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239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化合物杂质的精制方法,具体涉及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制备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美洛西林钠为原料,高温处理制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经分离纯化分别获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该技术方案可同步制得三种美洛西林钠的杂质化合物分子,极大地提高产物的合成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三种杂质的分离度好,获得产品纯度高,分离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化合物杂质的精制方法,具体涉及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美洛西林钠的化学名称为:(2R,5R,6R)-3,3-二甲基-6-[(R)-2[3-(甲黄酰)-2-氧代-1-咪唑烷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其具有下述结构:美洛西林钠是一种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无臭或稍带特异臭,味苦。在临床上对铜假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美洛西林钠属于β-内酰胺青霉素类抗生素,由于β-内酰胺的不稳定性,导致在合成美洛西林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生成了多种杂质。药物杂质与药品质量、安全性及效能密切相关,因此,杂质控制在药物合成、开发、检测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化学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在生产美洛西林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对照品进行杂质C、D和F的对照检测。目前国内尚未有研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美洛西林钠为原料,高温处理一步制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分别获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所述美洛西林钠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美洛西林钠为原料,高温处理一步制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分别获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所述美洛西林钠的结构如式Ⅰ所示:所述美洛西林钠杂质C的结构如式Ⅱ所示:所述美洛西林钠杂质D的结构如式Ⅲ所示:所述美洛西林钠杂质F的结构如式Ⅳ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处理温度为50℃-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处理时间0.5h-2.0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式Ⅰ所示化合物溶解于水溶液中,充分溶解后,于50℃-100℃中反应0.5h-2.0h,降至室温,干燥获得美洛西林钠杂质C、D和F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所示化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100mg/mL-500mg/mL。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得足胡清文赵征王志尹诗曾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