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侧墙上会额外设置风道结构。风道结构通常由多个铝合金薄板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形成一个矩形箱体,然后将矩形箱体铆接在轨道车辆的侧墙上。这种独立设置的风道结构虽然可以保证轨道车辆内部的通风效果,但是,上述的风道结构增加了轨道车辆的车体重量,且占用轨道车辆的车内空间或车外空间,影响整个轨道车辆的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在侧墙上设置额外的风道系统导致轨道车辆的质量增加或体积增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包括侧墙本体;连接,多个侧墙立柱沿侧墙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侧墙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两个侧墙立柱与侧墙本体之间形成轨道车辆的辅助风道。进一步地,辅助风道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上的主风道相连通。进一步地,侧墙组件还包括内盖板,内盖板、多少侧墙立柱中的至少两个以及侧墙本体共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70),包括侧墙本体(701);多个侧墙立柱(710),均与所述侧墙本体(701)连接,所述多个侧墙立柱(710)沿所述侧墙本体(7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所述侧墙本体(701)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与所述侧墙本体(701)之间形成所述轨道车辆的辅助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70),包括侧墙本体(701);多个侧墙立柱(710),均与所述侧墙本体(701)连接,所述多个侧墙立柱(710)沿所述侧墙本体(7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所述侧墙本体(701)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与所述侧墙本体(701)之间形成所述轨道车辆的辅助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道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上的主风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内盖板(78),所述内盖板(78)、多少所述侧墙立柱(710)中的至少两个以及所述侧墙本体(701)共同围成所述辅助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车窗(73),设置在所述侧墙本体(701)上;内盖板(78),所述内盖板(78)设置在位于所述车窗(73)同侧的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辅助风道内的补强横梁(79),所述补强横梁(79)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对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横梁(79)包括:第一补强横梁(791),与所述侧墙本体(701)连接,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上设有与所述辅助风道连通的过渡风道;第二补强横梁(792),与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连接;内盖板(78),所述第二补强横梁(792)位于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和所述内盖板(78)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补强横梁(792)和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之间围成部分所述过渡风道,和/或,所述侧墙本体(701)和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之间围成其余部分的所述过渡风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缘结构,各所述凸缘结构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补强横梁(792)的内侧形成所述过渡风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与所述侧墙本体(701)焊接连接,和/或,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与所述第二补强横梁(792)焊接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立柱(710)包括第一折边(7101)、与所述第一折边(7101)相对的第二折边(71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折边(7101)和所述第二折边(7102)的立边(7103),所述第一折边(7101)与所述内盖板(78)连接,所述第二折边(7102)与所述侧墙本体(701)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边(7102)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补强横梁(791)的避让槽(7104)。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板(78)的一端与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墙立柱(710)的所述第一折边(7101)连接,所述内盖板(78)的另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至少两个所述侧墙立柱(710)中的至少另一个所述侧墙立柱(710)的所述立边(7103)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本体(701)上设有与所述辅助风道相连通的风道口(702),沿所述侧墙本体(701)的高度方向,所述风道口(702)位于所述补强横梁(79)的上方。13.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墙本体(701)上的车窗(73),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窗下横梁(703),所述窗下横梁(703)位于所述车窗(73)的下部。14.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组件还包括:侧墙角柱(704),设置在所述侧墙本体(701)的内侧;连接结构(705),所述连接结构(705)的第一端与轨道车辆的端墙角柱(81)连接,所述连接结构(705)的第二端与所述侧墙角柱(704)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705)的第一端与所述端墙角柱(81)的外壁面搭接,所述连接结构(705)的第二端与所述侧墙角柱(704)抵接。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侧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角柱(704)包括:第一立板(7041),与所述侧墙本体(70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第二立板(7042),与所述第一立板(7041)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立板(7042)与所述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田洪雷,喻海洋,吕任远,刘龙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