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62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和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移动装置,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板和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而且便于分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及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两个部件需要连接在一起时,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但是螺栓连接在拆卸的时候不太方便,尤其是对于需要经常断开连接的情况下,采用螺栓连接非常为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和采用该连接结构的移动装置,能够通过磁力进行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而且便于分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板和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板表面的所述凹陷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板表面上与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板表面的凹陷区域穿透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板上与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形成凹形缺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凹形缺口内。可选地,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板的厚度。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通过连接元件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一体成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的罩壳,所述罩壳通过上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与所述罩壳接触的位置,所述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罩壳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罩壳内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位置。可选地,所述罩壳通过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车体固定。可选地,移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顶部的立柱;以及,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放置待搬运的物品。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能够沿着所述立柱上下移动。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罩壳错开。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和使用该连接结构移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罩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体;设置在车体顶部的立柱;以及,与立柱连接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放置待搬运的物品。该移动装置可以自动的将待搬运的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还可以去指定地点搬运物品,不仅能够提高搬运效率,还有利于节省人工成本。可选地,支撑结构还可以沿着立柱上下移动。支撑结构可以在人为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上下移动,或者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支撑结构沿着立柱上下移动。可选地,还可以在设置立柱上设置滑动槽,使得支撑结构能够上下移动。或者还可以在立柱上设置吊装结构,该吊装结构使得支撑结构能够上下移动。该移动装置的车体顶部可以设置一根或多根立柱,支撑结构与一根或多根立柱连接,支撑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立柱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移动装置的车体顶部设置有多根立柱时,多根立柱直接还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以使得立柱更加稳固。该支撑结构可以包括沿水平设置的一根或多根支撑杆,物品可以放置与该支撑杆上面;或者,该支撑结构还可以包括沿水平设置的托盘,物品可以放置于托盘上;或者,该支撑结构还可以包括支撑杆和托盘,托盘位于支撑杆上,可以使用螺丝等连接件将托盘与支撑杆固定,也可以将托盘与支撑杆焊接在一起。车体上还可以设置有激光雷达、超声波收发器、摄像头、灯带、开关按钮、充电接口、紧急制动按钮、防碰撞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这些部件的在车体上的位置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计各部件在车体上的位置。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中的至少一种能够为车体提供导航功能。车底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车轮。可选地,车体的侧面设置有凹槽,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凹槽内。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对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带来遮挡,而且由于超声波信号位于凹槽内,避免了车体移动过程中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碰撞。为方便,下面将以包括两根立柱和两个支撑杆的移动装置为例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00包括:可移动的车体110;设置在车体顶部的两根立柱120;以及,与立柱120连接的两根支撑结构130。两根立柱120的底部还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使得两个立柱120更加稳固。如图1所示,该连接件的底面与车体110的顶部固定,连接件的侧面与两个立柱120固定,这样能够使得立柱更加稳固。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移动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体110上的超声波传感器140和防碰撞装置150。超声波传感器140设置在车体110上的凹槽内。防碰撞装置150上还可以设置激光雷达。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车体110顶部的罩壳160,罩壳16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与车体110固定。可选地,移动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装置控制支撑结构沿着立柱上下移动,控制器可以设置在罩壳与车体的顶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可选地,如图3所示,罩壳160还可以包括握持部161,用户可以将手放在握持部,以将罩壳160拿起或放下。应注意,图3所示握持部161为凹陷结构,但本技术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例如该握持部还可以是突起结构或者环状结构等便于用户握持的结构。如图4所示,立柱120可以设置在罩壳160的外部。或者,立柱的至少部分位于罩壳与车体顶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可选地,如图3所示,车体110上还可以设置灯带111,该灯带111可以发出灯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可以带来美观效果。可选地,罩壳160和车体110可以通过磁力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板和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板和突起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磁性材料制成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上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磁力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板表面的所述凹陷区域位于所述第二板表面上与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表面的凹陷区域穿透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板上与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形成凹形缺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凹形缺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采用磁性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波薛山彭广平沈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艾瑞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