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2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构成电致变色单元阵列;每个电致变色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叠放设置的色板、下透明电极层、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和上透明电极层;所述上、下透明电极层之间连接外电路用以提供初始化电压,所述下透明电极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外电路用以产生电流,所述电流经过所述下透明电极层且不经过所述变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每个电致变色单元作为一个像素点,利用电流驱动变色层中的离子做定向运动,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电致变色单元呈现多种不同的颜色,多个像素点组合可以实现彩色显示,解决了传统电致变色器件只有单色显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致变色器件常用的标准结构是由多种类型的材料集成类似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包括由沉积于两侧玻璃基板之间的透明导电材料、电致变色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组成的5层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透明电极层1、变色层2、电解质层3、离子存储层4、透明电极层1,其工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两步:(1)在两透明电极层1之间施加一正向电压,在正向电场作用下,电解质层3中的活性离子注入变色层2,引起变色层2发生着色过程;(2)在两透明电极层1之间施加一反向电压,在反向电场作用下,活性离子从变色层2中抽取出来,引起变色层2发生褪色过程。传统的电致变色器件采用上下两透明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电场驱动变色层变色,其缺点是只能够单色显示,无法满足彩色显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能够在电流驱动的作用下呈现多种不同的颜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通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构成电致变色单元阵列;每个电致变色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叠放设置的色板、下透明电极层、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和上透明电极层;所述上、下透明电极层之间连接外电路用以提供初始化电压,所述下透明电极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外电路用以产生电流,所述电流经过所述下透明电极层且不经过所述变色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构成电致变色单元阵列;每个电致变色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叠放设置的色板、下透明电极层、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和上透明电极层;所述上、下透明电极层之间连接外电路用以提供初始化电压,所述下透明电极层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外电路用以产生电流,所述电流经过所述下透明电极层且不经过所述变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包括交叉排布的位线和字线;所述电致变色单元阵列中,每一行电致变色单元通过所述位线电连接,每一列电致变色单元通过所述字线电连接;每个电致变色单元中的下透明电极层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位线和字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透明电极层包括导电层和电极,所述电极设于所述导电层两端并通过位线和字线连接外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覆盖于所述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义唐秀凤黄景诚陈国新莫钊鹏马定邦金瑛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