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类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5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类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50‑80份;脱模剂1‑3份;渗透剂1‑3份;除尘剂1‑3份;脲胶固化剂5‑8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类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
,尤其涉及一种脂类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脲胶制造时最后是将pH值调至中性或弱碱性保存,而脲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一步缩聚很慢,故为了使皎合时树脂固化速度加快,必须在调胶时加入能降低树脂pH值、促进树脂固化的物质,就是所谓脲胶固化剂。当然,三胺胶固化剂原理也是如此。我公司在生产、采购过程中,发现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的价格持续上升,已经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大减少固化剂使用量且不明显改变固化速度的脂类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50-80份;脱模剂1-3份;渗透剂1-3份;除尘剂1-3份;脲胶固化剂5-8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5-8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优选地,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7.8wt%;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8wt%。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将混合胶液、脱模剂充分混匀;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优选地,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脲胶加热至45℃,以20ml/s的速度加入三胺胶并持续搅拌,冷却至常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人偶然的发现,在脲胶与三胺胶先加入脱模剂,能有效的减少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的使用量,固化速度没有出现明显增加,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并没有出现降低;在板材上粘贴100立方的PVC贴皮,粘合剂的成本降低57%,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50份;脱模剂1份;渗透剂1份;除尘剂1份;脲胶固化剂5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5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优选地,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7.8wt%;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8wt%。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将混合胶液、脱模剂充分混匀;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优选地,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脲胶加热至45℃,以20ml/s的速度加入三胺胶并持续搅拌,冷却至常温。实施例二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60份;脱模剂2份;渗透剂2份;除尘剂2份;脲胶固化剂6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6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优选地,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7.8wt%;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8wt%。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将混合胶液、脱模剂充分混匀;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优选地,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脲胶加热至45℃,以20ml/s的速度加入三胺胶并持续搅拌,冷却至常温。实施例三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70份;脱模剂2份;渗透剂2份;除尘剂2份;脲胶固化剂6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6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优选地,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7.8wt%;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8wt%。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将混合胶液、脱模剂充分混匀;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优选地,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脲胶加热至45℃,以20ml/s的速度加入三胺胶并持续搅拌,冷却至常温。实施例四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80份;脱模剂3份;渗透剂3份;除尘剂3份;脲胶固化剂8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8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优选地,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7.8wt%;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8wt%。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脂类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将混合胶液、脱模剂充分混匀;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优选地,所述混合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脲胶加热至45℃,以20ml/s的速度加入三胺胶并持续搅拌,冷却至常温。实施例五市场购得的粘合剂。实施例六。相对于实施三,本实施例不包含脱模剂,且混合胶液直接加入渗透剂、除尘剂、脲胶固化剂、三胺胶固化剂继续搅拌直至成稠糊状。。由上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撕裂强度达到9.89KN/m,拉伸强度达到2.23Mpa,伸长率达到289%,而与对比文件主要的区别就是固化时间较短,固化速度没有出现明显增加,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并没有出现降低;在板材上粘贴100立方的PVC贴皮,粘合剂的成本降低57%,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脱模剂制造方法参见申请号为CN201310515658公开的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制造而成。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50‑80份;脱模剂1‑3份;渗透剂1‑3份;除尘剂1‑3份;脲胶固化剂5‑8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5‑8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混合胶液50-80份;脱模剂1-3份;渗透剂1-3份;除尘剂1-3份;脲胶固化剂5-8份;以及三胺胶固化剂5-8份;所述混合胶液包括脲胶与三胺胶;所述脲胶与三胺胶的重量比为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类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包括硅油、乳化剂、添加剂及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类粘合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