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具体涉及一种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
技术介绍
医疗船只在航行时,由于受到海浪的影响,会使船身产生一定幅度的摇摆。因此,需要一种可配合并联稳定平台使用的方舱,给医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手术环境。现有可展方舱多为长方形,空间扩展后整体刚度很差,动作可靠性不高,并且长方体医疗方舱内部空间十分有限,难以安装多种医用设备,医生和护士在方舱内部活动空间狭小,难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申请号为201220725590.0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方舱可移动式厨房,侧边翼板与底板铰接,其上部通过钢丝绳与箱体联接,实现翼板的展开与闭合,但是该专利技术很难承载较大大载荷,并且翼板完全放下时侧面无遮盖,不满足使用要求。申请号为201220714848.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信息化功能的可扩展手术方舱,其中包括中间的固定舱和可通过扩展机构折叠收进固定舱内的左右扩展舱,该专利技术将固定舱的空间扩大近三倍,空间利用率较高,但是该专利技术左右舱在收进固定舱时必须保证有一舱室内部无挂载物,否则会导致折叠失败,当左右舱室完全展开时,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所述各折叠机构在框架的两个侧面呈对称布置;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的所述框架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框架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四侧面;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置第三挡板,所述框架的下表面设置第四挡板;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内凹板、侧面第一平板、侧面第二平板、位于折叠机构顶部的第一三角板以及位于折叠机构底部的第二三角板;所述内凹板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所述各折叠机构在框架的两个侧面呈对称布置;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的所述框架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框架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第四侧面;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置第三挡板,所述框架的下表面设置第四挡板;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内凹板、侧面第一平板、侧面第二平板、位于折叠机构顶部的第一三角板以及位于折叠机构底部的第二三角板;所述内凹板的内侧下部内凹,形成一个内凹梯形面,所述内凹板的外侧为平面;所述内凹板与所述侧面第一平板通过滑动铰链体和第二转动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滑动铰链体包括可动铰链和滑轨,所述滑轨安装在靠近侧面第一平板的所述内凹板的内凹的侧面上;且所述滑轨的方向与所述框架的底面平行,所述可动铰链在滑轨的滑槽内移动;所述内凹板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与所述框架的第一侧面进行连接;所述侧面第一平板通过第二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至所述可动铰链的端部;所述侧面第一平板和侧面第二平板之间通过第三转动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侧面第二平板与框架的第二侧面之间通过第四转动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三角板与所述框架的第三侧面之间通过第五转动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三角板与所述框架的第三侧面之间通过第六转动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内凹板的下边缘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底面之上,所述内凹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框架的外部的上平面相平齐,以便对所述内凹板的转动角度形成限位作用;所述侧面第一平板的上下表面均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以便所述侧面第一平板在折叠过程中能够收回至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侧面第二平板的下边缘高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底面,所述侧面第二平板上边缘与所述框架外部顶面平齐,对所述侧面第二平板的折叠起角度限位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五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六转动连接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五转动连接件的轴线相互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由长方体展成六棱柱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第一平板与所述侧面第二平板的高度相等,且侧面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铁石,李树欣,王唱,丁实兴,祝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