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调配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661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车调配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乘客调配区、若干上客区、车站控制系统、若干身份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一感应装置,乘客调配区包括至少一个调配区入口,乘客调配区与每个上客区的入口连通;身份终端记录有乘客信息,调配区入口设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进入所述调配区入口的每个身份终端中的乘客信息,并将乘客信息发送至车站控制系统;车站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每个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乘客信息和车辆信息将每个身份终端匹配至一上客区,并将每个身份终端引导至匹配的上客区的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人多车时快速人车匹配以及同一目的地或相近目的地的乘客配对乘车,进而提高乘车调配效率。

The System and Method of Passenger Allo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ssenger dispatching system and system, which includes passenger dispatching area, several upper passenger areas, station control system, several identity terminals and at least one first induction device. The passenger dispatching area includes at least one dispatching area entran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trance of each upper passenger area; the identity terminal records passenger information, and the dispatching area entrance has a first induction. The first induction device is used to collect passenger information from each identity terminal entering the allocation area entrance and send passenger information to the station control system; the station control system is used to obtain vehicle information in each upper passenger area; and the station control system is also used to match each identity terminal to the upper passenger area according to passenger information and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to transmit each identity terminal. The end is guided to the matching entrance of the upper passenger area.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fast matching of passengers and vehicles when many people and many vehicles are in use, and passengers of the same destination or similar destination can be paired to ride,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ide al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车调配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个人公交
,特别涉及一种乘车调配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机场或火车站等这类大型交通枢纽的出租车的乘车调配效率一直是一个较大的交通难题。现有的乘车调配系统一般采用传统的线性排队模式实现,即乘客有序线性排队,车辆也排队,由调度人员统一安排乘客按照排队顺序依次上车。即使车站设有多根车道,该调配系统每次也只能针对车道上并列排布的车安排并行上车,即只能实现同一时间有限人次上车,同时还存在如果前车乘客上车速度慢如搬运行李等堵住后面已上好乘客的车的情况,这将导致乘客排队等候上车的时间过长,乘客和车辆积压,整个车站的调度效率低。公开号为CN104908753A的中国专利申请《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中涉及独立式小车厢类似于出租车,同一车厢内的乘客具有相同的目的地,能够实现一站直达的功能。其中提到的车站中设有若干叶形上客区,该叶形上客区停有很多数人座小车,小车散开形成多个上客点,其同样也面临如何让乘客快速与不同的上客区中的多个小车匹配并快速上车的问题。这时候让哪些乘客该如何有序进入岛区,在高峰期,还希望能尽可能让同一目的地或同一方向即目的地相近的乘客配对出行,传统的先来后到式的排队系统不适合,而且在实际运行中,发车有先后,乘客并非能对所有发车点的发车情况一目了然,即便了解也无法对全局做出判断,并且无法将合适的乘客与合适的发车点配置,这种有序管理也不是依靠调度人员指挥,或者是个别调度员根据提示信息判断后指挥,而应该是一种整体化的有控制的调配系统来统一管理。如何做到多人多车时快速人车匹配、相同目的地和/或相似目的地配对上车,快速发车,以及提高每辆车上乘客的入座率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交通枢纽的乘车调配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人多车时快速人车匹配以及同一目的地或相近目的地的乘客配对乘车,进而提高乘车调配效率的乘车调配系统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乘车调配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乘客调配区和若干上客区,所述乘客调配区包括至少一个调配区入口,所述乘客调配区与每个上客区的入口连通;所述乘车调配系统还包括车站控制系统、若干身份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一感应装置,所述身份终端记录有乘客信息,所述调配区入口设有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进入所述调配区入口的每个身份终端中的所述乘客信息,并将所述乘客信息发送至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所述车站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每个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和所述车辆信息将每个身份终端匹配至一上客区,并将每个身份终端引导至匹配的上客区的入口。