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32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从左到右通过转轴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且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表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滚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缓冲板可对落下的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进行一次缓冲,冲击力通过转筒带动缓冲板,利用第二弹簧的拉力下将冲击力吸收,而利用导柱、浮动板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可在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下时,浮动板下压第一弹簧进行二次缓冲,将矿石或废金属块料的冲击力基本卸去,保持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到传送带上的冲击力较小,避免长久使用后损伤装置,延长了使用寿命。

A Belt Conveyor for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lt conveyor for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ide plates.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two side plates rotates from left to right to connect the first drum and the second drum in turn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urfaces of the first drum and the second drum are connected by a conveyor belt. The front of the first dru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elt pulley.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buffer plate to buffer the falling ore or scrap metal block once, and the impact force drives the buffer plate through the rotary drum, and absorbs the impact force under the pulling force of the second spring. When the ore or scrap metal block falls down, the floating plate can press the first spring for the second buffer, and the ore or scrap metal block can be absorb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uide pillar, the floating plate and the first spring.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material is basically unloaded, keeping the impact force of ore or scrap metal on the conveyor belt small, avoiding damage to the device after long-term us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运输装置,具体为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就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冶炼过程中包括有传送矿石或废金属块料的传送装置,且为多个传送装置组成,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当矿石或废金属块料从较高的传送装置上落到较低的传送装置上时,会具有较大的冲击力,长久使用后,设备容易损坏变形,需要经常检修,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从左到右通过转轴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且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表面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滚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滚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贯穿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浮动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优选的,所述导柱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台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导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左侧且位于压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传送带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通过在支撑台的内部贯穿有导柱,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浮动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导柱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台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导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支撑架的左侧且位于压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利用缓冲板可对落下的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进行一次缓冲,冲击力通过转筒带动缓冲板,利用第二弹簧的拉力下将冲击力吸收,而利用导柱、浮动板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可在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下时,浮动板下压第一弹簧进行二次缓冲,将矿石或废金属块料的冲击力基本卸去,保持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到传送带上的冲击力较小,避免长久使用后损伤装置,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底板;2、侧板;3、转轴;4、第一滚筒;5、第二滚筒;6、传送带;7、第一皮带轮;8、电机;9、第二皮带轮;10、皮带;11、支撑台;12、导柱;13、浮动板;14固定架;15、转筒;16、缓冲板;17、支撑架;18、压板;19、第一弹簧;20、固定块;21、第二弹簧;22、限位柱;23、支撑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从左到右通过转轴3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且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的表面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转轴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且第二皮带轮9的表面通过皮带10与第一皮带轮7传动连接,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1,支撑台11的内部贯穿有导柱12,导柱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13,浮动板1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15,且转筒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6,浮动板1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18。在本实施例中,导柱12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台11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弹簧19,导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7的左侧且位于压板1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21的顶端与压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20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弹簧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传送带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筒23。工作原理:在支撑台11的内部贯穿有导柱12,导柱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13,浮动板1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15,且转筒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6,浮动板1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18,导柱12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台11的上方套设有第一弹簧19,导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支撑架17的左侧且位于压板1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的顶端与压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利用缓冲板16可对落下的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进行一次缓冲,冲击力通过转筒15带动缓冲板16的转动而传递给压板18,利用第二弹簧21的拉力下将冲击力吸收,而利用导柱12、浮动板13与第一弹簧19的配合,可在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下时,浮动板13下压第一弹簧19进行二次缓冲,将矿石或废金属块料的冲击力基本卸去,保持矿石或废金属块料落到传送带6上的冲击力较小,避免长久使用后损伤装置,延长了使用寿命,最后利用电机8、第一皮带轮7、皮带10与第二皮带轮9的配合,使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转动,进而使传送带6将矿石或废金属块料向左传送。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从左到右通过转轴(3)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且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的表面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且第二皮带轮(9)的表面通过皮带(10)与第一皮带轮(7)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的内部贯穿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13),所述浮动板(1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15),且转筒(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6),所述浮动板(1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且支撑架(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金设备用带式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从左到右通过转轴(3)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且第一滚筒(4)和第二滚筒(5)的表面通过传送带(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滚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9),且第二皮带轮(9)的表面通过皮带(10)与第一皮带轮(7)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侧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的内部贯穿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动板(13),所述浮动板(1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筒(15),且转筒(15)的表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宏源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