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结构的加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12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加强承载元件(1),例如混凝土梁而设置的CFK-薄板(2)的末端部分成至少两个大致等厚的片(2’),并分别粘接在相应的、相互成一个角度分布的末端元件(3,4;12,13)的固定槽(9)内。将这个结构粘贴在承载元件(1)受拉的一面上,CFK-薄板(2)最好直接通过末端元件(3,4;12,13)相对于承载元件(1)预紧。末端元件(3,4;12,13)可以安装在承载元件(1)上相应的缺口内,或直接粘接和/或钉在承载元件(1)表面上,在必要情况下应用横向夹紧装置(6)。(*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加强装置以及按权利要求11前序部分的梁的加强方法。在整顿现有建筑物的承载结构时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承载结构应该适应于超过先前选择的载荷情况。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完全更换支承结构,找到了加强这种现有支承结构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承载结构可以是按常规建造的砖墙或例如钢筋混凝土墙或梁、木梁、塑料梁或钢梁。很久以来已知用后来装上的钢板加强这种支承结构。这里钢板、也就是带状钢板或薄钢板粘贴在承载结构的一面或两面上,尤其是承载结构受拉力的一面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进行,然后对粘贴提出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零件的准备和粘贴的进行必须在准确地规定的状态下进行。在这种方法时问题特别是出在锈蚀区内,也就是应该对露天的承载结构进行这种加强时,例如桥梁。由于这种薄钢板重量比较大和制造的问题可采用的最大长度受到限制。同样如果刚硬的薄钢板不能运入相应的室内,那么由于位置关系在封闭的室内的应用可能会有问题。此外在用在“头顶”上的情况下在粘接剂硬化以前薄钢板必须压紧在待加强的承载结构上,这同样意味着高的费用。由FR 2590608已知,采用金属或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CFK-薄板的承载结构(1)的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CFK-薄板(2)的至少一个末端劈成至少两片(2’),并装入一个末端元件(3,4;12,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雷戈尔施威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斯泰思海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