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942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层,所述聚烯烃层数量为两个,且聚烯烃层一侧通过胶接有电解质存放层,所述电解质存放层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胶接有聚烯烃层,所述聚烯烃层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解质存放层横截面也为长方形,且聚烯烃层边长是电解质存放层边长的1.0倍,聚烯烃层变宽是电解质存放层边宽的1.0倍,综上所述,此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

A Lithium Ion Battery Separator with Composite Co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thium ion battery separator with a composite core, which comprises two polyolefin layers, one side of which is bonded with an electrolyte storage layer, the top and bottom of which are bonded with a polyolefin layer, the cross section of which is rectangular, and the electrolyte storage layer is also rectangular, and the polyolefin layer is bonded with an electrolyte storage layer. The edge length of hydrocarbon layer is 1.0 times that of electrolyte storage layer, and the width of polyolefin layer is 1.0 times that of electrolyte storage layer. In summary,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battery and enhances the safety of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技术介绍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电池隔膜热绝闭性能不是很优秀,长时间使用电池,热绝闭性能有所降低,导致电池安全性降低,且现有的隔膜韧性及防刺穿能力不强,另外现有的隔膜没有彻底的被电解液浸润,导致电池放电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通过设有聚烯烃层、点解至存放层、通孔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快速使聚烯烃层全部浸湿,为了方便电解质离子的快速通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此装置通过通管、填充物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使隔膜的热绝闭性能更加突出,保护了电池的本身,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此专利技术通过拉带、聚烯烃层等零部件组成结构,增加了隔膜的韧性、防刺穿强度,综上所述,此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层,所述聚烯烃层数量为两个,且聚烯烃层一侧通过胶接有电解质存放层,所述电解质存放层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胶接有聚烯烃层,所述聚烯烃层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解质存放层横截面也为长方形,且聚烯烃层边长是电解质存放层边长的1.0倍,聚烯烃层变宽是电解质存放层边宽的1.0倍。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解质存放层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电解质存放层内部灌注满电解质,所述电解质与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自身内部电解质为相同物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解质存放层顶部及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处通过胶接有遮挡网。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烯烃层顶部开设有通管,所述通管一端穿过聚烯烃层及电解质存放层,且通管与电解质存放层顶部通孔无接触。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烯烃层内部填充有填充物,此填充物具有明显的热涨冷缩的特性,且填充物在通管之间,所述聚烯烃层内部填充有拉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聚烯烃层、点解至存放层、通孔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快速使聚烯烃层全部浸湿,为了方便电解质离子的快速通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此装置通过通管、填充物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使隔膜的热绝闭性能更加突出,保护了电池的本身,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此专利技术通过拉带、聚烯烃层等零部件组成结构,增加了隔膜的韧性、防刺穿强度,综上所述,此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质存放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质存放层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通孔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烯烃层,2-电解质存放层,3-填充物,4-通管,5-通孔,6-拉带,7-电解质溶液,8-遮挡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5所示的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层1,聚烯烃层1数量为两个,且聚烯烃层1一侧通过胶接有电解质存放层2,电解质存放层2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胶接有聚烯烃层1,聚烯烃层1横截面为长方形,电解质存放层2横截面也为长方形,且聚烯烃层1边长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长的1.0倍,聚烯烃层1变宽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宽的1.0倍。在本实施例中:电解质存放层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电解质存放层2内部灌注满电解质7,电解质7与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自身内部电解质7为相同物质。在本实施例中:电解质存放层2顶部及底部均开设有通孔5,通孔5内部处通过胶接有遮挡网8。在本实施例中:聚烯烃层1顶部开设有通管4,通管4一端穿过聚烯烃层1及电解质存放层2,且通管4与电解质存放层2顶部通孔5无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聚烯烃层1内部填充有填充物3,此填充物3具有明显的热涨冷缩的特性,且填充物在通管4之间,所述聚烯烃层1内部填充有拉带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此专利技术通过聚烯烃层1、点解至存放层2、通孔5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快速使聚烯烃层1全部浸湿,为了方便电解质离子的快速通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此装置通过通管4、填充物3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使隔膜的热绝闭性能更加突出,保护了电池的本身,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此专利技术通过拉带6、聚烯烃层1等零部件组成结构,增加了隔膜的韧性、防刺穿强度,综上所述,此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工作原理:当隔膜覆在锂离子电池表面,压紧隔膜后,此装置内部电解质存放层2通过通孔将电解液流入聚烯烃层1,保证聚烯烃层1电解液浸润度,保证了电池内电阻不是很大,另外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时,填充物3由于有良好的热涨冷缩性质,且填充物3在通管4一侧,由于填充物3遇热膨胀,所以通管4被及时闭合,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地由于拉带6的存在,大大增强了隔膜的物理性能,韧性、防刺穿强度大大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层(1),所述聚烯烃层(1)数量为两个,且聚烯烃层(1)一侧通过胶接有电解质存放层(2),所述电解质存放层(2)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胶接有聚烯烃层(1),所述聚烯烃层(1)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解质存放层(2)横截面也为长方形,且聚烯烃层(1)边长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长的1.0倍,聚烯烃层(1)变宽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宽的1.0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层(1),所述聚烯烃层(1)数量为两个,且聚烯烃层(1)一侧通过胶接有电解质存放层(2),所述电解质存放层(2)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胶接有聚烯烃层(1),所述聚烯烃层(1)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解质存放层(2)横截面也为长方形,且聚烯烃层(1)边长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长的1.0倍,聚烯烃层(1)变宽是电解质存放层(2)边宽的1.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存放层(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电解质存放层(2)内部灌注满电解质(7),所述电解质(7)与复合电芯的锂离子电池自身内部电解质(7)为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忠南李健孙兰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