本方案中,乘客随身携带有身份终端,该身份终端中记录有乘客信息,该乘客信息包括该身份终端的识别信息,该身份终端同该乘客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携带有身份终端的乘客经调配区入口进入乘客调配区时,第一感应装置会采集该身份终端中的乘客信息并发送至车站控制系统,车站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该乘客信息时能够获知携带有该身份终端的乘客已进入乘客调配区,该乘客已准备好随时上车,车站控制系统还能够通过获取的身份终端的识别信息与身份终端进行交互,车站控制系统还能够获知乘客调配区中待乘车的乘客信息以及若干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其对应的上客区中能够提供上客的车辆的数量等,车站控制系统根据获取的乘客信息和车辆信息将每个身份终端匹配至一上客区,并将携带有该身份终端的乘客引导至上客区的入口,由此完成乘客乘车的有序调配。本方案中,将每个身份终端引导至匹配的上客区的入口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可以向身份终端发送短信,包括文字短信或语音短信,提示上客区的入口信息,也可以是发送路线提示信息,还可以是直接进行路线引导,例如实时线路导航。本方案中,乘车调配系统在硬件上设置了一个乘客调配区,乘客进入乘客调配区后由车站控制系统统一调度引导其至指定上客区上车,乘客被限制在该乘客调配区内,所以上车时间可控,由此能够避免携带有身份终端的乘客被引导过程中迟迟不能到达上客区的问题。本方案中,乘车调配系统在硬件上设置了一个乘客调配区和与之连通的若干个上客区,该硬件结构使得待上车的乘客进入乘客调配区后能够分散至若干个上客区并行乘车,各个上客区的车辆与乘客的排队情况互不影响,避免了传统的线性排队模式中前车等候影响后车运行、乘客按照排队顺序依次上车时乘客排队等候上车的时间过长、乘客和车辆积压,整个车站的调度效率低的问题。本方案中,车站控制系统在获知了乘客调配区中的乘客信息和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后,能够实现统一合理的调度,将身份终端和上客区匹配,使得携带有身份终端的乘客有序的到指定的上客区乘车,实现了多人多车时快速人车匹配乘车,进而提高了乘车调配效率。较佳地,所述车站控制系统包括站控和若干点控,所述点控与所述上客区一一对应;所述站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采集的所述乘客信息;所述点控用于:从所述站控获取所述乘客信息,获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车辆信息,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选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匹配的身份终端,并将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引导至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本方案中,站控用于获取进入乘客调配区中的所有身份终端的乘客信息,每位乘客携带的身份终端的识别信息都会由站控统一记录,供后续进一步使用。每个上客区对应一个点控,点控用于根据对应的上客区的车辆信息以及从站控获取的乘客信息为该上客区匹配身份终端,并将匹配到的身份终端引导至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本方案中,点控并非一定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也非一定是某个主机,其可以放置在对应的上客区附近,也可以和站控放置在一起,也可以是站控的一部分,只要其实现点控对应的功能即可。较佳地,所述站控还用于获取进站的客流信息和所有上客区的车流信息,所述站控还用于根据所述客流信息和所述车流信息计算得出调配等级,所述调配等级用于表示每个上客区被允许进入的最大的乘客组的数量,每个乘客组中的乘客对应一辆车;每个点控还用于在与自身对应的上客区中已有的乘客组的数量小于所述调配等级时选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匹配的身份终端,并将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引导至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本方案中,同乘一辆车的乘客构成一组乘客组,这些乘客的目的地相同,共占有一辆车。调配等级是指当前时刻每个上客区允许进入的最大的乘客组的数量。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上客区能够容纳10组乘客组,如果当前站控发布的调配等级为4,那么该上客区在进入了4组乘客组后其对应的点控也将停止为该上客区匹配身份终端,直到这4组乘客组中有车发出或者站控调整调配等级为大于4的值。本方案中,客流信息包括实际客流新增情况以及客流存量等信息。站控负责总的乘车调控,站控可以直接获取车站统计的客流信息,现有技术中车站统计客流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此不赘述;站控也可以通过对获取到的乘客信息进行记录和/或归类处理得出客流信息。站控还能够获取所有上客区的车流信息。站控根据获取的客流信息和车流信息能够计算得出调配等级,该调配等级供各个点控使用。每个点控会对进入其对应上客区的乘客数以及发车离开的乘客数做登记,以确定上客区现有的乘客组数量。每个点控判断自身对应的上客区中已有的乘客组的数量,当该数量小于调配等级时说明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客调配区和若干上客区,所述乘客调配区包括至少一个调配区入口,所述乘客调配区与每个上客区的入口连通;所述乘车调配系统还包括车站控制系统、若干身份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一感应装置,所述身份终端记录有乘客信息,所述调配区入口设有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进入所述调配区入口的每个身份终端中的所述乘客信息,并将所述乘客信息发送至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所述车站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每个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和所述车辆信息将每个身份终端匹配至一上客区,并将每个身份终端引导至匹配的上客区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客调配区和若干上客区,所述乘客调配区包括至少一个调配区入口,所述乘客调配区与每个上客区的入口连通;所述乘车调配系统还包括车站控制系统、若干身份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一感应装置,所述身份终端记录有乘客信息,所述调配区入口设有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用于采集进入所述调配区入口的每个身份终端中的所述乘客信息,并将所述乘客信息发送至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所述车站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每个上客区中的车辆信息,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和所述车辆信息将每个身份终端匹配至一上客区,并将每个身份终端引导至匹配的上客区的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控制系统包括站控和若干点控,所述点控与所述上客区一一对应;所述站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采集的所述乘客信息;所述点控用于:从所述站控获取所述乘客信息,获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车辆信息,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选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匹配的身份终端,并将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引导至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