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清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58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池清洁机,包括一外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若干车轮或滚筒或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内弯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水池清洁机的底部设置成内弯凹面,使水池清洁机在水下作业时,遇到池底障碍物能够顺利的通过,在不影响入水口所需要产生的负压和水流的基础上,降低了水池清洁机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更提高了水池清洁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将入水口设置在水池清洁机的外壳体的合适位置上,如车轮和/或滚筒附近,进而保证了入水口能够将带沉积物的脏水吸入水池清洁机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池清洁设备,特别是涉及其底部的改进,以在防止水池清洁机在水下作业时,由于其底部过低卡在水池底部的障碍物上不能移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泳池等的水池清洁机一般分为车轮式、滚筒式、链带式或液体喷射式水池清洁机,大体上如图1所示,组成部分包括:一外壳体100,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10;至少一入水口12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0上;至少一过滤袋13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0的容置空间110内,并过滤所述入水口120的进水;至少一个出水口14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0上以及至少一水泵150,对应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出水口140内,用于向所述外壳体100外排水,从而在所述外壳体100内形成必要的负压和水流,将沉附在水池底部的污垢物上浮,促使水和污垢物从入水口120进入外壳体100内,然后通过在所述入水口120的内边周缘固定的过滤袋130,滤除水中污垢物,实现水池的清洁。此外,还包括若干车轮和/或滚筒160,分别设置于外壳体100的底部,该车轮和/或滚筒160受外壳体100内/外置的马达驱动或者喷射式驱动,带动水池清洁机在水池底部移动。如图1所示,现有的水池清洁机的底部通常为一平面,在底部平面上有至少一入水口。由于水池清洁机需要将水池中的水通过入水口吸入到清洁机内部过滤,因此,入水口不能离池底过高,如果过高,水池底部沉积物不能由水泵发生的有限负压和有限的水流,从池底被带动吸上来。若过低了,如图2所示,在特定的水池底部可能有如池水去水盖、天然的池底不平等障碍物,如有一些泳池在建筑时,先在池底铺上一层0~5cm厚的砂,然后整个水池内壁铺上PVC厚膜作防水用,那么当日久使用,游水的人就会踏出很多大小不一的凹凸脚印,就形成天然的泳池底,其并不是一个平面,而令清洁机在移动的过程中被卡住,无法正常移动,或者清洁机内置马达空转而损耗,阻碍了水池清洁机-->的正常工作;甚至清洁机存在被撞坏的危险,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的增加。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的水池清洁机,将水池清洁机的底部平均地做高,通过在入水口处增加裙脚300,以在水池清洁机移动的时候,搅动水池中的沉积物。裙脚300可以选用弹性橡胶制作,或者在裙脚300与入水口的连接处制作成活动连接,如设置软弹性枢轴,以至当裙脚300遇到水中的沉积物时可以摆动,并搅动水池底部的沉积物,而不至于妨碍清洁机的移动。但是,这种清洁机裙脚300的设计,其实是将入水口的位置降低。若清洁机裙脚300太低,将会随着清洁机的移动而驱逐沉积物移动,而不能将其通过入水口吸入到清洁机内。而且这种裙脚仍然有被不平的池底卡着的危险;再者,这种裙脚不能密封,否则垃圾或沉积物不能穿过裙脚而被吸进清洁机中,但不密封的裙脚,水流也不能集中,因而产生不足够的负压和水流,把池底的垃圾或沉积物带起来。综上可知,现有的水池清洁机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水下作业时,遇到障碍物能够顺利通过,而不影响入水口所需要产生的负压和水流,又能正常移动的水池清洁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池清洁机,包括一外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若干车轮或滚筒或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为对称状的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车轮或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在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或者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为前后对称状的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为不对称状的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在前滚筒与后车轮之间,或者前车轮与后滚筒之间,为前后不对称状的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为弯曲幅度较大的内弯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入水口的开口向下,或者所述入水口的开口靠近车轮和/或滚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池清洁机,其入水口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且邻近车轮和/或滚筒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池清洁机,所述入水口设置在外壳体的底部,且位于车轮和/或滚筒的前侧、后侧或正下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水池清洁机的底部设置成内弯凹面,使水池清洁机在水下作业时,遇到池底障碍物能够顺利的通过,在不影响入水口所需要产生的负压和水流的基础上,降低了水池清洁机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更提高了水池清洁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将入水口设置在水池清洁机的外壳体的合适位置上,如车轮和/或滚筒附近,进而保证了入水口能够将带沉积物的脏水吸入水池清洁机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池清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池清洁机在水下作业时遇到障碍物无法移动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池清洁机在入水口处增加裙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池清洁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水池清洁机的底部设置成一个内弯凹面,以保证遇到水底障碍物能够顺利的通过。进一步地,将入水口设置在外壳体上邻近车轮和/或滚筒位置,这样既保证了水池清洁机的水下作业时的正常移动,也保证了将水池底部的带污垢物的脏水吸入到清洁机中。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水池清洁机的组成结构,包括:一外壳体400,其内部形成一个容置空间410;一个或多个入水口420,设置在外壳体400上;一个或多个过滤袋430,设置在外壳体400的容置空间410内,并过滤入水口420的进水,将其中的污垢物留存在袋中。一个或多个出水口44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400上。以及一个或多个水泵450,对应设置于所述出水口440内,用于向外壳体400外排水。水池清洁机还包括若干车轮或滚筒或同时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460(本文将车轮和滚筒的标号同设为460),分别设置于外壳体400的底部480。若仅采用车轮460,该车轮460一般为两对,分别设置在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两端附近,当然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也可以排列设置三对或更多的车轮460。若仅采用滚筒460,该滚筒460一般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两端附近,当然,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也可以排列设置三个或更多的滚筒460。若同时配合采用车轮和滚筒460,则一般包括一对车轮和一个滚筒,分别设置在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两端附近,当然外壳体400的底部480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车轮或滚筒460。该车轮和/或滚筒460可受外壳体400内/外置的马达驱动,或者该车轮和/或滚筒460受外壳体400内/外置的抽水机抽水以达到液体喷水式驱动(图中未示)。为了使水池清洁机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受到水池底部的障碍物的阻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池清洁机,包括一外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若干车轮或滚筒或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内弯凹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池清洁机,包括一外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入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至少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若干车轮或滚筒或配合使用的车轮和滚筒,设置于外壳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内弯凹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为对称状的内弯凹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池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车轮或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在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或者前滚筒与后滚筒之间,为前后对称状的内弯凹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为不对称状的内弯凹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清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健许方敏
申请(专利权)人:水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