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制备工艺及喷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86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制备工艺以及喷涂方法,所述涂料由组份一和组份二制备而成,组份一原料以及相应重量份如下: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40‑50份,水性润湿剂0.3‑0.5份,分散剂0.3‑0.5份,流平剂0.3‑0.5份,消泡剂0.1‑0.3份,石墨烯水性分散液0.1‑1份,pH调节剂0.1‑0.2份,增稠剂0.4‑0.6份,色浆15‑30份,微分子水为10‑20份;所述组分二原料重量份如下:异氰酸酯固化剂10‑20份。改进后的汽车内饰涂料采用微分子水作为溶剂,使得制品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抗流挂和更快的干燥速度,极大的改善了水性漆在寒冷环境中的干燥、抗冻问题,也提高了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在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改进后的内饰涂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

Micromolecular Waterborne Automotive Interior Coatings with Graphen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Spray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molecule waterborne automobile interior coating with graphene, a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a spraying method. The coating is made from component 1 and component two, and the components and raw materia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 parts are as follows: micro molecular hydroxyl acrylic emulsion 40, 50 parts, water wetting agent 0.3, 0.5 parts, dispersing agent 0.3, 0.5 parts, leveling agent 0.3, 0.5 parts, defoaming agent 0.1, 0.3 parts, graphite. Olefin-water dispersion solution 0.1 1, pH regulator 0.1 0.2, thickener 0.4 0.6, color paste 15 30, micro-molecule water 10 20. The weight of the two components is as follows: isocyanate curing agent 10 20. The improved automotive interior coating uses micro-molecular water as solvent, which makes the product have good freeze resistance, anti-sagging and faster drying speed, greatly improves the drying and anti-freezing problems of water-based paint in cold environment, and also improves the safety of water-based automotive interior coating in transportation and use.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roved interior coating has excellent adhesion and surfac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制备工艺及喷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石墨烯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汽车内饰件涂料以溶剂型为主,溶剂型涂料以其良好的施工效果和优异的涂膜性能,在汽车内饰件涂料市场上占据了大量的份额。然而,溶剂型涂料VOC高,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严重影响人员健康,不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水性汽车内饰件涂料愈加受到市场的关注,但在汽车内饰件涂料的油转水进程中,汽车内饰件涂料的水性化还是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首先,普通的水熔点为0℃,沸点为100℃,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气温经常零下10℃,低温高湿下的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干燥较慢,容易结冰冻坏,干燥慢,某些生产商为了解决冬季寒冷时期的使用问题,会选择加入大量的助溶剂,少加或者不加水,这样一来,虽然也可以用水稀释,但是VOC就会急剧升高,违背了环保立法的初衷。其次,水性汽车内饰件涂料需要与人体接触较多,接触化学品和污染物也随之频繁,因此很容易造成涂料漆膜的软化、破损或者脱落,而且在反复接触的力学作用下,漆膜的机械性能如附着力、硬度、耐磨等力学性能往往会出现疲劳受损。当前,关于汽车内饰件涂料,有如下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667525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安全环保半哑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组份及比例:前驱液A200-300份,前驱液B80-120份,其中,前驱液A包括混合溶剂A15-25份,丙烯酸树脂A40-45份,丙烯酸树脂B20-25份,分散剂0.3-0.6份,防沉剂1.5-2.0份,消光粉3-5份,定向剂0.3-0.6份,耐磨剂4-8份,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流平剂0.3-0.6份,催干剂1-3份。前驱液B包括固化剂45-44份,溶剂B45-55份。该专利技术抗划伤,耐化学品,舒适耐用,但是属于溶剂型涂料,挥发性溶剂会对施工人员带来潜在危害,也不符合当前环保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内饰涂料;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前述汽车内饰涂料的制备工艺;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前述汽车内饰涂料的喷涂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涂料由组份一和组份二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组份一原料以及相应重量份如下: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40-50份,水性润湿剂0.3-0.5份,分散剂0.3-0.5份,流平剂0.3-0.5份,消泡剂0.1-0.3份,石墨烯水性分散液0.1-1份,pH调节剂0.1-0.2份,增稠剂0.4-0.6份,色浆15-30份,微分子水为10-20份;所述组分二原料以及重量份如下:异氰酸酯固化剂10-20份。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的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为分散于微分子水中以RAFT方式聚合的有机氟改性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的微分子水为小分子团水,由3-6个水分子组成。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的色浆为深圳莱莉雅化学公司生产制备的无树脂色浆。