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及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30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连接件及其平台,该连接件包括连接框架和安装板;上述连接框架具有上平板和连杆,该上平板呈工字形,在上平板四角部位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安装板的四角部位设有通孔,上述连杆的端部套设在该通孔中并固紧;所述的连杆为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下端设有螺纹;上述的平台包括:平台支撑件、平台构件及连接件;其中的平台支撑件和平台构件相互交叉并贴和在一起,上述连接框架扣在其交叉贴和的部位,安装板设置在平台支撑件的底面使连接件的四根连杆从其通孔中穿过,通过垫片和螺母将扣合在其中的平台支撑件和平台构件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平台构件与支撑件的连接方式,且加工方便,工艺简单而成本低,更加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及其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平台与其支撑件的连接,并且对支撑件的机械强度不造成伤害的连接件及其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路、公路、矿山等工程的建设中,通常要建造一种平台,该平台主要是由平台构件、平台支撑件及其连接件构成的,其主要用于旅客的疏散及工作人员的站立和行走,以及便于支撑设备或堆放各种所需物资、工具、材料等;上述平台构件和平台支撑件的断面形状可以包括:实心方梁、空心方管、工字梁、T字梁等各种形状。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在某些工程建设中,平台构件2与平台支撑件1的连接方式是:使用一连接件3将平台构件2钩挂固定在平台支撑件1上,然后在连接件3的底部及支撑件1的相应部位打孔,在孔中穿设螺栓4并且用螺母5将其锁紧。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1连接件的插入缝隙大,使建造好的平台缝隙也比较大;2在隧道中,在结构试验模拟活塞风向上荷载的作用下,平台容易变形失效;3在安装时必须打孔,对平台支撑件的损伤大,降低了支撑强度;并且由于打孔的总数量较多,还增加了安装费用。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中的连接件(技术-连接件及其平台,申请号2008200039891)。该连接件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框架(13)和安装板(14);上述连接框架(13)具有上平板(131)和连杆(134),该上平板(131)呈工字形,在上平板(131)四角部位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134); 上述安装板(14)的四 角部位设有通孔(141),上述连杆(134)的端部套设在该通孔(141)中并固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框架(13)和安装板(14);上述连接框架(13)具有上平板(131)和连杆(134),该上平板(131)呈工字形,在上平板(131)四角部位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134);上述安装板(14)的四角部位设有通孔(141),上述连杆(134)的端部套设在该通孔(141)中并固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工字形上平板(131)是由两个横梁和一中间梁(132)所组成;上述两个横梁和中间梁(132)是平板状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该中间梁(132)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构成的上平板(131)是一整件、或者是由中间梁(132)与其两端的横梁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杆(134)是圆柱形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该连杆(134)是通过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与上平板(131)横梁下表面的两端紧固连接;在连杆(134)的下端设有螺纹而形成螺杆(13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呈工字形的上平板(131),其中间梁(132)两侧的端部设有圆弧(133),增加其连接强度;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泊森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博森佳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