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6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在每个固定板上均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玻璃感应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玻璃吸盘的通气或断气,根据玻璃的尺寸来确定需要通气的玻璃吸盘,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能够方便的进行更换盘体的操作,从而适用不同种类的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上片装置是将玻璃从玻璃架上翻转到玻璃切割机上的一种装置。现有的玻璃上片装置所有的玻璃吸盘均是同时通断气的,当玻璃架上的玻璃尺寸不一样时,尤其是当后层玻璃的尺寸大于前层玻璃的尺寸时,现有的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再吸前侧的玻璃时,没有与前侧玻璃相接触的这些吸盘会与后侧的玻璃相接触,这些吸盘与后侧的玻璃之间容易产生负压,在翻转时,会带倒后面的玻璃,造成安全事故,而且不同种类的玻璃的各项数据都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机器,但是换机器的步骤又过于繁琐,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在每个安装板上均装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优选地,所述玻璃吸盘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均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处于第二固定板上方,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插接圆管,圆管与第二固定板为固定连接,圆管与第一固定板为滑动连接,圆管相对的两端均设有一段螺纹,每段螺纹处均配合连接锁紧螺母,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处于两个锁紧螺母之间,在圆管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在滑动轴下端固定有限位板,在滑动轴上端固定有连接板,在圆管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接在滑动轴上,连接板上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水平放置的固定杆,在固定杆相对的两端均通过连杆铰接塑料板,在每个塑料板一侧均设有盘体,在滑动轴上插接两个透气管,每个透气管的两端均延伸出滑动轴设置,在塑料板内部设有U形通气管,U形通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盘体内,U形通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相应的透气管连接,设有两个盘体并使用单独的气路进行控制。优选地,在固定杆一侧设有两个第一盲孔,在每个塑料板上均设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处于同一侧并且对应设置,盲孔用于对塑料杆进行固定。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设有玻璃检测装置,所述玻璃检测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一侧,在第三固定板上插接滑动杆,滑动杆与第三固定板滑动连接,在滑动杆上侧固定有平板,平板上套接有橡胶套,在平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接在滑动杆上,在滑动杆上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处于第三固定板的下方,在滑动杆下侧设有第四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一侧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在第四固定板一侧设有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对应设置,玻璃检测装置能够控制吸盘连接的真空泵提前开启,增加吸附几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玻璃感应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玻璃吸盘的通气或断气,根据玻璃的尺寸来确定需要通气的玻璃吸盘,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能够方便的进行更换盘体的操作,从而适用不同种类的玻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玻璃吸盘基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本实施例优选采用4个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翻转臂2与方形管3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阐述。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本实施例中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四个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30与辅助吸盘均通过气动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电磁阀7用于通过真空泵控制吸盘的吸合。玻璃吸盘30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均为方形板并且在安装时分别处于直圆槽4上下两侧,第一固定板8.1处于第二固定板8.2上方,在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上插接圆管10,圆管10与第二固定板8.2之间使用焊接进行固定,圆管10与第一固定板8.1为滑动连接,在圆管10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11,在滑动轴11上端使用焊接固定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上侧使用胶水固定有盘体14,在圆管10与连接板1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套接在滑动轴11上,在滑动轴11下侧焊接有限位板17,圆管10相对的两端均设有一段螺纹,每段螺纹处均配合连接锁紧螺母9,在滑动轴11上设有通孔,通孔贯穿盘体12、滑动轴11与限位板23,通孔用于透气管19穿过,每个透气管19的两端均延伸出滑动轴11设置,透气管19为塑料材质,在使用时,将圆管10设置在直圆槽4内,并将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分别设置在直圆槽4上下两侧,并使用锁紧螺母9进行固定,由于采用直圆槽,所以圆管10的位置能够在直圆槽4内进行位置的调整,方便应对不同尺寸的玻璃板材。连接板12上侧通过连接杆14连接水平放置的固定杆15,在固定杆15相对的两端均通过连杆16铰接塑料板17,在每个塑料板17一侧均使用硅胶胶水固定有盘体18,在塑料板17内部设有U形通气管17.1,U形通气管17.1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盘体18内,两个盘体18的大小、材质、吸附力均不同,U形通气管17.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20与相应的透气管19连接,每个透气管19均通过管道连接液压站。在第一固定板8.1一侧设有玻璃检测装置40,所述玻璃检测装置40包括第三固定板24,第三固定板24焊接在第一固定板8.1一侧,在第三固定板24上插接滑动杆25,滑动杆25与第三固定板24滑动连接,在滑动杆25上侧使用胶水固定有平板,平板上套接有橡胶套26,橡胶套26能够防止平板划伤玻璃,在平板与第三固定板2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7,第二弹簧27套接在滑动杆25上,在滑动杆25上焊接有限位环28,限位环28处于第三固定板24的下方,第二固定板8.2一侧设有红外线发射器31,在第三固定板23一侧设有红外线接收器32,红外线发射器31与红外线接收器32对应设置,两个盘体18均使用单独的电磁阀7对其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原理:翻转轴1通过翻转动力装置带动方形管3翻转,翻转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方形管3在翻转时,玻璃吸盘30会与玻璃架上的玻璃相接触,在玻璃吸盘30与玻璃架上的玻璃接触前,橡胶套22会与玻璃相接触,玻璃会给橡胶套22轴向的压力,在此轴向压力下,橡胶套22克服第二弹簧24的弹力向下移动,滑动杆21会随之向下移动,促使插杆26向下移动,红外线接收器32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31的信号,电磁阀7闭合,通过真空泵对玻璃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30)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30)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吸盘的玻璃上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吸盘(30)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第一固定板(8.1)处于第二固定板(8.2)上方,在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上插接圆管(10),圆管(10)与第二固定板(8.2)为固定连接,圆管(10)与第一固定板(8.1)为滑动连接,圆管(10)相对的两端均设有一段螺纹,每段螺纹处均配合连接锁紧螺母(9),第一固定板(8.1)与第二固定板(8.2)均处于两个锁紧螺母(9)之间,在圆管(10)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11),在滑动轴(11)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7),在滑动轴(11)上端固定有连接板(12),在圆管(10)与连接板(1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套接在滑动轴(11)上,连接板(12)上侧通过连接杆(14)连接水平放置的固定杆(15),在固定杆(15)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海朱勇邵钢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