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324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所述传送轴外侧壁套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内端壁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内端开有夹持口,所述竖板内腔开有竖板腔体,所述竖板内端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侧壁套有皮带,所述竖板腔体内腔壁下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使得样品在不与传送带不进行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移动,方便检测人员对样品的外表进行观察,防止样品传送过程中磨损;使得样品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转,使得检验人员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对样品表面进行观察。

A Sample Transf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mple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a conveyor belt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veyor shaft, a vertical plate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veyor belt end, a clamp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axis movement, a clamping opening is opened on the inner end of the clamping device, a vertical plate cavity is opened on the inner end of the vertical plate, and a front shaft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inner end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e end is fixed with a rotating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first belt pulley,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belt pulley is covered with a belt. The lower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vertical plate cavity is movably mounted with a second gear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so that the sample can be moved without contacting the conveyor bel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inspectors to obser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ample and prevent the sample conveying process. Medium wear; so that the sample can rotat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so that inspectors can observe the sample surface in all directions without dead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样品传送
,具体为一种样品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样品作为商品的品质代表展示时,代表同类商品的普遍品质,包括商品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机械性能、外观造型、结构特征、色彩、大小、味觉等等。它或者是从整批商品中抽取出来作为对外展示模型和产品质量检测所需;或者在大批量生产前根据商品设计而先行由生产者制作、加工而成,并将生产出的样品标准作为买卖交易中商品的交付标准。在对样品进行检验时需要将样品进行移动传输,现有的样品传送装置大多将样品之间放置在传送装置上,使得样品有一面或者多面在传输过程中观察不到,这对样品的初次直观观察外表检验造成影响,降低检查人员判定样品表面合格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样品传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下端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装置本体上端面开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腔前后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传送轴外侧壁套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内端壁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内端开有夹持口,所述竖板内腔开有竖板腔体,所述竖板内端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侧壁套有皮带,所述竖板腔体内腔壁下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固定连接于第一皮带轮。优选的,所述竖板贯穿于传送带内腔安装于传送带下端面。优选的,所述传送轴均匀排列于安装腔体内腔。优选的,所述竖板均匀排列于传送带外端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样品传送装置,通过设有装置本体、支撑腿、安装腔体、传送轴、第一齿轮、传送带、竖板、夹持装置和夹持口结构,使得样品在不与传送带不进行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移动,方便检测人员对样品的外表进行观察,防止样品传送过程中磨损;通过设有竖板腔体、转动杆、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齿轮和第二皮带轮结构,使得样品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转,使得检验人员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对样品表面进行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11支撑腿、2安装腔体、3传送轴、31第一齿轮、4传送带、5竖板、51夹持装置、52夹持口、53竖板腔体、54转动杆、55第一皮带轮、56皮带、57第二齿轮、58第二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对样品进行传送,方便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观察。所述装置本体1下端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下端固定胶粘有减震垫,使得支撑腿11具有减震作用,防止震动将样品震坏。所述装置本体1上端面开有安装腔体2,安装腔体2安装传送装置。所述安装腔体2内腔前后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传送轴3,传送轴3带动传送带4进行转动。所述传送轴3均匀排列于安装腔体2内腔。多个传送轴3的设定使得传送带4移动更稳定,同时根据传送轴3设定数量调节样品自转的速度,传送轴3数量越多,样品自转的速度就越快。所述传送轴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57进行转动,第一齿轮31对每个经过的第二齿轮57均进行短暂的拨动。所述传送轴3外侧壁套有传送带4,传送带4前端面呈环形,传送带4套在传送轴3外侧壁,传送轴3通过传送带4带动竖板5进行移动。然后传送轴3在通过第一齿轮31拨动第二齿轮57转动。所述传送带4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5,竖板5支撑夹持装置51,竖板5胶粘在传送带4内腔。所述竖板5内端壁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51,夹持装置51对样品进行夹持,使得样品与传送带4不产生接触,防止样品磨损或者观察不全面。所述夹持装置51内端开有夹持口52,样品位于夹持口52内腔,通过夹持装置51对样品进行夹持。所述竖板5均匀排列于传送带4外端壁。可以通过时对多个样品进行传送。所述竖板5贯穿于传送带4内腔安装于传送带4下端面。使得第一齿轮31可以对竖板5内腔的第二齿轮57转动。所述竖板5内腔开有竖板腔体53,竖板腔体53的内腔安装有带动夹持装置51自转的结构。所述竖板5内端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4,转动杆54带动夹持装置51进行自转,转动杆54右端固定连接于夹持装置51左端的转轴。所述转动杆54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8通过皮带56带动第一皮带轮55进行转动,然后第一皮带轮55通过转动杆54带动夹持装置51进行转动。所述第一皮带轮55侧壁套有皮带56,所述竖板腔体53内腔壁下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57,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57相啮合。通过第一齿轮31拨动第二齿轮57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皮带轮58通过皮带56带动第一皮带轮55转动。所述第二齿轮57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58。所述第二皮带轮58通过皮带56固定连接于第一皮带轮55。第二皮带轮58通过皮带56带动第一皮带轮55转动,然后第一皮带轮55带动转动杆54转动,转动杆54通过转轴带动夹持装置51转动。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夹持装置51的夹持口52将装置进行固定,传送轴3转动带动传送带4转动,传送带4带动上端的竖板5进行向右移动,传送轴3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带动处于移动状态中的竖板5内腔的第二齿轮57进行转动,第二齿轮57带动第二皮带轮58转动,第二皮带轮58通过皮带56带动第一皮带轮55转动,然后第一皮带轮55带动转动杆54转动,转动杆54通过转轴带动夹持装置51转动,使得样品可以进行自转,方便检验人员观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下端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1),所述装置本体(1)上端面开有安装腔体(2),所述安装腔体(2)内腔前后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传送轴(3),所述传送轴(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1),所述传送轴(3)外侧壁套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5),所述竖板(5)内端壁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51),所述夹持装置(51)内端开有夹持口(52),所述竖板(5)内腔开有竖板腔体(53),所述竖板(5)内端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4),所述转动杆(54)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55),所述第一皮带轮(55)侧壁套有皮带(56),所述竖板腔体(53)内腔壁下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57),所述第二齿轮(57)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传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下端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1),所述装置本体(1)上端面开有安装腔体(2),所述安装腔体(2)内腔前后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传送轴(3),所述传送轴(3)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1),所述传送轴(3)外侧壁套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5),所述竖板(5)内端壁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51),所述夹持装置(51)内端开有夹持口(52),所述竖板(5)内腔开有竖板腔体(53),所述竖板(5)内端转轴前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54),所述转动杆(54)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55),所述第一皮带轮(55)侧壁套有皮带(56),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景涛丁斌陈杰沈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高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