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68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及其组装方法,该楼板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钢板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上设置有倒“T”型永磁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下端为磁吸接收端;所述钢板的设有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磁吸接收端嵌入导槽内。该方法为:将磁性表座固定安装于钢板的预设位置,旋转磁性表座内磁铁至放开状态,将混凝土面板平稳放于钢板上部;再旋转磁性表座内磁铁至吸合状态,使所述混凝土面板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紧紧附着在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解决钢混界面易开裂腐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及其组装方法,属于组合式结构

技术介绍
钢-混凝土复合楼板是继钢筋混凝土楼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结构形式。目前,常见的钢-混凝土复合楼板有钢-现浇混凝土楼板和钢-叠合式混凝土楼板,它主要通过在混凝土面板与钢板界面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诸如栓钉、弯曲钢筋、槽钢等)来抵抗相对滑移等变形,从而组成一个整体以达到共同安全服役的目的。现有的钢-混凝土复合楼板由钢板、混凝土楼板及剪力栓钉通过现浇或装配等技术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具有组合作用显著、跨越能力强、抗弯刚度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楼面领域。但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效率低,建筑周期长,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2)采用上述剪力连接形式易导致界面混凝土开裂、剪力连接件腐蚀等问题;(3)既有楼板一旦损坏,无法更换新的楼板,不能实现循环利用,不利于建筑工业化;(4)耗材严重,不益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解决钢混界面易开裂腐蚀问题的节能环保的钢-混复合楼板及其组装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钢板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上设置有倒“T”型永磁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上端与所述混凝土面板制为一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下端为磁吸接收端;所述钢板的上表面固接有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嵌入所述磁性表座的导槽内使所述混凝土面板与钢板之间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连接在一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倒“T”型永磁体的上端与混凝土面板通过浇筑预制为一体;2)将磁性表座固定安装于钢板的预设位置,使所述磁性表座的顶部导槽与倒“T”型永磁体下端的磁吸接收端位置相对应;3)旋转磁性表座内磁铁至放开状态,此时将混凝土面板平稳放于钢板上部,使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陷入磁性表座顶部导槽内;4)将磁性表座内磁铁旋转至吸合状态,从而使所述混凝土面板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紧紧附着在钢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性表座为现有技术,通常外壳为两块导磁体,中间用不导磁的铜板隔开,内部设有一个可旋转的磁铁,此磁铁沿直径方向为N、S极,通过旋转磁性表座内的磁铁,可以形成两个工作状态:一个是放开状态,另一个吸合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磁性表座应用到楼板的组装中,即将所述磁性表座固定在钢板上,通过旋转内部的磁铁运动吸合状态时对所述倒“T”型永磁体进行磁吸,从而将所述混凝土面板与钢板之间吸附连接在一起形成新型组合楼板。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充分发挥了钢板和混凝土面板各自的优良性能,能够在减少楼板高度的同时,增大楼板的跨度,利于改善室内空间。2)本专利技术采用磁吸连接方式,在无形增强界面连接的同时,能有效解决结合面连接件腐蚀、混凝土开裂等现有技术难以控制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制混凝土面板和钢板,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施工质量。4)本专利技术中既有楼板一旦损坏,可以快速更换新的楼板,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利于建筑工业化,而且减少了耗能。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面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优选的,所述磁性表座与钢板通过焊接或自攻螺钉固定在一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磁性表座的磁吸原理示意图之一。图3是磁性表座的磁吸原理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楼板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钢板;3为强磁磁性表座;4为内六角转动手柄;5为倒“T”型永磁体;31为外壳;32为铜板;33为磁铁;34为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如图1-图4所示,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1(优选钢筋混凝土面板)和钢板2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上设置有倒“T”型永磁体5,所述倒“T”型永磁体5的上端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制为一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5的下端为磁吸接收端;所述钢板2的上表面固接有磁性表座3,所述磁性表座与钢板通过焊接或自攻螺钉固定在一起。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磁性表座3外壳31为两块导磁体(可采用铸铁制成),中间用不导磁的铜板32隔开,内部设有一个可旋转的磁铁33,此磁铁33沿直径方向为N、S极;所述磁性表座3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倒“T”型永磁体5的磁吸接收端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倒“T”型永磁体5的磁吸接收端嵌入所述磁性表座3的导槽内使所述混凝土面板1与钢板2之间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5与磁性表座3的磁吸作用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通过转动所述强磁磁性表座3内部的旋转式磁铁33调节磁性强弱,当转动所述旋转式磁铁33为水平方向时为放开状态,此时无磁吸作用;当转动所述旋转式磁铁33为上下方向时,为吸合状态,有磁吸作用。本实施例对混凝土面板、钢板的形状并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要,混凝土面板1的形状可以制为波形等形状。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中的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倒“T”型永磁体5的上端与混凝土面板1通过浇筑预制为一体;2)将磁性表座3固定安装于钢板2的预设位置,使所述磁性表座3的顶部导槽与倒“T”型永磁体5下端的磁吸接收端位置相对应;3)如图2所示,旋转磁性表座3内磁铁33为水平方向形成放开状态,从而使磁力线分别在两块导磁体中形成闭路,此时将混凝土面板1平稳放于钢板2上部,使倒“T”型永磁体5的磁吸接收端陷入磁性表座3顶部导槽内。4)如图3所示,将磁性表座3内磁铁33旋转90度形成吸合状态,此时磁力线从N极经其中一块导磁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另一块导磁体到S极形成磁力线闭合,从而使所述混凝土面板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紧紧附着在钢板上。如图4所示,磁性表座3内的磁铁33绕旋转轴34转动,旋转轴34的端部设有内六角孔,通过内六角转动手柄4驱动磁铁旋转来控制所述强磁磁性表座3的放开与吸合状态。手柄4顺时针旋转90°,所述强磁磁性表座3由放开状态转换到吸合状态,安装完成;手柄4逆时针旋转90°,所述强磁磁性表座3由吸合状态转换到放开状态,拆卸完成。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钢板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上设置有倒“T”型永磁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上端与所述混凝土面板制为一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下端为磁吸接收端;所述钢板的上表面固接有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嵌入所述磁性表座的导槽内使所述混凝土面板与钢板之间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钢板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上设置有倒“T”型永磁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上端与所述混凝土面板制为一体,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下端为磁吸接收端;所述钢板的上表面固接有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倒“T”型永磁体的磁吸接收端嵌入所述磁性表座的导槽内使所述混凝土面板与钢板之间通过所述倒“T”型永磁体与磁性表座的磁吸作用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为钢筋混凝土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磁吸式钢-混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表座与钢板通过焊接或自攻螺钉固定在一起。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伟喻江陆俊范向前董茂干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