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86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在每个固定板上均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每个玻璃感应装置均控制连接与其相对应玻璃吸盘上的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玻璃感应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玻璃吸盘的通气或断气,根据玻璃的尺寸来确定需要通气的玻璃吸盘,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上片装置是将玻璃从玻璃架上翻转到玻璃切割机上的一种装置。现有的玻璃上片装置所有的玻璃吸盘均是同时通断气的,当玻璃架上的玻璃尺寸不一样时,尤其是当后层玻璃的尺寸大于前层玻璃的尺寸时,现有的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再吸前侧的玻璃时,没有与前侧玻璃相接触的这些吸盘会与后侧的玻璃相接触,这些吸盘与后侧的玻璃之间容易产生负压,在翻转时,会带倒后面的玻璃,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在每个固定板上均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每个玻璃感应装置均控制连接与其相对应玻璃吸盘上的电磁阀。优选地,每个玻璃吸盘均包括第一螺柱,第一螺柱通过两个第一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在直圆槽内,第一螺柱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侧底部设有贯穿第一螺柱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动轴,第一滑动轴上端固定连接盘体,第一滑动轴下端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下端中心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依次贯穿第一限位轴、第一滑动轴、盘体,通气孔处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连接在气管接头处。优选地,所述玻璃感应装置包括平板,平板一侧固定连接立板,立板一侧设有第二直圆槽,在第二直圆槽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两个锁紧螺母分别设置在立板两侧,平板上方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和让位孔,在让位孔内设有第二螺柱,第二螺柱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在让位孔内,两个第二固定螺母分别设置在平板上下两侧,第二螺柱上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侧底部设有贯穿第二螺柱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动轴,第二滑动轴上端固定连接垫块,第二滑动轴下端设有第二限位轴,在第二滑动轴上套接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内侧底部,第二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下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玻璃感应装置能够单独控制每个玻璃吸盘的通气或断气,根据玻璃的尺寸来确定需要通气的玻璃吸盘,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玻璃吸盘与玻璃感应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3是玻璃感应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本实施例优选采用4个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翻转臂2与方形管3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阐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四个直圆槽4,四个直圆槽4均贯穿方形管3。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5,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螺柱51,第一螺柱51通过两个第一固定螺母52固定连接在直圆槽4内,其中一个第一固定螺母52设置在方形管3外侧,另一个第一固定螺母52设置在方形管3内侧。第一螺柱51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侧底部设有贯穿第一螺柱51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动轴53,第一滑动轴53上端固定连接盘体55,第一滑动轴53下端设有第一限位轴56,第一滑动轴53与第一限位轴56一体式形成,第一限位轴56下端中心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依次贯穿第一限位轴56、第一滑动轴53、盘体55,通气孔处设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连接在气管接头处。第一滑动轴53外侧套接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上端固定连接在盘体55下侧,第一弹簧54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侧底部。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7,在每个固定板7上均装有辅助吸盘8,辅助吸盘8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吸盘。当玻璃尺寸太小时,只有一个玻璃吸盘5吸到玻璃时,在翻转过程中容易掉落,本技术设置两个辅助吸盘8能够辅助对尺寸较小的玻璃进行吸紧。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5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6,玻璃感应装置6包括平板61,平板61一侧固定连接立板65,立板65一侧设有第二直圆槽651,在第二直圆槽651内设有传感器66,传感器66通过两个锁紧螺母67固定连接,两个锁紧螺母67分别设置在立板65两侧。每个传感器66均控制连接与其相对应玻璃吸盘5上的电磁阀9。平板61上方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611和让位孔,平板61安装在第一螺柱51上,第一螺柱51从安装孔611内穿过,平板61固定连接在方形管3与方形管3外侧的第一固定螺母52之间。在让位孔内设有第二螺柱62,第二螺柱62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螺母63固定在让位孔内,两个第二固定螺母63分别设置在平板61上下两侧,第二螺柱62上侧设有第二凹槽621,第二凹槽621内侧底部设有贯穿第二螺柱62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动轴64。第二滑动轴64上端设有外螺纹,在外螺纹处螺纹配合连接垫块642,垫块642为尼龙圆柱,在尼龙圆柱下端设有螺纹孔。第二滑动轴64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在尼龙圆柱下端的螺纹孔内第二滑动轴64下端设有第二限位轴641,第二限位轴641与第二滑动轴64一体式形成,传感器66与第二限位轴641相对设置。在第二滑动轴64上套接第二弹簧68,第二弹簧68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621内侧底部,第二弹簧68下端固定连接在垫块642下侧。本技术工作原理:翻转轴1通过翻转动力装置带动方形管3翻转,翻转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方形管3在翻转时,玻璃吸盘5会与玻璃架上的玻璃相接触,在玻璃吸盘5与玻璃架上的玻璃接触前,垫块642会与玻璃相接触,玻璃会给垫块642轴向的压力,在此轴向压力下,垫块642克服第二弹簧68的弹力向下移动,第二滑动轴64下端的第二限位轴641也会随之向下移动,第二限位轴641向下移动时,传感器66会感应到,传感器66控制与其相对的电磁阀9打开,通过真空泵对改玻璃吸盘5抽真空,将玻璃吸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5),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7),在每个固定板(7)上均装有辅助吸盘(8),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5)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6),每个玻璃感应装置(6)均控制连接与其相对应玻璃吸盘(5)上的电磁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5),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固定板(7),在每个固定板(7)上均装有辅助吸盘(8),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9),电磁阀(9)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在每个玻璃吸盘(5)上均设有玻璃感应装置(6),每个玻璃感应装置(6)均控制连接与其相对应玻璃吸盘(5)上的电磁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玻璃上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螺柱(51),第一螺柱(51)通过两个第一固定螺母(52)固定连接在第一直圆槽(4)内,第一螺柱(51)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侧底部设有贯穿第一螺柱(51)的第一通孔,在第一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动轴(53),第一滑动轴(53)上端固定连接盘体(55),第一滑动轴(53)下端设有第一限位轴(56),第一限位轴(56)下端中心处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海朱勇邵钢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