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体型线放样光顺
,尤其涉及一种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母型船及船模水池实验设计得到的理论船壳曲线,在未经放样处理前会存在局部凹凸不平顺区域,如按该型线进行船壳建造会导致船体外板不平顺、不美观,并且会导致水下部分航行阻力的增加。因此在进行船舶设计、建造前,对船体型线进行三向光顺处理,以方便后续船体结构放样与结构设计建模工作。在船舶领域,喷水推进作为一种特殊的推进方式,它是通过艉部船底的吸口将水吸入流道,然后从喷口处的喷泵中喷出高速水流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船舶前进。而采用喷水推进的船舶在艉部船底处增设有流道区域,如采用传统方法将包含流道的艉部船体型线进行整体放样光顺,通过现有的船舶设计软件是无法进行的,如通过原始手工放样,虽能完成放样工作,但工作量较大且光顺精度较低,且手工放样无法生成型线数据供后续设计建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在保证放样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放样工作难度,提高了放样工作效率,保证了后续设计建模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原始船体型线,对艉部型线进行放样光顺并得到艉部放样型线;步骤二:依据原始流道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流道设计模型进行型线提取,得到流道理论型线;步骤三:将所述艉部放样型线与所述流道理论型线的重叠区域进行替换,对所述艉部放样型线与所述流道理论型线的过渡区域进行光顺,并得到流道放样型线;步骤四:对所述流道放样型线进行拆分,将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所述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的两侧过渡区域、所述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与艉部放样型线的两侧重叠区域定义为第一流道区域,将靠近外侧的流道区域、所述靠近外侧的流道区域的两侧过渡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原始船体型线,对艉部型线进行放样光顺并得到艉部放样型线;步骤二:依据原始流道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流道设计模型进行型线提取,得到流道理论型线;步骤三:将所述艉部放样型线与所述流道理论型线的重叠区域进行替换,对所述艉部放样型线与所述流道理论型线的过渡区域进行光顺,并得到流道放样型线;步骤四:对所述流道放样型线进行拆分,将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所述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的两侧过渡区域、所述靠近内侧的流道区域与艉部放样型线的两侧重叠区域定义为第一流道区域,将靠近外侧的流道区域、所述靠近外侧的流道区域的两侧过渡区域、所述靠近外侧的流道区域与艉部放样型线的两侧重叠区域定义为第二流道区域;步骤五:分别对所述第一流道区域和所述第二流道区域进行光顺,得到第一流道放样型线和第二流道放样型线;步骤六:将所述艉部放样型线、所述第一流道放样型线和所述第二流道放样型线进行整理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流道的艉部型线的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对所述艉部型线进行放样光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强,李珍,黄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