控还用于获取进站的客流信息和所有上客区的车流信息,所述站控还用于根据所述客流信息和所述车流信息计算得出调配等级,所述调配等级用于表示每个上客区被允许进入的最大的乘客组的数量,每个乘客组中的乘客对应一辆车;每个点控还用于在与自身对应的上客区中已有的乘客组的数量小于所述调配等级时选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匹配的身份终端,并将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引导至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上客区的入口设有身份验证装置,所述点控还用于向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发送密钥,所述密钥用于所述匹配的身份终端通过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的入口的身份验证装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调配区内部设有单向循环通道,所述调配区入口通向所述单向循环通道,所述单向循环通道上设有通向每个上客区的入口的下客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循环通道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水平扶梯,每个上客区的入口对应一个水平扶梯的下客端。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调配区中还设有辅道,所述辅道用于所述单向循环通道上在后的身份终端超越在前的身份终端。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乘客的目的地;所述车辆信息包括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调配等级减去所述车辆信息对应的上客区中已有的乘客组的数量的差值,所述第二数量为待上客的已有乘客的车的数量;所述点控用于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和所述乘客信息选取与所述点控对应的上客区匹配的身份终端包括:所述点控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量是否大于0,若是,则所述点控为对应的上客区任意选取一个身份终端作为匹配的身份终端;所述点控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数量是否大于0,若是,则所述点控还用于获取所述已有乘客的目的地,并筛选与所述已有乘客的目的地相同和/或相近的身份终端作为备选身份终端,从所述备选身份终端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作为匹配的身份终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调配区内部设有单向循环通道,所述调配区入口通向所述单向循环通道,所述单向循环通道上设有通向每个上客区的入口的下客口;所述单向循环通道分为若干区间,每个上客区对应一个所属区间,所述所属区间是指按照所述单向循环通道的运行方向最先到达所述上客区的所述区间;所述乘车调配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每个身份终端的定位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车站控制系统,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身份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身份终端所处的区间;每个点控还用于获取与自身对应的上客区所对应的所属区间中的身份终端的目的地,并在获取的身份终端的目的地中筛选与所述已有乘客的目的地相同和/或相近的身份终端作为备选身份终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区间叠加后等于或大于所述单向循环通道的范围。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若干第二感应装置,每个所述区间的两端至少各设一个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用于采集经过的所述身份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身份终端的定位信息包括通过时间。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为通讯定位模块、Wi-Fi定位模块、蓝牙定位模块、声波定位模块和/或信标系统。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身份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每个区间内的所有身份终端在所述单向循环通道的运行方向的先后顺序;所述点控从所述备选身份终端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作为匹配的身份终端包括:所述点控从所述备选身份终端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在所述单向循环通道的运行方向上顺序在先的作为匹配的身份终端。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调配系统还包括超时控制模块,所述超时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已有乘客在车上的等待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通知所述已有乘客的车先行。15.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控优先选取已经在所述单向循环通道上滞留超过第二预设时间的身份终端作为匹配的身份终端。16.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信息还包括乘客类型,所述乘客类型包括特抚乘客和普通乘客,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将特抚乘客类型的身份终端优先匹配至最近的上客区。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调配系统在与所述调配区入口距离最近的上客区预留位置,所述预留位置用于特抚乘客使用。18.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调配区与所述上客区成错层分布。19.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控定时或在固定时间间隔段判断所述第二数量是否大于0。20.如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控还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采集的每个身份终端中的乘客信息;每个点控通过访问所述站控以获取所述乘客调配区中的身份终端的目的地。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终端中的乘客信息包括待乘车的人数,当所述待乘车的人数大于1时,所述身份终端为多人身份终端,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人身份终端的乘客信息和所述车辆信息将所述多人身份终端匹配至一目标上客区,所述目标上客区中包括座位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待乘车的人数的车辆,所述车站控制系统还用于将所述多人身份终端引导至所述目标上客区的入口。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调配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袁其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