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4年5月25日、申请号为200410037064.5、名称为“一种盆状模壳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盆状模壳构件。(二)
技术介绍
目前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充缝隙,因而不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心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空心、实心)的方法。现浇砼楼板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在施工时要使用大量模板,这样,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慢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专利号为ZL00203695.9的“组合砼暗肋楼盖板”技术专利,它由预制薄板、模壳、暗肋、上板组成,各预制薄板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之上固定有模壳,模壳包括上板和周围侧板,相邻预制薄板或模壳之间设有暗肋,上板覆盖在模壳之上,并与暗肋连接为一体,该种楼盖板不再需要大量使用模板,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从而降低了成本。这种楼盖板中使用的模壳构件,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包括上壳(1)、周围侧壳(2),上壳(1)、周围侧壳(2)彼此围合形成开口盆状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1)、周围侧壳(2)自身或彼此之间的转角部位的至少一个中有料浆胚体胶结接合在一起的至少一条胶结结合缝(3),上壳(1)或周围侧壳(2)叠合有叠合层(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包括上壳(1)、周围侧壳(2),上壳(1)、周围侧壳(2)彼此围合形成开口盆状空腔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1)、周围侧壳(2)自身或彼此之间的转角部位的至少一个中有料浆胚体胶结接合在一起的至少一条胶结结合缝(3),上壳(1)或周围侧壳(2)叠合有叠合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结结合缝(3)为粘结在模板的料浆胚体在模板拼合部位形成的胶结结合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结结合缝(3)为粘结在模板的料浆胚体在模板的转角处形成的胶结结合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1)、周围侧壳(2)的壳体内有增强物(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结结合缝(3)为竖向缝;或者周围侧壳(2)上有至少二条竖向胶结结合缝(3);或者周围侧壳(2)上的至少二条竖向胶结结合缝(3)平行;或者周围侧壳(2)有至少二条竖向胶结结合缝(3)相交或者延伸后斜交或者立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状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结结合缝(3)与上壳(1)正交或斜交;或者胶结结合缝(3)为料浆胚体对接或料浆胚体搭接或料浆胚体插接而成的胶结结合缝;或者胶结结合缝(3)上设置有增强物(4)彼此搭接;或者胶结结合缝(3)中的增强物(4)为增强筋、丝、网;或者胶结结合缝(3)上设置有两料浆胚体外的补强物(5)补强加固;或者盆状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弧角(6)、倒角(7)、阴角(8)、折线角(9)、阳角(10)、台阶(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