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33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定位装置,涉及道路工程施工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边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稳定机构以及设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扦插杆、固定套、水平杆以及水平仪;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盘,且所述扦插杆与固定盘插接,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扦插杆插过固定盘并插入土地中,之后调节固定盘上的支撑杆,使不同位置的支撑杆与地面抵接,并通过水平杆上设置的水平仪确实固定盘以及与固定盘插接的扦插杆保持水平。当固定完扦插杆后,若外力不小心触碰到扦插杆,在固定盘以及支撑杆的支撑固定作用下,能够减少扦插杆产生的倾斜,增加施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桩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施工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边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公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施工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而作为施工测量放样的定位桩无论是对道路线型还是对道路纵断高程、横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5914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边桩定位装置,包括上部设置有螺纹的螺纹钢钎,在所述的螺纹钢钎的上部螺纹连接有钢套管,在所述的钢套管底部的螺纹钢钎上螺纹连接有竖向调节螺母限位片,所述的钢套管与一个直角形挂线架焊接相连,在所述的直角形挂线架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板上焊接有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卡,位于所述的限位卡内侧的水平板部分用于支撑钢绞线,在所述的钢套管与螺纹钢钎的间隙中塞紧设置有钢楔形块。使用时将车丝螺纹钢钎打入所对应的中心点土层中。但是这种用于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边桩定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螺纹钢钎单独存在,在插入过程中,或插入完成之后接受到些许碰撞,都可能造成螺纹钢钎产升倾斜,不利于施工精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精度的边桩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与定位机构插接的稳定机构以及设置在稳定机构上的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扦插杆、与扦插杆连接的固定套、固定在固定套的外侧并且与扦插杆垂直的水平杆以及固定在水平杆上的水平仪;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固定盘,且所述扦插杆与固定盘插接,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以固定盘的圆心为圆心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扦插杆插过固定盘并插入土地中,之后调节固定盘上的支撑杆,使不同位置的支撑杆分别与地面抵接,并通过水平杆上设置的水平仪确实固定盘以及与固定盘插接的扦插杆保持水平。当固定完扦插杆后,若外力不小心触碰到扦插杆,在固定盘以及支撑杆的支撑固定作用下,能够减少扦插杆产生的倾斜,提高施工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盘增加支撑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增加支撑杆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盘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点为固定盘的圆心,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盘底端的固定环,转动盘的半径小于固定盘的半径,固定环的半径小于转动盘的半径;固定环上滑动连接有顶杆,转动盘上开设有顶杆抵接的弧形槽,且弧形槽的一端靠近固定环,另一端远离固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转动,使得与弧形槽抵接的顶杆的从固定环内顶出,并与扦插杆抵接,通过转动的角度控制顶出杆的顶出量,从而方便对不同半径的扦插杆进行插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环抵接另一端与弧形槽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与能够自动将伸出的顶出杆带回,增加操作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的圆周外侧设置有棘齿,所述固定盘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棘齿配合的棘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与棘块配合,能够防止转动盘的倒转,增加转动盘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的外围固定有放置盘,放置盘的直径小于固定盘的直径,所述棘块上设置有卡紧弹簧,卡紧弹簧的一端与棘块抵接另一端与放置盘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弹簧顶紧棘块,能够一直使棘块与棘齿配合,增加棘齿与棘块工作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加转动盘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伸入固定环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夹紧扦插杆夹紧头,且夹紧头与扦插杆的接触面为齿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面增加顶出杆与扦插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扦插杆的固定盘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扦插杆的底端固定有扦插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扦插头方便扦插杆插入地面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固定盘与支撑杆增加扦插杆的稳定性,减少扦插杆插入地面后因受到外力而产生的倾斜,增加扦插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图2为扦插杆的轴测图;图3稳定机构的轴测图;图4为转动环的轴测图。