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74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边梁一侧和中间梁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叠合板间设置的调节螺栓及支撑板,支撑架沿叠合梁一侧并列设置三个截面为不规则的框架,框架的直角边分别对应叠合梁和叠合板,相对于叠合梁一侧的支撑架的直角边上设置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叠合梁上设置的预埋螺母,相对于叠合板上的支撑架的直角边上连接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通过预埋螺母连接于梁侧,延长搭接长度并在顶部连接调节模板支架,并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从而满足搭接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日益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各构件连接也将变得频繁且重要。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连接中,叠合梁-板连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存在。在这种连接形式中,叠合板的一端搭接在叠合梁的边缘,板的上方由吊车吊起,底部进行竖向支撑。而叠合梁-板连接节点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叠合板支撑长度的问题。就叠合梁来说,其保护层一般为15-20mm。在实际结构搭接时,由于构件的尺寸误差、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现场的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通常很难精准的顺利的完成搭接,往往需要多部门人员数次配合,反复调整才能完成,同时难以保证搭接质量。第二,叠合梁-板搭接之后节点处的后浇问题。把叠合板搭接于梁上之后,侧模板可应用对穿螺栓,但底模板的支撑将十分复杂,在无法保证搭接质量的情况下,底模板的支撑效果同样无法保证,最终影响节点刚度。第三,叠合板下竖向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问题。为保证安全性,叠合板的竖向支撑往往十分繁复,安装程序多且复杂。同时,大量的竖向支撑减小了底部的活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边梁一侧和中间梁两侧的支撑架(3)、支撑架(3)与叠合板(1)间设置的调节螺栓(4)及支撑板(6),所述支撑架(3)沿叠合梁一侧并列设置三个框架,所述框架的直角边分别对应叠合梁(5)和叠合板(1),相对于叠合梁(5)一侧的支撑架(3)的直角边上设置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叠合梁(5)上设置的预埋螺母(2),相对于叠合板(1)上的支撑架(3)的直角边上连接调节螺栓(4),在使用时,叠合板(1)下方的支撑架(3)上有支撑板(6),支撑架(3)与支撑板(6)之间通过调节螺栓(4)连接,通过调节支撑架(3)与支撑板(6)间的调节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边梁一侧和中间梁两侧的支撑架(3)、支撑架(3)与叠合板(1)间设置的调节螺栓(4)及支撑板(6),所述支撑架(3)沿叠合梁一侧并列设置三个框架,所述框架的直角边分别对应叠合梁(5)和叠合板(1),相对于叠合梁(5)一侧的支撑架(3)的直角边上设置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叠合梁(5)上设置的预埋螺母(2),相对于叠合板(1)上的支撑架(3)的直角边上连接调节螺栓(4),在使用时,叠合板(1)下方的支撑架(3)上有支撑板(6),支撑架(3)与支撑板(6)之间通过调节螺栓(4)连接,通过调节支撑架(3)与支撑板(6)间的调节螺栓(4)来调节支撑板(6)的高度;预埋螺母(2)未连接螺栓的一端设有挡块(8),预埋螺母(2)外周设置有对称倾斜的U型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是由等边角钢焊接成两长直角边与钢板焊接而成的框架,同一叠合梁(5)的三个支撑架(3)通过调节螺栓(4)与支撑板(6)相连,从而支撑叠合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顶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5)上的三个支撑架(3)之间通过焊接两个平行于叠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宏王亚楠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