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99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座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一端的密封件设置在轴承盖中,轴承盖与轴承座端面固定连接,轴承座内通过轴承连接主轴,主轴两端外伸并与密封件密封配合,主轴的一侧端设有防水端盖,防水端盖内侧端面设有第一凹槽,轴承盖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防水槽,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轮廓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凹槽配合第一凸台,将第一凹槽的槽壁覆盖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可有效阻挡大部分溅射水滴落入第一防水槽内,当少量的水进入第一防水槽内,在水滴自重的作用下,顺着槽壁外排,且第一防水槽具有第一槽深,也可进一步阻碍水流入轴承座内。也可进一步阻碍水流入轴承座内。也可进一步阻碍水流入轴承座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磨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镀膜玻璃在生产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镀膜玻璃的侧边磨边、除膜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玻璃四边磨边机(简称四边磨)应运而生。玻璃四边磨边机通过高速转动的磨轮对镀膜玻璃的侧边表面进行磨削,并辅助散射水流对磨削面进行冲洗、润滑和冷却。
[0003]在玻璃四边磨边机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磨轮的磨轮轴承座组件始终处于溅射水滴的环境之中。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布号为CN10228489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玻璃磨边机用橡胶防水装置,通过在电机和磨轮之间设置防水胶套,形成溅射水的路径阻隔,但该结构没有考虑磨轮轴承座组件的防水问题,飞溅的水容易通过零件的配合间隙水渗入轴承座组件组件内,影响磨轮的正常运行使用。
[0004]又例如公布号为CN10953133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种磨边机磨头组件,通过在前端盖、后端盖与轴承座内壁之间设有静态的

型密封圈,前端盖、后端盖与磨轮轴之间设有旋转轴骨架唇形密封圈,形成防水结构,该结构虽然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0005]1、由于磨边机磨头组件的磨轮为高速转动的运行方式,再加上受到磨削反作用力的影响,造成其组件本身产生较高频率的微小振动,对于静态设置的

型密封圈来说,高频振动会带动

型密封圈发生微小移动,容易造成

型密封圈过快磨损、老化,甚至失效,影响磨边机磨头组件的防水性能。
[0006]2、由于前端盖、后端盖与磨轮轴之间设有仅设置骨架唇形密封圈,外部溅射的水滴会进入磨轮轴表面并汇集在骨架唇形密封圈外侧,即使高速转动的磨轮轴对其表面的水产生离心作用,但没有导流结构,汇集的水仍然不易排出,久而久之,仍然会有部分的水进入轴承座内部,造成润滑脂失效、轴承损坏等故障,严重时造成磨轮无法正常运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
[0008]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座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其中一端的密封件设置在轴承盖中,轴承盖与轴承座端面固定连接,轴承座内通过轴承连接主轴,主轴两端外伸并与密封件转动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一侧端部设有防水端盖,防水端盖的内侧端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轴承盖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第一防水槽,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轮廓相适配,其中,第一凹槽槽底与第一凸台的端面间隙配合,第一凹槽的槽壁间隙覆盖第一防水槽的槽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轴承座端面设有
环形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第二防水槽,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轮廓相适配,其中,第二凹槽槽底与第二凸台的端面压紧配合,第二凹槽的槽壁覆盖第二防水槽的槽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根部端面与防水端盖的内侧端面留有排水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凸台根部端面与轴承盖的内侧端面留有排水的第二间隙。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端盖外周面设有螺旋槽,当防水端盖转动时在螺旋槽内的水向防水端盖外端外排。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遮盖第一间隙的锥台,锥台为半环状,且位于轴承盖水平中心线的上侧。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方案通过防水端盖设有的第一凹槽配合轴承盖设有的第一凸台,将第一凹槽的槽壁覆盖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可有效阻挡大部分溅射水滴落入第一防水槽内,同时将位于防水端盖上的水滴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外排甩出,当少量的水进入第一防水槽内,在水滴自重和第一防水槽槽壁的导流作用经第一间隙下排;另外,第一防水槽具有第一槽深,也具有阻碍水进一步流入轴承座内的作用。
[0016]2、通过在轴承座设有第二防水槽,当少量的水进入第二防水槽内,通过水的重力和第二防水槽槽壁的导流作用,将存积的水顺着第二防水槽经第二间隙下排,防止水渗入轴承座和轴承盖的连接间隙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承盖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水端盖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中A向的图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座;1a、第一间隙;1b、第二间隙;11、第二凸台;12、第二防水槽;2、轴承盖;21、第一凸台;22、第一防水槽;23、第二凹槽;24、锥台;3、密封件;4、轴承;5、主轴;6、防水端盖;61、第一凹槽;62、螺旋槽;7、隔套;8、皮带轮;9、压盖;10、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至6所示,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包括左侧带翻边的筒形的轴承座1,轴承座1内部中心处具有台阶通孔,它采用铝合金制作加工而成,以减少其自重。在轴承座1的
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个轴承盖2,轴承盖2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孔壁设置沟槽并安装密封件3,在轴承座1的右端的孔口内壁设置沟槽安装另一个密封件3。在轴承座1内并排同轴安装三个轴承4,左侧轴承4的外圈与轴承盖2抵压配合,右侧轴承4的外圈抵压轴承座1的台阶孔的台阶面处。所述轴承4均共同套设一个两侧伸出的主轴5。主轴5为台阶轴,其台阶处与左侧轴承4内圈压紧;主轴5的右侧套有一个隔套7,隔套7左端抵压在右侧轴承4的内圈上,隔套7右端抵压在皮带轮8的端面上,皮带轮8通过键连接在主轴5的右端,并通过压盖9形成轴向固定。隔套7的表面与右侧的密封件3密封配合,主轴5的左侧圆周面与对应的密封件3密封配合。其中,密封件3采用骨架唇形密封圈;轴承4为滚动轴承,可以为深沟球轴承或者是角接触轴承;皮带轮8通过皮带与减速电机连接,为主轴5提供驱动力。
[0029]所述主轴5的左侧端部一体式设有防水端盖6,防水端盖6与主轴5同轴。防水端盖6的外侧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磨轮10。在防水端盖6的内侧(右侧)端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61。所述轴承盖2的外侧(左侧)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第一防水槽22,且第一防水槽22的右侧槽壁与第一凸台21根部端面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包括轴承座(1),轴承座(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件(3),其中一端的密封件设置在轴承盖(2)中,轴承盖(2)与轴承座(1)端面固定连接,轴承座(1)内通过轴承(4)连接主轴(5),主轴(5)两端外伸并与密封件(3)转动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的一侧端部设有防水端盖(6),防水端盖(6)的内侧端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61),所述轴承盖(2)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第一防水槽(22),第一凸台(21)与第一凹槽(61)轮廓相适配,其中,第一凹槽(61)槽底与第一凸台(21)的端面间隙配合,第一凹槽(61)的槽壁间隙覆盖第一防水槽(22)的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边磨磨轮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23),所述轴承座(1)端面设有环形的第二凸台(1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陵郑昌安张靖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