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57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属于油茶籽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精选:取新鲜、成熟且杂质含量小的油茶籽;破碎、分离:取精选的油茶籽破碎,并对油茶籽进行脱壳,将茶仁与壳分离;压榨:压榨机对所得的茶仁进行压榨得油茶籽原油和麸,再将油茶籽原油和麸进行分离;加热:将所得的油茶籽原油加入到加热装置中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油、渣分离:采用离心机将油茶籽原油、非油化合物以及其他的油渣进行分离;过滤,然后将油茶籽原油置于自然沉淀罐内继续沉淀后,再过滤;将步骤6)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装入密闭容器内,并常温贮藏,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对油茶籽进行蒸或炒,只对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处理,降低、甚至避免产生苯并芘致癌物质,绿色、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茶籽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区、市)。油茶果经压榨或浸提得到的油脂为油茶籽油,油茶籽油的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高于橄榄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籽油油脂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富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天然维生素和微量保健营养元素。长期食用油茶籽油可增加人体免疫力,并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营养食用植物油。苯并芘[Benzo(a)pyrene,简称B(a)P],属于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苯并芘主要有1,2-苯并芘、3,4-苯并芘、4,5-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其中3,4-苯并芘较为稳定,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它对多种动物器官都有致癌作用,是很强的致癌物质。烧、熏烤、炸过程中以及在煤炭、石油、煤气、木柴、香烟、垃圾焚烧及其各种有机物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苯并芘。由于油茶籽油毛油在制取过程中的诸多原因,使得强致癌苯并芘在油茶籽油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阻碍了油茶籽油产业的发展。苯并芘的产生环节是油茶籽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发生在油菜籽烘炒、蒸制等热处理过程中,所制得的油茶籽油容易失去油茶籽原油的味道,由于油茶籽形状的不规则,导致受热不均匀,引起局部温度过高等原因产生苯并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甚至避免苯并芘产生的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精选:将油茶籽晒干后,取饱满、成熟且杂质含量小于0.5%的油茶籽;2)、破碎、分离:取步骤1)精选的油茶籽破碎后,将茶仁与壳分离;3)、压榨:压榨机对步骤2)所得的茶仁进行压榨得油茶籽原油和麸,再将油茶籽原油和麸进行分离;4)、加热:将步骤3)所得的油茶籽原油加入到加热装置中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使油茶籽原油中的非油化合物凝固和香味化合物形成;5)、油、渣分离:采用离心机将步骤4)所处理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非油化合物以及其他的油渣进行分离,分离温度50~120℃,分离介质目数200~1000;6)、过滤:用过滤设备对步骤5)分离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进行趁热过滤,然后将油茶籽原油置于自然沉淀罐内继续沉淀36~48小时后,再次过滤;7)将步骤6)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装入密闭容器内,并常温贮藏。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油茶籽的脱壳率为98%以上。脱壳率为98%以上,充分的利用油茶籽资源,且脱壳率高能提高油茶籽的纯度。优选的,在步骤4)中,对油茶籽原油加热的温度为50~120℃。加热的温度为50~120℃能够减少苯并芘的产生。优选的,在步骤4)中加热装置在加热时的真空度≤-0.09MPa优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壶、蒸汽发生器、电机、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所述加热壶内部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呈回形结构,所述蒸汽管的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穿出加热壶顶部设置,另一端穿出所述加热壶的底部且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沿着所述蒸汽管管路内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穿出所述蒸汽管与所述第一电加热器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加热壶顶部,所述第二电加热器设于所述电机内部且套于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电加热器连接有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上套有与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固定连接的空心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所述加热壶的底部还设有支架,所述加热壶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设有堵头;所述加热壶的顶部还设有进油口。