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则有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砼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44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筋砼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预制构件(2),预制构件(2)包括长条形底板(3)、长条形立板(4),立板(4)立于底板(3)上,并与底板(3)连接成整体,多块预制构件(2)彼此拼装组合,其上叠合有钢筋砼(1),彼此粘结成整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二条长条形立板(4)相互平行,长条形立板(4)上设置有与立板(4)正交或斜交的至少一个用于现浇砼的横肋模腔(5),横肋模腔(5)顶部为模腔墩(6),立板(4)上的横肋模腔(5)相互平行,现浇钢筋砼(1)穿过横肋模腔(5)。这样,钢筋砼叠合板具有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和桥梁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砼叠合板
技术介绍
用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楼板,能承受双向荷载,不需现场支模,而且造价低,吊装、运输容易。这种带肋预制构件,包括长条形底板、长条形立板,并与底板连接成整体。通常这种预制构件的立板长度与底板长度一致,在用这种预制构件拼装形成承受双向荷载的楼板时,现浇砼在立板部位无法通过,不能形成连通的与立板交叉的现浇砼肋,同时,在与立板垂直的方向,各种管线布置需要现场打洞穿线,既浪费混凝土材料,又浪费工时,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钢筋砼叠合板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砼叠合板,具有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钢筋砼、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包括长条形底板、长条形立板,立板立于底板上,并与底板连接成整体,多块预制构件彼此拼装组合,其上叠合有钢筋砼,彼此粘结成整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二条长条形立板相互平行,长条形立板上设置有与立板正交或斜交的至少一个用于现浇砼的横肋模腔,横肋模腔顶部为模腔墩,立板上的横肋模腔相互平行,现浇钢筋砼穿过横肋模腔。这样,由于至少二条长条形立板相互平行,长条形立板上设置有与立板正交或斜交的至少一个用于现浇砼的横肋模腔,横肋模腔顶部为模腔墩,立板上的横肋模腔相互平行,现浇钢筋砼穿过横肋模腔,因而预制构件用于施工时,在立板的现浇砼的模腔部位,现浇砼能顺畅通过,形成连通的与立板交叉的现浇砼肋,与立板共同形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结构或者双向肋结构,叠合板的整体性更好;同时,在与立板垂直的方向,通过现浇砼的模腔可非常顺畅地布设各种管线,并可随意进行调整,所布设的各种钢筋因有现浇砼的包裹,不会产生锈蚀现象,而且不再需要现场打洞,因而这种钢筋砼叠合板具有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同时,钢筋砼叠合板还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制作容易等特点,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和空腹桥梁使用,特别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板中设置有至少一根纵长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穿过模腔墩。这样,纵长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将立板及模腔墩连成了整体的受力构件,大大加强了长条形立板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抗拉、抗压性能更好,同时也使得模腔墩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不易折断、脱落,可有效地保护预制构件不被损坏,同时,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可参与叠合板结构的共同受力,改善楼板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穿过模腔墩的纵长钢筋与底板构成整体负弯矩受力构件。这样,预制构件在板中可承受部分负弯矩分力,分担了现浇砼受力构件的荷载,能够参与结构共同受力,改善了现浇砼板的受力结构,并使其内部结构更加合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纵长钢筋施加有预加应力,立板的顶部和模腔墩为预应力构件。这样,当纵长钢筋施加有预加应力,立板的顶部和模腔墩为预应力构件时,预制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弹性变形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在同等荷载的情况下和普通现浇板或预制板相比,可减薄板的厚度,节省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板与底板相交部位有至少一根纵长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这样,在立板与底板相交部位设置纵长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后,立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抗拉、抗压能力更强,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在同等荷载的情况下和普通现浇板或预制板相比,可减薄板的厚度,节省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预应力或非预应力的钢筋或钢丝或钢绞线设置在底板内。这样,预制构件底板的抗折能力、强度和刚度均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使预制构件不易折断、开裂,能够有效地保证现浇砼和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楼板的浇筑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内的纵长钢筋或钢绞线与模腔墩构成整体受力构件。这样,预制构件底板的抗折能力、强度和刚度均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使预制构件不易折断、开裂,能够有效地保证现浇砼和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楼板的浇筑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内的纵长钢筋或钢绞线施加有预加应力,底板与立板的下部为预应力构件。这样,当纵长钢筋施加有预加应力,立板的顶部和模腔墩为预应力构件时,预制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及弹性变形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在同等荷载的情况下和普通现浇板或预制板相比,可减薄板的厚度,节省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二条长条形的立板,彼此之间相互平行或者相交。这样,在底板上平行或者相交设置有至少二条长条形的立板后,提高了预制构件的抗折能力,可大幅度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有效地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上相交的长条形的立板彼此之间呈正交设置。这样,当底板上相交的长条形的立板彼此之间呈正交设置时,长条形的立板在提高底板纵向承压能力的同时,横向设置的长条形立板也提高了底板的横向抗压能力,使预制构件形成了双向承力构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或/和立板或/和模腔墩为混凝土制成。这样,底板、立板或者模腔墩为砼制成时,上述构配件的强度和刚度均十分优良,同时,砼的价格便宜,制作方便,可有效地降低楼板的综合造价。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板或/和立板或/和模腔墩内设置有钢筋网或钢丝网。这样,在所述底板、立板或者模腔墩内设置钢筋网或者钢丝网后,上述构配件的强度和刚度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得上述构配件在应用过程中不易折断、开裂或者损坏,同时,也提高了预制构件的承力能力和整体性能,提高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在同等荷载的情况下和普通现浇板或预制板相比,可减薄板的厚度,节省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立板设置于距底板的边5-70mm的部位,且与底板的边平行。这样,相邻预制构件拼合后,可省去现浇砼用模板,降低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立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轻质板、开口空心盒、槽形构件、轻质实心构件或者四面封闭的空心构件。这样,在立板的一侧设置上述构件后,可有效地减少现浇砼的用量,提高现浇预制相结合形成的楼板的空心率,减轻楼板的自重,降低楼板的综合造价。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板、开口空心盒、槽形构件、轻质实心构件或者四面封闭的空心构件设置于两立板之间。这样,在两立板之间设置有轻质板、开口空心盒、槽形构件、轻质实心构件或者四面封闭的空心构件,可有效地减少现浇砼的用量,提高现浇预制相结合形成的楼板的空心率,减轻楼板的自重,降低楼板的综合造价。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板、开口空心盒、槽形构件、轻质实心构件或者四面封闭的空心构件与立板的至少一侧面叠合。这样,上述构件与立板的侧面叠合后,两者叠合部位的强度均得到了共同加强,使预制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易被破坏,方便了存放运输、安装及施工。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轻质板、开口空心盒、槽形构件、轻质实心构件或者四面封闭的空心构件与立板的侧面和底板的上面均叠合。这样,上述构件与立板的侧面和底板的上面均叠合后,两者叠合部位的强度和刚度均得到了共同加强,使预制构件在实际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砼叠合板,包括钢筋砼(1)、预制构件(2),预制构件(2)包括长条形底板(3)、长条形立板(4),立板(4)立于底板(3)上,并与底板(3)连接成整体,多块预制构件(2)彼此拼装组合,其上叠合有钢筋砼(1),彼此粘结成整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二条长条形立板(4)相互平行,长条形立板(4)上设置有与立板(4)正交或斜交的至少一个用于现浇砼的横肋模腔(5),横肋模腔(5)顶部为模腔墩(6),立板(4)上的横肋模腔(5)相互平行,现浇钢筋砼(1)穿过横肋模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则有
申请(专利权)人:邱则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