图中:1、定位机构;11、扦插杆;111、扦插头;12、固定套;13、固定架;131、水平杆;132、支撑杆;133、限位块;134、水平仪;2、稳定机构;21、固定盘;211、螺纹孔;22、放置盘;221、让位槽;23、转动盘;231、棘齿;232、转动杆;233、棘块;2331、卡紧弹簧;234、弧形槽;24、固定环;241、顶杆;242、复位弹簧;243、夹紧头;3、支撑组件;31、支撑杆;32、支撑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边桩定位装置,参见图1,包括定位机构1、与定位机构1插接的稳定机构2以及与稳定机构2螺纹连接的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与稳定机构2螺纹连接的支撑杆31以及固定在支撑杆31底端的支撑盘32。参见图1,定位机构1包括插入地面内扦插杆11、与扦插杆11螺纹连接的固定套12以及固定在固定套12一侧固定架13。扦插杆11的底端固定有尖状的扦插头111。固定架13包括固定在固定套12的外侧并且与扦插杆11垂直的水平杆131以及一端固定在固定套12的外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杆131末端的支撑杆132。水平杆131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133,水平杆131上还固定有水平仪134。参见图3,稳定机构2包括固定盘21、固定在固定盘21底端的放置盘22、转动连接在固定盘21的底端并位于放置盘22内部的转动盘23以及固定在固定盘21底端并位于转动盘23内部的固定环24。放置盘22的半径小于固定盘21的半径,转动盘23的半径小于放置盘22的半径,固定环24的半径小于转动盘23的半径。固定盘2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11,螺纹孔211以固定盘21的圆心为圆心圆周阵列分布。支撑杆31(见图1)通过螺纹孔31与固定盘21螺纹连接。参见图3和图4,转动盘23的圆周边缘上设置有棘齿231以及与转动盘23固定连接的转动杆232。放置盘22上开设有供转动杆232转动的让位槽221。固定盘21上转动连接有与棘齿231配合的棘块233,棘块233上设置有卡紧弹簧2331,卡紧弹簧2331的一端与棘块233抵接,另一端与放置盘22抵接。转动盘23上还开设有若干弧形槽234,弧形槽234的一端靠近固定环24另一端远离固定环24。固定环24上滑动连接有顶杆241,顶杆241位于固定环24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夹紧扦插杆11(见图1)的夹紧头243,夹紧头243与扦插杆11接触的一端为齿面。顶杆24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42,复位弹簧242的一端与固定环24抵接,另一端与弧形槽234抵接。对转动杆232施力,带动转动盘23转动。起初顶杆241与转动盘23的弧形槽234远离固定环24的一端抵接,随着转动盘23的转动,顶杆241逐渐与弧形槽234靠近固定环24的一端抵接。在此过程中,顶杆241会被逐渐顶出固定环24,并带动夹紧头243对扦插杆11进行夹紧。在卡紧弹簧2331的作用下,棘块233始终与棘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1)、与定位机构(1)插接的稳定机构(2)以及设置在稳定机构(2)上的支撑组件(3);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扦插杆(11)、与扦插杆(11)连接的固定套(12)、固定在固定套(12)的外侧并且与扦插杆(11)垂直的水平杆(131)以及固定在水平杆(131)上的水平仪(134);所述稳定机构(2)包括固定盘(21),且所述扦插杆(11)与固定盘(21)插接,所述固定盘(2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11),螺纹孔(211)以固定盘(21)的圆心为圆心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与螺纹孔(211)螺纹连接的支撑杆(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1)、与定位机构(1)插接的稳定机构(2)以及设置在稳定机构(2)上的支撑组件(3);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扦插杆(11)、与扦插杆(11)连接的固定套(12)、固定在固定套(12)的外侧并且与扦插杆(11)垂直的水平杆(131)以及固定在水平杆(131)上的水平仪(134);所述稳定机构(2)包括固定盘(21),且所述扦插杆(11)与固定盘(21)插接,所述固定盘(2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11),螺纹孔(211)以固定盘(21)的圆心为圆心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与螺纹孔(211)螺纹连接的支撑杆(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的底端固定有支撑盘(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3),且转动点为固定盘(21)的圆心,转动盘(2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在固定盘(21)底端的固定环(24),转动盘(23)的半径小于固定盘(21)的半径,固定环(24)的半径小于转动盘(23)的半径;固定环(24)上滑动连接有顶杆(241),转动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隆生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