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模具、3D玻璃热弯装置和3D玻璃热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19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以及具有该石墨模具的3D玻璃热弯装置以及利用该3D玻璃热弯装置实施的3D玻璃热弯方法。3D玻璃热弯装置包括: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下加热板上设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的上端口开设在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石墨模具,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2%,石墨模具设在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石墨模具位于上加热板的下方;和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与抽气通道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

Graphite Mould, 3D Glass Hot Bending Device and 3D Glass Hot Ben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phite mould for 3D glass forming, a 3D glass hot bending device with the graphite mould and a 3D glass hot bending method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3D glass hot bending device. The 3D glass hot bending device includes: the upper hea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hea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he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assag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exhaust passage is s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heating plate; the porosity of the graphite mould is more than 12%, the graphite mould is s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heating plate, the graphite mould is located under the upper heating plate; and the vacuum generator and the vacuum generator are pumped. The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assage. The 3D glass hot ben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high processing quality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模具、3D玻璃热弯装置和3D玻璃热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还涉及具有该石墨模具的3D玻璃热弯装置以及利用该3D玻璃热弯装置实施的3D玻璃热弯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3D玻璃热弯主要采用凹凸模热压方法,玻璃在成型过程中两个表面均受上下模具强力挤压。因此,如果上下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较高、模具颗粒较大或模具表面出现不良时,容易将此不良转移至玻璃表面,形成麻点、热橘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以及具有该石墨模具的3D玻璃热弯装置以及利用该3D玻璃热弯装置实施的3D玻璃热弯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所述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2%。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小于等于40%,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更加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25%,最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的气孔率为2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3D玻璃热弯装置,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包括: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所述下加热板上设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石墨模具,所述石墨模具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石墨模具,所述石墨模具设在所述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石墨模具位于所述上加热板的下方;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加工质量高、能耗低的优点。优选地,所述下加热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抽气通道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壁面上,优选地,所述抽气通道的下端口开设在所述下加热板的下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的下表面的形状与所述下加热板的上表面的形状适配。优选地,所述抽气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抽气通道构成多个抽气通道组,每个所述抽气通道组包括多个所述抽气通道,其中多个所述抽气通道组沿所述下加热板的横向和纵向中的一者间隔开地设置,每个所述抽气通道组的多个所述抽气通道沿所述下加热板的横向和纵向中的另一者间隔开地设置。优选地,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进一步包括:惰性气体源;和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中的一者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惰性气体源连通。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3D玻璃热弯装置实施的3D玻璃热弯方法,所述3D玻璃热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玻璃板放置在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的石墨模具的上表面上;B)利用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加热所述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受热热弯并贴合在所述石墨模具的上表面上,以便形成3D玻璃制品;和C)在实施所述步骤B)之前、之后或同时,提供惰性气体,并开启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的真空发生器以便抽真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方法具有防止石墨模具氧化、加工质量高、能耗低的优点。优选地,利用所述上加热板和所述下加热板将所述玻璃板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玻璃板的软化点温度且大于所述玻璃板的变形点温度,优选地,所述软化点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差小于等于预设值。优选地,所述3D玻璃热弯方法进一步包括:D)继续通入惰性气体,降低所述3D玻璃制品的温度,当所述3D玻璃制品的温度降至所述3D玻璃制品的应变点温度以下后,关闭所述真空发生器,优选地,所述3D玻璃热弯方法进一步包括:E)利用所述3D玻璃热弯装置的惰性气体源通过所述下加热板的抽气通道向所述石墨模具提供惰性气体,然后从所述石墨模具上取走所述3D玻璃制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机的第一冷却件(第二冷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前);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后);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前);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后);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40。如图10-图1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3D玻璃热弯装置40包括上加热板、下加热板421、石墨模具430和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示出)。下加热板421上设有抽气通道4211,抽气通道4211的上端口开设在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上,该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与抽气通道4211连通。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2%,石墨模具430设在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上。在利用3D玻璃热弯装置40加热玻璃板2之前、之后或同时,可以提供惰性气体,并开启该真空发生器以便抽真空。由于该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通过抽气通道4211与石墨模具430的气孔连通,因此开启该真空发生器后,惰性气体进入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内。此时,玻璃板2的预设部分(待热弯部分)受到其自身重力、惰性气体的压力(作用在玻璃板2的上表面上)和负压力(作用在玻璃板2的下表面上)。当玻璃板2的该预设部分的温度上升到玻璃板2的变形点温度以上时,玻璃板2的该预设部分在其自身重力、惰性气体的压力和该负压力的作用下,快速地发生变形(向下移动),直至贴合在石墨模具430的上表面上(此时整个玻璃板2都贴合在石墨模具430的上表面上),以便形成3D玻璃制品3。现有的用于3D玻璃的模具可以是金属模具、石墨模具。由于现有的热弯方法是将玻璃板加热到变形点温度,然后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挤压玻璃板(模压),以便玻璃板变形、进而形成3D玻璃制品,因此上模具和下模具需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这就要求上模具和下模具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由此当上模具和下模具为石墨模具时,石墨模具的气孔率基本等于零,以便保证石墨模具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在本申请中,由于将玻璃板2加热到玻璃板2的变形点温度以上(例如接近玻璃板2的软化点温度)、且使玻璃板2受到惰性气体的压力和该负压力的作用,因此无需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挤压玻璃板2。也就是说,可以只设置位于玻璃板2下方的石墨模具430,且石墨模具430受到的作用力非常小,因此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可以大于等于12%。而且,由于不再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挤压玻璃板2,玻璃板2的该预设部分在其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玻璃成型的石墨模具(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小于等于40%,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更加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大于等于18%且小于等于25%,最优选地,所述石墨模具(430)的气孔率为23%。3.一种3D玻璃热弯装置(4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加热板(419)和下加热板(421),所述下加热板(421)上设有抽气通道(4211),所述抽气通道(4211)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上;石墨模具(430),所述石墨模具(430)为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模具(430),所述石墨模具(430)设在所述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上,所述石墨模具(430)位于所述上加热板(419)的下方;和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抽气口与所述抽气通道(42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玻璃热弯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上设有凹槽(4213),所述抽气通道(4211)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凹槽(4213)的底壁面上,优选地,所述抽气通道(4211)的下端口开设在所述下加热板(421)的下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玻璃热弯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430)的下表面的形状与所述下加热板(421)的上表面(4212)的形状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玻璃热弯装置(40),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通道(4211)为多个,多个所述抽气通道(4211)构成多个抽气通道组,每个所述抽气通道组包括多个所述抽气通道(4211),其中多个所述抽气通道组沿所述下加热板(421)的横向和纵向中的一者间隔开地设置,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军哲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