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984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4:35
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部位外观检测: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板件至少一侧有焊料溢出;b、连接柱上和/或板件上与焊接面相对的一侧不存在裂缝或存在的裂缝的开裂长度均小于等于2mm;若是,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不合格;(2)焊接部位牢固度检测:对板件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多次折弯,每次折弯后扳正再进行下一次折弯,若板件脱落或焊接部位开裂,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不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合格。该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统一规范且简单易行。

A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for Welding Joint of Connecting Column and Plate

A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applied to welded parts of connecting columns and plate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1) Appearance inspection of welded parts: judging wheth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met simultaneously: a. There is overflow of solder on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plate; B. There is no crack on the connecting column and/or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plate and the crack length is less than tha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elded surface. If it is 2mm, the appearance of the welded part of the product will be judged to be qualified, otherwise the appearance of the welded part will be judged to be unqualified; (2) The solidity of the welded part will be tested by bending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plate separately several times, and then bending the plate correctly after each bending. If the plate falls off or the welded part cracks, the solidity of the welded part will be judged to be unqualified, otherwise the product will be judged to be welded. Firmness of joint is qualified. The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applied to the welded parts of connecting columns and plates is unified, standardized and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的质量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紧固方式,目前电表上的电流铜柱也有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紫铜片上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流铜柱1a的焊接端4a的一侧沿厚度方向被减薄用于形成与紫铜片2a的下表面相抵的台阶面3a,所述紫铜片2a的下表面焊接在电流铜柱1a的焊接端4a的台阶面3a上,所述紫铜片2a的宽度小于电流铜柱1a的台阶面3a的宽度,且一般设置台阶面3a的深度大致等于紫铜片2a的厚度,以使紫铜片2a的上表面与电流铜柱1a衔接处的上表面持平。当然上述焊接结构不仅仅只是应用在电表的电流铜柱1a与紫铜片2a的连接上,而是可以推广到形状结构与电流铜柱1a和紫铜片2a类似的连接柱与板件上。但是目前未针对该连接件与板件的焊接部位设计一套统一规范且简单易行的质量检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统一规范且简单易行的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所述连接柱的焊接端的一侧沿厚度方向被减薄用于形成与板件的下表面相抵的台阶面,所述板件的下表面焊接在连接柱的焊接端的台阶面上,所述板件的宽度小于连接柱的台阶面的宽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部位外观检测: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板件至少一侧有焊料溢出;b、连接柱上和/或板件上与焊接面相对的一侧不存在裂缝或存在的裂缝的开裂长度均小于等于2mm;若是,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不合格;(2)焊接部位牢固度检测:对板件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多次折弯,每次折弯后扳正再进行下一次折弯,若板件脱落或焊接部位开裂,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不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合格。采用上述方法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从焊料、开裂长度和牢固度多个方面全面地检测了焊接部位的质量,检测项目全面、与实际相符、能得到较为准确的质量检测结果;而且每个方面的检测均非常简单易行,实现推广较为容易,因此非常适合作为统一的规范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对板件正面和背面进行折弯的角度均大于等于60°。该设置需对板件施加较大的折弯力,从而能满足对产品焊接牢固度的需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对板件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2-5次折弯。合理数量的折弯次数,在满足对产品焊接牢固度的需求的同时,可使检测较为容易,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对板件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3次折弯。该设置可较好地满足对产品焊接牢固度的需求,又可使检测较为容易,效率较高。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在连接柱的焊接端具有台阶面的一侧上标记一图案,所述图案的一部分位于连接柱上,另一部分位于板件上。该设置可辅助判断板件的焊接部位是否开裂,判断更准确直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图案为一条直线。该设置可使图案较为简单,检测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图案为一个圆。该设置可使图案较为简单,检测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图案为单个字母、数字或汉字。该设置可使图案较为简单,检测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为电表的电流铜柱,所述板件为紫铜片。该设置将该质量检验方法应用于电表的电流铜柱与紫铜片的焊接部位上。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还需判断是否同时满足条件:c、与紫铜片相连的电子部件未发生损坏。该设置可判断焊接时是否对电子部件造成损坏,从而使检测内容更丰富,更能满足对产品焊接的实际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连接柱与板件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柱与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弯折后连接柱与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反面弯折后连接柱与板件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图中:1a-电流铜柱,2a-紫铜片,3a-台阶面,4a-连接柱的焊接端。本专利技术图中:1-连接柱,2-板件,3-台阶面,4-连接柱的焊接端,5-焊料,6-裂缝,7-图案,8-电子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所述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一侧沿厚度方向被减薄用于形成与板件2的下表面相抵的台阶面3,所述板件2的下表面焊接在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台阶面3上,所述板件2的宽度小于连接柱1的台阶面3的宽度,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为电表的电流铜柱,板件2为紫铜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部位外观检测: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板件2至少一侧有焊料5溢出;b、连接柱1上和/或板件2上与焊接面相对的一侧不存在裂缝6或存在的裂缝6的开裂长度均小于等于2mm;c、与紫铜片相连的电子部件8未发生损坏;若是,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不合格;(2)焊接部位牢固度检测:在连接柱1的焊接端4具有台阶面3的一侧上标记一图案7,所述图案7的一部分位于连接柱1上,另一部分位于板件2上,图案7可为一条直线、一个圆、单个字母、单个数字、或单个汉字中的一种,这样可使图案7较为简单,图案7可用中性笔进行标记;对板件2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多次折弯,每次折弯的角度大于等于60°,每次折弯后扳正再进行下一次折弯,一般设置正面和背面折弯的次数均为2-5次,本实施例中设置正面折弯3次,背面折弯3次,若板件2脱落或焊接部位开裂,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不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合格,焊接部位是否开裂可通过上述设置的图案7是否发生移位来进行辅助判断,判断更方便直观。只有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和牢固度均合格,产品焊接部位质量检验结果才算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所述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一侧沿厚度方向被减薄用于形成与板件(2)的下表面相抵的台阶面(3),所述板件(2)的下表面焊接在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台阶面(3)上,所述板件(2)的宽度小于连接柱(1)的台阶面(3)的宽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部位外观检测: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板件(2)至少一侧有焊料(5)溢出;b、连接柱(1)上和/或板件(2)上与焊接面相对的一侧不存在裂缝(6)或存在的裂缝(6)的开裂长度均小于等于2mm;若是,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不合格;(2)焊接部位牢固度检测:对板件(2)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多次折弯,每次折弯后扳正再进行下一次折弯,若板件(2)脱落或焊接部位开裂,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不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所述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一侧沿厚度方向被减薄用于形成与板件(2)的下表面相抵的台阶面(3),所述板件(2)的下表面焊接在连接柱(1)的焊接端(4)的台阶面(3)上,所述板件(2)的宽度小于连接柱(1)的台阶面(3)的宽度,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焊接部位外观检测: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板件(2)至少一侧有焊料(5)溢出;b、连接柱(1)上和/或板件(2)上与焊接面相对的一侧不存在裂缝(6)或存在的裂缝(6)的开裂长度均小于等于2mm;若是,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外观不合格;(2)焊接部位牢固度检测:对板件(2)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多次折弯,每次折弯后扳正再进行下一次折弯,若板件(2)脱落或焊接部位开裂,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不合格,否则判定产品焊接部位牢固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板件(2)正面和背面进行折弯的角度均大于等于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连接柱与板件的焊接部位的质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板件(2)正面和背面分别进行2-5次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济民毛犇胡钱波金海波魏章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