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本淼专利>正文

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0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的结构,本方案在型钢的腹板中制作肋梁底部通长筋专用贯通孔,将肋梁底部钢筋从型钢腹部贯穿孔通过,上部从型钢上翼缘通过,组成纵横交错的预制空心体大小的网格,在格子中放入中空的空心体,再将混凝土砂浆灌入,使型钢的上翼缘和腹板与整个楼盖形成一个整体,此方案可以使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接触紧密,楼盖承重效果更佳,本方案中空心体底面做成多个凸起的弧形,这样在浇注混凝土砂浆时,砂浆可以进入到空心体的底面,使得楼盖下翼缘板底面在凝固后形成一个光滑平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还要对底面进行二次加工的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楼房建筑含有型钢的现浇混凝土空腔楼盖。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上建造楼房,基本上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空腹楼盖等,近些年来钢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迅速发展,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用型钢做骨架,用压型钢板代替部分抗拉构造钢筋和楼盖模板,此方法比钢筋结构混凝土韧性好和承载力强。但是压型钢板必须安放在型钢梁的上翼缘,通常的抗拉钢筋受到型钢腹板的约束,也只能布置在型钢的上翼缘板,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在型钢上接触面小,防止位移需焊接圆柱头栓订定位,特别是型钢腹板和上下翼缘板外露的地方需涂防火涂料保护,建筑成本大,楼盖隔音差。公开号为CN131027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型钢上面铺设压型钢板,然后在压型钢板上面再制做空心楼盖,此方式使得楼盖的承重能力大,但这样建成的楼盖其下面还有凸出的型钢,且型钢上面必须涂防火材料,增加了压型钢板,都增大了成本,而且对于后期装修也增加了难度和支出,此结构也间接的增大了整个楼房的高度,而可用高度并没有增加,如此结构不装修又影响了美观。公开号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包括上翼缘板(8),下翼缘板(5),下翼缘板(5)下面的模板(4),上、下翼缘板之间由空心体组成的空心层,各空心体之间的肋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楼盖内还包括浇注在混凝土内的型钢(1),所述型钢(1)由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组成,所述腹板(12)上留有供肋梁底部钢筋(3)通过的贯穿孔或固定构件(31),所述肋梁(6)上部钢筋通过型钢上翼缘(14)上部并形成交叉,所述型钢(1)的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内壁由混凝土包裹;所述肋梁与肋梁纵横交叉构成安放空心体的网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包括上翼缘板(8),下翼缘板(5),下翼缘板(5)下面的模板(4),上、下翼缘板之间由空心体组成的空心层,各空心体之间的肋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楼盖内还包括浇注在混凝土内的型钢(1),所述型钢(1)由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组成,所述腹板(12)上留有供肋梁底部钢筋(3)通过的贯穿孔或固定构件(31),所述肋梁(6)上部钢筋通过型钢上翼缘(14)上部并形成交叉,所述型钢(1)的上翼缘(14)、腹板(12)和下翼缘(13)内壁由混凝土包裹;所述肋梁与肋梁纵横交叉构成安放空心体的网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型钢(1)的下翼缘(13)底面凹于楼盖下翼缘板(5)底面且距楼盖下翼缘板(5)底面在18毫米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楼盖下翼缘板(5)位于型钢(1)腹板(12)处,型钢(1)的下翼缘(13)凸出楼盖下翼缘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体包括底板(11)、框体和顶盖(18),所述底板(11)外表面至少有两个弧型凸起,所述底板(11)与顶盖(18)上开有相对的孔,所述底板(11)上的孔设置在其表面弧形之间的凹处,所述底板(11)与顶盖(18)的孔通过封闭贯穿通道(9)连接,所述空心体和贯穿通道(9)为整体密封,所述底板(11)圆弧型的高度小于楼盖下翼缘板(5)的厚度并小于18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钢混凝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淼
申请(专利权)人:王本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