫机旋梭上的底线9交叉,此时,面线8为双线,底线9为单线,机针7退出,缝纫面线8与缝纫底线9在针孔位置交叉,驱动组件2驱动推动板1朝针板3上运动,位于切线段11前端的分线尖104随着切线段11的移动向前插入双线的面线8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动板和驱动组件,所述推动板包括切线段和驱动段,所述切线段上设有电热切刀,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板在缝纫机的针板上运动,缝纫机的针孔位于所述电热切刀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切线段的前端设有用于面线勾线的第一勾线槽和用于底线勾线的第二勾线槽,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之间设有分线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动板和驱动组件,所述推动板包括切线段和驱动段,所述切线段上设有电热切刀,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板在缝纫机的针板上运动,缝纫机的针孔位于所述电热切刀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切线段的前端设有用于面线勾线的第一勾线槽和用于底线勾线的第二勾线槽,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之间设有分线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段的前端设有伸长段,所述电热切刀位于所述切线段和所述伸长段之间,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均设置在所述伸长段上,所述分线尖凸设于所述伸长段上,且沿所述切线段的长度方向,所述分线尖位于所述第一勾线槽和所述第二勾线槽的前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尖为楔形尖锥形状。4.如权利要求2任一项所述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段上设有排污口,沿所述切线段的长度方向,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第二勾线槽的正后方。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贤
申请(专利权)人:林泽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