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63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的梁底模板下方设置有一组木方背楞,木方背楞通过脚手架支撑,在梁底模板上对称地布置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对称地安装有梁侧模板,在梁侧模板上对称地铺设有叠合楼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现场装配和现浇结合的方式进行钢筋混凝土双层板施工,上下层板分别采用叠合楼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层叠合楼板可以作为上层板的模板,减少模板的损耗,也能满足保温、隔热、防水和承重的效果,而预制钢筋混凝土作为下层板,可以较好的承受荷载的作用。

A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Double-deck Slab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double-deck slab, which comprises a beam side formwork and a beam bottom formwork. Under the beam bottom formwork, a group of wooden square back corrugates are arranged. The wooden square back corrugates are supported by scaffolding, th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beam bottom formwork, the beam side formwork is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and the beam side formwork is arranged on the beam side. Composite floor slabs are symmetrically laid on the formwork. The invention adopts on-site assembly and cast-in-situ combination to construct reinforced concrete double-deck slabs. The upper and lower slabs adopt composite slabs and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respectively. The upper composite slabs can be used as the formwork of the upper slabs to reduce the loss of the formwork and also meet the effects of heat preservation, heat insulation, waterproof and load-bearing. The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as the lower slabs can bear better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双层楼板适应了施工建筑美观性的要求,通过使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留出一定的高度空间,在满足底板美观平整的同时,又可在双层楼板的夹层中安装一些照明、消防等设备进而达到对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上层板作为楼层平面,主要起到承载楼面荷载的作用,下层板则主要起到承受荷载和装饰建筑的作用,通过将两者进行连接可使上下层的楼板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承受能力。现有的双层楼板在施工时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支下层模板—绑下层板和梁钢筋—浇筑下层板混凝土—养护—支梁两侧模板—支上层板模板—绑上层板钢筋—上层板留洞-浇筑上层梁板混凝土-养护-拆除上层板支。该施工工艺施工速度慢,工序多,需要模板较多,对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另外双层板上下两层板与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这样就造成上层板的模板不能进行拆卸,其模板的浪费较大,不利于经济性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承载力能力强、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搭设一组木方背楞,然后在木方背楞上铺设梁底模板;步骤二、在梁底模板上绑扎梁的钢筋;步骤三、在梁的钢筋两侧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步骤四、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位于梁的两侧安装梁侧模板;步骤五、在梁侧模板的顶部放置叠合楼板,校正位置后,在叠合楼板放置后浇混凝土板的钢筋,并与梁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步骤六、浇筑后浇混凝土板和梁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形成钢筋混凝土双层板。上述方法中,绑扎梁的钢筋时,先布置主梁的下部纵筋以及弯起钢筋,再将箍筋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然后布置次梁的下部纵筋以及弯起钢筋,同样将箍筋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此时放置主梁和次梁的架立筋,将架立筋进行绑扎固定,最后将架立筋和主筋绑扎在一起。上述方法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和梁底模板的接缝小于1~3mm。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装置,包括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的梁底模板下方设置有一组木方背楞,木方背楞通过脚手架支撑,在梁底模板上对称地布置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对称地安装有梁侧模板,在梁侧模板上对称地铺设有叠合楼板。进一步,两侧梁侧模板的外侧对称地布置有次龙骨和主龙骨,对拉螺栓穿过梁侧模板后固定在主龙骨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现场装配和现浇结合的方式进行钢筋混凝土双层板施工,上下层板分别采用叠合楼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层叠合楼板可以作为上层板的模板,减少模板的损耗,也能满足保温、隔热、防水和承重的效果,而预制钢筋混凝土作为下层板,可以较好的承受荷载的作用。因此该施工工艺可以较好的减少双层板施工的难度和经济性,对于双层板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不影响结构的整体性的同时,简化了施工工艺,减少了工期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成型后的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胶合木板;2-次龙骨;3-主龙骨;4-对拉螺栓;5-梁底模板;6-木方背楞;7-脚手架;8-后浇混凝土板;9-叠合楼板;10-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1-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梁侧模板1和梁底模板5,所述的梁底模板5下方设置有一组木方背楞6,木方背楞6通过脚手架7支撑,在梁底模板5上对称地布置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上对称地安装有梁侧模板1,在梁侧模板1上对称地铺设有叠合楼板9。两侧梁侧模板1的外侧对称地布置有次龙骨2和主龙骨3,对拉螺栓4穿过梁侧模板1后固定在主龙骨3上。采用上述装置进行钢筋混凝土双层板施工时,可采用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搭设脚手架7,在脚手架7上搭设一组木方背楞6,然后在木方背楞6上铺设梁底模板5;步骤二、在梁底模板5上绑扎梁11的钢筋;绑扎梁11的钢筋时,先布置主梁的下部纵筋以及弯起钢筋,再将箍筋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然后布置次梁的下部纵筋以及弯起钢筋,同样将箍筋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此时放置主梁和次梁的架立筋,将架立筋进行绑扎固定,最后将架立筋和主筋绑扎在一起;步骤三、在梁11的钢筋两侧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0和梁底模板5的接缝小于2mm,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梁底模板5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的接缝处出现漏浆现象;步骤四、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上位于梁11的两侧安装梁侧模板1;步骤五、在梁侧模板1的顶部放置叠合楼板9,校正位置后,在叠合楼板9放置后浇混凝土板8的钢筋,并与梁11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步骤六、浇筑后浇混凝土板8和梁11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形成钢筋混凝土双层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搭设脚手架(7),在脚手架(7)上搭设一组木方背楞(6),然后在木方背楞(6)上铺设梁底模板(5);步骤二、在梁底模板(5)上绑扎梁(11)的钢筋;步骤三、在梁(11)的钢筋两侧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步骤四、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上位于梁(11)的两侧安装梁侧模板(1);步骤五、在梁侧模板(1)的顶部放置叠合楼板(9),校正位置后,在叠合楼板(9)放置后浇混凝土板(8)的钢筋,并与梁(11)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步骤六、浇筑后浇混凝土板(8)和梁(11)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形成钢筋混凝土双层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搭设脚手架(7),在脚手架(7)上搭设一组木方背楞(6),然后在木方背楞(6)上铺设梁底模板(5);步骤二、在梁底模板(5)上绑扎梁(11)的钢筋;步骤三、在梁(11)的钢筋两侧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步骤四、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10)上位于梁(11)的两侧安装梁侧模板(1);步骤五、在梁侧模板(1)的顶部放置叠合楼板(9),校正位置后,在叠合楼板(9)放置后浇混凝土板(8)的钢筋,并与梁(11)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步骤六、浇筑后浇混凝土板(8)和梁(11)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形成钢筋混凝土双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双层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绑扎梁(11)的钢筋时,先布置主梁的下部纵筋以及弯起钢筋,再将箍筋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然后布置次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张逸赵龙俊刘俊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