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3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在每个安装板上均装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连接板(20)上设有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损坏的玻璃吸盘,并且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报警,有效的检修速度,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推荐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上片装置是将玻璃从玻璃架上翻转到玻璃切割机上的一种装置。现有的玻璃上片装置所有的玻璃吸盘均是同时通断气的,但是有时会发生某一个玻璃吸盘发生损坏导致的情况,这时相应的玻璃吸盘没有失去对玻璃的吸附效果,会致使玻璃由于吸附力不足发生掉落,如不及时发现会使得情况越发严重,致使玻璃破碎,造成安全事故,损坏机器,但是人工进行检修费时费力,往往会使得生产的减缓,不利于工厂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侧均设有方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在每个第一直圆槽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在其中一个方形管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在每个安装板上均装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匀固定在翻转轴下侧。优选地,所述玻璃吸盘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均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处于第二固定板上方,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插接圆管,圆管与第二固定板为固定连接,圆管与第一固定板为滑动连接,在圆管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在滑动轴上端固定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侧固定有盘体,在圆管与盘体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套接在滑动轴上,在滑动轴下端固定有限位板,在第二固定板上竖直固定有两个螺杆,每个螺杆上端穿过第一固定板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上方,在螺杆的上端配合连接螺母,在滑动轴上设有通孔,通孔贯穿盘体、滑动轴与限位板。优选地,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置在连接板下侧,通孔通过连接通道连接安装槽,在安装槽为圆柱型槽,在安装槽内配合连接活塞板,在活塞板下侧固定有负重块,在负重块下侧固定有挡板,在挡板上设有透光孔,在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相对设置,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与透光孔对应设置,在安装槽的槽口处固定有限位板,挡板一侧固定有三棱柱,三棱柱贯穿限位板且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损坏的玻璃吸盘,并且通过plc控制器进行报警,有效的检修速度,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推荐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玻璃吸盘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是玻璃吸盘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是挡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本实施例优选采用4个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翻转臂2与方形管3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阐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四个直圆槽4,四个直圆槽4均贯穿方形管3,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真空泵为常规的现有技术,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玻璃吸盘30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均为方形板,第一固定板8处于第二固定板9上方,在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上插接圆管10,圆管10与第二固定板9为固定连接,圆管10与第一固定板8为滑动连接,在圆管10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11,在滑动轴11上端使用焊接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盘体12,在圆管10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簧13,在滑动轴11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9,滑动轴11与限位板19为合金浇铸一体成型,在第二固定板9上竖直焊接有两个螺杆17,每个螺杆17上端穿过第一固定板8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板8上方,在螺杆17的上端配合连接螺母18,在滑动轴11上设有通孔21,通孔2.1贯穿盘体12、连接板、滑动轴11与限位板19,每个盘体12均通过一个真空泵进行抽气与放气且使用单独的电磁阀7进行控制,不同尺寸的玻璃需要使用的玻璃吸盘的个数是不同的,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能够节约能源。在所述连接板20上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槽20.2,安装槽20.2设置在连接板20下侧,通孔26通过连接通道20.1连接安装槽20.2,在安装槽20.2为圆柱型槽,在安装槽20.2内配合连接活塞板21,在活塞板21下侧使用胶水固定有负重块22,在负重块22下侧使用胶水固定有挡板23,在挡板23上设有透光孔23.1,在安装槽20.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20.3与红外线接收器20.4,红外线发射器20.3与红外线接收器20.4相对设置,红外线发射器20.3、红外线接收器20.4与透光孔23.1对应设置,在安装槽20.2的槽口处使用胶水固定有限位板25,挡板23一侧固定有三棱柱24,三棱柱24能够放置挡板23发生旋转偏移造成红外线发射器20.3、红外线接收器20.4与透光孔23.1之间的错位,三棱柱24贯穿限位板25且与限位板25滑动连接,在三棱柱24上设有刻度,其器通过普通的PLC控制器进行管理控制,PLC控制器未在图中画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翻转轴1通过翻转动力装置带动方形管3翻转,翻转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方形管3在翻转时,玻璃吸盘30会与玻璃架上的玻璃相接触,通过真空泵对改玻璃吸盘5抽真空,将玻璃吸紧,再将玻璃放置在切割床上进行切割,在盘体12吸取玻璃时,由于吸力的作用下,会使挡板23上移,从而使得红外线接收器20.4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20.3发射出的信号,从而得知具体哪个吸盘为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包括翻转轴(1),翻转轴(1)上侧均匀固定连接一组翻转臂(2),每个翻转臂(2)上侧均设有方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管(3)上侧均匀间隔设置一组第一直圆槽(4),在每个第一直圆槽(4)内均滑动配合连接玻璃吸盘(30),在其中一个方形管(3)上对称固定连接安装板(5),在每个安装板(5)上均装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内装有辅助吸盘,每个玻璃吸盘(5)均通过气管连接真空泵,在每个气管上均装有电磁阀(7),电磁阀(7)均匀固定在翻转轴(1)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运行状态的玻璃上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吸盘(30)与辅助吸盘结构相同,每个玻璃吸盘(5)均包括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8)处于第二固定板(9)上方,在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上插接圆管(10),圆管(10)与第二固定板(9)为固定连接,圆管(10)与第一固定板(8)为滑动连接,在圆管(10)内部滑动连接滑动轴(11),在滑动轴(11)上端固定有连接板(20),在连接板(20)上侧固定有盘体(12),在圆管(10)与盘体(12)之间设有弹簧(13),弹簧(13)套接在滑动轴(11)上,在滑动轴(11)下端固定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海朱勇邵钢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