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稠剂是由碱溶胀增稠剂、非离子增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拼而成;所述分散剂是钠盐分散剂;所述流平剂是聚醚改性硅氧烷类共聚体;所述润湿剂是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所述消泡剂是含气相二氧化硅的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乳液。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内容,汽车内饰件涂料组份一的制备:在搅拌缸内按照重量比分别加入水、分散剂、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石墨烯水性分散液搅拌,再加入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搅拌,之后加入pH调节剂以调节pH值;再加入增稠剂,调至适合黏度后加入色浆,车间检验合格即可包装。汽车内饰件涂料组份二的制备检查异氰酸酯的状态是否正常,正常后直接按量灌装。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所述石墨烯水性分散液由以下方式制得:按比例取石墨烯浆料,加入适量的微分子水、分散剂以及防沉剂搅拌;加入PH调节剂以调节PH值之后进行分散处理,得到所需的石墨烯水性分散液。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制备工艺,所述石墨烯浆料为10份,所述微分子水为6份,所调节获得的PH值为8-9,所述分散处理包括离心机分散、超声波分散。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喷涂方法,取汽车内饰涂料组分一、组份二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微分子水进行稀释后喷涂,再进行干燥处理。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喷涂方法,所述加入微分子水的比例范围是10%-20%。如前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喷涂方法,所述干燥处理为常温干燥或烘干干燥。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改进后的汽车内饰涂料采用微分子水作为溶剂,使得制品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抗流挂和更快的干燥速度,极大的改善了水性漆在寒冷环境中的干燥、抗冻问题,也提高了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在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改进后的内饰涂料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为改进现有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现提供一种微分子水分散的石墨烯增强的水性汽车内饰件涂料,其包括组份一和组份二,其中:所述的组份一按重量计,所用原料如下: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40份-50份,水性润湿剂0.3份-0.5份,分散剂0.3份-0.5份,流平剂0.3份-0.5份,消泡剂0.1份1-0.3份,石墨烯水性分散液0.1份-1份,pH调节剂0.1-0.2份,增稠剂0.4份-0.6份,色浆15份-30份,微分子水为10份-30份。所述组分二为异氰酸酯固化剂10份-20份。其中,制品中所用的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可采用分散于微分子水中以RAFT方式聚合的有机氟改性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增稠剂是由碱溶胀增稠剂、非离子增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拼而成;所用的分散剂是钠盐分散剂;所用的流平剂是聚醚改性硅氧烷类共聚体;所用的润湿剂是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所用的消泡剂是含气相二氧化硅的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乳液;所用的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AMP-95、DMEA;所用的色浆是莱莉雅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无树脂色浆。相应的制备工艺如下:(1)石墨烯水性分散液的制备在10份石墨烯浆料中,加入6份的微分子水,适量的分散剂和防沉剂,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8-9,再放入离心机中高速分散3h,除去部分杂质及沉淀,再进行超声分散10-20min分散,最后得到规定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水性分散液。(2)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件涂料组份一的制备在适量的搅拌缸内,按照重量比,分别加入水、分散剂、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石墨烯水性分散液。中速搅拌10~20min左右,再加入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搅拌5~10min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在8~9之间,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由组份一和组份二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组份一原料以及相应重量份如下: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40‑50份,水性润湿剂0.3‑0.5份,分散剂0.3‑0.5份,流平剂0.3‑0.5份,消泡剂0.1‑0.3份,石墨烯水性分散液0.1‑1份,pH调节剂0.1‑0.2份,增稠剂0.4‑0.6份,色浆15‑30份,微分子水为10‑20份;所述组分二原料以及重量份如下:异氰酸酯固化剂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由组份一和组份二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组份一原料以及相应重量份如下: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40-50份,水性润湿剂0.3-0.5份,分散剂0.3-0.5份,流平剂0.3-0.5份,消泡剂0.1-0.3份,石墨烯水性分散液0.1-1份,pH调节剂0.1-0.2份,增稠剂0.4-0.6份,色浆15-30份,微分子水为10-20份;所述组分二原料以及重量份如下:异氰酸酯固化剂10-2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分子羟基丙烯酸乳液为分散于微分子水中以RAFT方式聚合的有机氟改性的羟基丙烯酸乳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分子水为小分子团水,由3-6个水分子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剂是由碱溶胀增稠剂、非离子增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拼而成;所述分散剂是钠盐分散剂;所述流平剂是聚醚改性硅氧烷类共聚体;所述润湿剂是硅氧烷型表面活性剂;所述消泡剂是含气相二氧化硅的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乳液。5.具有石墨烯的微分子水性汽车内饰涂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汽车内饰件涂料组份一的制备,在搅拌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才孙树全付华齐俊胜李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莱莉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