在给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时,通过进油口将油茶籽油加入到加热壶中,同时启动蒸汽发生器,由于蒸汽管连接蒸汽发生器,呈回形结构设置于加热壶内部,且蒸汽管上设有穿出加热壶顶部的出气口,油茶籽原油可通过蒸汽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壶顶部设有电机,第二电加热器设于电机内部且套于电机的转轴上,第二电加热器连接有第二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上套有与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固定连接的空心搅拌轴,空心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搅拌轴通过第二电热丝将热量传给导热性强的搅拌叶,搅拌叶在对油茶籽原油搅拌的同时也对其加热,和蒸汽加热配合,对油茶籽原油起到均匀加热的效果;另外的,沿着所述蒸汽管管路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穿出蒸汽管与第一电加热器,当需要电加热时,启动第一电加热器即可配合搅拌叶和第二电加热器对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同样达到对油茶籽原油均匀加热;当使用蒸汽对油茶籽原油加热时,当蒸汽管上端部分由于温度降低形成水珠倒流现象时,启动第一电加热器,第一电热丝给蒸汽管上端部分加热,防止倒流;加热之后,打开排油管上的堵头,排出油茶籽原油进行过滤即可。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由螺旋状陶瓷制成。螺旋状陶瓷搅拌叶能使对油茶籽原油搅拌更均匀,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对油茶籽原油加热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热丝与所述蒸汽管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蒸汽管的横向宽度比搅拌叶的横向宽度大。蒸汽管的横向宽度比搅拌叶的横向宽度大,蒸汽管能够对靠近加热壶内壁位置油茶籽原油加热,而搅拌叶在搅拌的同时,能对加热壶中心位置的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使油茶籽原油受热更均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无需对油茶籽进行蒸或炒(温度为160-200℃,易产生苯并芘致癌物质),只需对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处理(温度在120℃以下),降低、或者避免产生苯并芘致癌物质,绿色、健康。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通过第一电加热器、第二电加热器以及蒸汽发生器以及搅拌叶的共同作用,且电加热与蒸汽加热随意切换,使油茶籽原油受热更均匀,加热速度更快,能耗更低,投资更少,产品质量更稳定。3、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一电热丝设置于蒸汽管内,第一电热丝还具有当使用蒸汽对油茶籽原油加热时,当蒸汽管上端部分由于温度降低形成水珠倒流现象时,启动第一电加热器,第一电热丝给蒸汽管上端部分加热,防止倒流。4、本专利技术中,蒸汽管呈回形结构环绕设置于靠近加热壶内壁处,能够对靠近加热壶内壁位置油茶籽原油加热,而搅拌叶在搅拌的同时,能对加热壶中心位置的油茶籽原油进行加热,使油茶籽原油受热更均匀。5、本专利技术中,蒸汽和电两种加热方式,无需高温烘烤,得到的原味油茶籽油具有浓郁的香味并且能有效的保留营养成分,采取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便于实施,能够很好的实现油茶籽加工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壶,2-第二电热丝,3-搅拌轴,4-进油口,5-电机,6-第二电加热器,7-出气口,8-第一电热丝,9-蒸汽管,10-搅拌叶,11-支架,12-蒸汽发生器,13-第一电加热器,14-堵头,15-排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精选:将油茶籽晒干后,取饱满、成熟且杂质含量0.3%的油茶籽;2)、破碎、分离:取步骤1)精选的油茶籽破碎,并对油茶籽进行脱壳,将茶仁与壳分离;3)、压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精选:将油茶籽晒干后,选取饱满、成熟且杂质含量小于0.5%的油茶籽;2)、破碎、分离:取步骤1)精选的油茶籽破碎后,将茶仁与壳分离;3)、压榨:压榨机对步骤2)所得的茶仁进行压榨得油茶籽原油和麸,再将油茶籽原油和麸进行分离;4)、加热:将步骤3)所得的油茶籽原油加入到加热装置中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使油茶籽原油中的非油化合物凝固和香味化合物形成;5)、油、渣分离:采用离心机将步骤4)所处理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非油化合物以及其他的油渣进行分离,分离温度50~120℃,分离介质目数200~1000;6)、过滤:用过滤设备对步骤5)分离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进行趁热过滤,然后将油茶籽原油置于自然沉淀罐内继续沉淀36~48小时后,再次过滤;7)将步骤6)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装入密闭容器内,并常温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精选:将油茶籽晒干后,选取饱满、成熟且杂质含量小于0.5%的油茶籽;2)、破碎、分离:取步骤1)精选的油茶籽破碎后,将茶仁与壳分离;3)、压榨:压榨机对步骤2)所得的茶仁进行压榨得油茶籽原油和麸,再将油茶籽原油和麸进行分离;4)、加热:将步骤3)所得的油茶籽原油加入到加热装置中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使油茶籽原油中的非油化合物凝固和香味化合物形成;5)、油、渣分离:采用离心机将步骤4)所处理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非油化合物以及其他的油渣进行分离,分离温度50~120℃,分离介质目数200~1000;6)、过滤:用过滤设备对步骤5)分离后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进行趁热过滤,然后将油茶籽原油置于自然沉淀罐内继续沉淀36~48小时后,再次过滤;7)将步骤6)所得的油茶籽原油装入密闭容器内,并常温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油茶籽的脱壳率为98%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油茶籽原油加热的温度为50~120℃。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加热装置在加热时的真空度≤-0.09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味油茶籽油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文陆顺忠韦宜宾关继华黎贵卿党中广苏骊华邱米杨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