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启文专利>正文

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05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由至少八块矩形板组成,每两块矩形板之间均由铰轴铰连接构成一个可拆分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在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部设有对拉罗栓,其中所述的对拉罗栓的两端与矩形板之间的铰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结构比较简单,拆装方便,重量很轻。不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空腔或槽形建筑结构的整体式模板,尤其适合于电梯井结构施工。
技术介绍
传统电梯井模板通常采用现场人工组装,并且每层都要重复组装并拆除,造成人工、材料的极大浪费,还影响施工进度。针对上述不足人们专利技术了整体式电梯井施工模板。较为代表性的如中国专利94248262公开的“伸缩式电梯井模架”,中国专利01118755公开的“一种中心控制机构速调伸缩式刚性角电梯井模架”和中国专利200320110319公开的“伸缩式电梯井模架”,这类整体式模板包括底模板,墙体模板,支拆机构,由于墙体模板在横向上为整体结构,为了顺利拆模,还须设置活页角(角模)。这种型式的整体模板,结构比较复杂,使用安装与拆卸均不方便,制作成本也高,。中国专利95218259和200320123231公开的“三轴铰链伸缩电梯井筒整体提升模板”,其将井筒四壁模板在四角用单轴铰链角模联接,在每边由两块模板组成,在两块模板之间设置一个单轴铰链角模,模板背面的钢横梁只与每边的一个模板相连,钢横梁之间设置可调支撑杆,设置在井筒模板下部的提升底座上设有吊环,不倒支腿。该模板的结构仍然较为复杂,并且将模板与支撑横梁、提升底座等连为一体,因此,导致自重大,吊装要求高。不适应小型电梯井施工时使用。另外,该模板在使用时,铰轴易与水泥固结,影响拆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设计了一种整体式电梯井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模板存在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使用不便等问题。本技术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由至少八块矩形板组成,矩形板之间由铰轴铰连接,在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设有对拉罗栓,所述对拉罗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端的矩形板之间的铰轴相连接。所述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在模板内壁设置有可与模板分离的井字形龙骨,在井字形龙骨间有分层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的井字形龙骨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立体式支撑网架。所述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在铰轴外侧设置有可与铰轴分离的衬板。所述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其中的矩形板为八块并且对应有八支铰轴,电梯井的四壁中每壁分别对应有两块矩形板,对拉罗栓的连接点固定在该两块矩形板间的铰轴上。所述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其中的对拉罗栓共有八支,每四支一组,两组间呈直角设置,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本技术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结构比较简单,拆装方便,重量很轻。不用时可以折叠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展开示意图图2是整体式电梯井模板俯视示意图图3是整体式电梯井模板拆模俯视示意图图4是取掉支撑网与对拉罗栓后的拆模俯视示意图-->图5是套有罗栓连接套的铰轴图中1-电梯井模板2-支撑杆3-衬板4-对拉罗栓5-电梯井6-矩形板7-铰轴8-罗栓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1,由至少八块矩形板6和铰轴7组成,相邻两块矩形板之间由一支铰轴7连接,构成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可拆分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其中每一个电梯井壁至少对应两块矩形板,比如采用八块矩形板对应电梯井的四个面,每个面对应两块矩形板,在该两块矩形板之间的铰轴7上套接有至少四个罗栓连接套8,如图5所示。对拉罗栓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罗栓连接套8连接。上述对拉罗栓一般不少于八支,分为两组,每组四支,自上而下两组对拉罗栓相互垂直、相间等距离设置。整体式电梯井模板1在安装过程中要在每支铰轴7的外侧放置一个衬板3(其中位于拐角位置的衬板采用弧形板),用以隔离水泥,防止水泥进入矩形板或罗栓连接套与铰轴间的铰接面后影响其正常使用。本技术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侧设置有活动式立体支撑网架,该支撑网架由井字形龙骨与支撑杆2组成,其中井字形龙骨为四个,与电梯井四壁对应,在井字形龙骨的若干节点上设置有连接件,两个相对的井字形龙骨间有支撑杆2,该支撑杆由相互垂直的两组构成,分层设置,并且相邻支撑杆间由连接件相连,形成一个立体网架结构。支撑杆2为可伸缩结构,比如由两段端部制有罗纹的钢管连接而成,或者采用与对拉罗栓相同的伸缩结构为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与井字形龙骨节点连接件对应的连接装置。使用时,将整体式电梯井模板1吊装到位,然后将支撑网架放入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连接对拉罗栓4,调整电梯井模板使达到设计形状,然后调整支撑杆2的长度,使龙骨紧贴模板内壁放置。支撑杆2逐个点支撑到位后即可放置衬板。将衬板3安放在铰轴7的外侧。此时,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已完全就位。电梯井外部模板安装后,即可浇筑电梯井使成型。拆除整体式电梯井模板时,首先松开支撑杆2和井字形龙骨间的连接件。然后,逐个拧动对拉罗栓使其收缩的同时将矩形板6拉动最后使矩形板与电梯井墙体5脱离,当所有八支对拉罗栓4缩短约十分之一时,整体式电梯井模板与电梯井四面墙体彻底脱离,此时再将支撑杆2与井字形龙骨连接,如图3所示。先将网架吊离,如图4所示。此时可将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吊离另行就位安放。衬板3仍然在原位置没有随之脱落。可用其它工具轻轻敲击使其脱离墙体。实施例电梯井层高3米,内径2.5×2.5米,矩形板采用2.5-3mm普通钢板,共八块,每壁两块,单块矩形板的宽×长为1.25×3米;其展开如图1所示,铰轴为A;B;C;D;E;F;G;H八支。其中B;D;F;H位于四个拐角处。A;C;E;G四个对拉罗栓上套有罗栓连接套8。对拉罗栓为两组,每组四支,间隔垂直设置。龙骨采用木板制成,单壁龙骨面积2.3×2.7米。支撑杆2由两段带罗纹接头的钢管套接组成,支撑杆与龙骨间由金属扣件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由至少八块矩形板(6)组成,矩形板之间由铰轴(7)铰连接,在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设有对拉罗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罗栓(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端的矩形板之间的铰轴(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电梯井模板,由至少八块矩形板(6)组成,矩形板之间由铰轴(7)铰连接,在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内设有对拉罗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罗栓(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端的矩形板之间的铰轴(7)相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电梯井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内壁设置有可与模板分离的井字形龙骨,井字形龙骨间有分层设置的支撑杆(2),所述的井字形龙骨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立体式支撑网架。3.按照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刘启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